“燕子,东西收拾好了吗?
后天开学,明天坐长途汽车去学校。”
这是我妈,没上过学,大字不识几个,却为了让我上好学,家里不知欠了多少外债了。
当然了,这些外债也并不是全为了我而借的。
我平静的回道:“收拾好了,妈,学费凑齐了吗?”
“在老孔家借的。”
我妈回道。
老孔家是我们村里的有钱人,平常谁家有不得己的事情着急要用到钱的,就去他家借,钱到手很快,不过得付些利息,而且还不低。
这是1997年的秋天,我怀着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梦想走进了我们省的一所中专院校的计算机系学习。
这一年,全国的国有企业赶上下岗再就业的浪潮,也影响到了中专生的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
很多人都说,毕业就等于失业。
但这对于我来说,这是个机会,得把握住。
和我一起考入这所中专院校的还有一个是我的同学——乔春荣。
据说她考了好多次,这次终于考上了,大家都不知道她的具体年龄是多少。
坐了两个小时的大巴车,晕头转向的下了车。
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上了出租车,说了学校地址,司机就满速开往目的地,不到十分钟就到了——省粮食学校。
下了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门两旁的印有学校名字的牌匾,一个学校为何要用两个名字。
大门是银色的,对开式。
由于是开学季,来来往往的学生络绎不绝。
进门右手边就是门卫室。
好像大多数学校的门卫室都在大门右手边。
随着人流走进校园,路面是水泥抹的,特光滑。
那时还没有村村通的水泥路,村子里的土路,下小雨还好,下大雨就泥泞不堪,脚陷在面,***的时候,鞋还在泥里面。
走大约50米左右,左手边有一条长廊,通往寝室。
此刻长廊里坐着很多同学,有的在看书,有的在聊天。
长廊的对面是个晾晒场,有很多被子晾在里面,还穿插着有不少衣服晾在里面。
再往前走10米左右右手边往北走约20米是水房,开水,凉水都有。
有不少男生,女生在那里洗衣服。
洗完后拿到晾晒场晾晒,也有比较私密的衣物拿回寝室水房里晾晒的。
但大部分是阴干的,赶上阴雨天,好几天都不干,还会有一股霉味。
左手边往前走50米左右是宿舍,九十年代特有的五层水泥色的楼。
正前方也是五层的教学楼,一二三楼是三届学生学习的地方,西楼是各科教师的办公室,五楼是微机室,和校长办公室。
西南角有一栋三层小楼,楼上有各类物理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还有图书馆。
教学楼和实验楼中间是食堂。
“同学,你是新来报到的吧!”
我回头一看,一个漂亮和我差不多高的,梳着高马尾的女孩笑着等我的回道。
“嗯,我是新生!”
我也笑着回应。
“奥,那你跟我走吧!
我领你去报到,交一下学费,然后领生活用品。”
她笑着接过我手里的大包。
大包很沉的,有点不好意思让她一个人提。
我说道:“咱们两个抬着吧,这个很沉的。”
她也看到包很大,而且不像我平常还干些体力活,所以接受了我的建议,我俩提着大包来到报道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