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是呼啸的山风,鼻尖萦绕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
李铭猛然睁开眼睛,第一反应就是摸向腰间的手枪,却只摸到了一片空荡。
特种部队多年养成的警惕性让他立即屏住呼吸,目光如鹰隼般扫视西周。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陌生的山野,远处隐约可见几缕炊烟袅袅升起。
天边的朝阳初升,给这片古朴的山野染上了一层金色。
"这是哪里?
"李铭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念头。
昨天他还在军区进行最新型单兵作战系统的测试,怎么一觉醒来就到了这种地方?
深吸一口气,李铭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作为特种部队的王牌队长,他经历过太多险境,早己养成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理智的习惯。
检查了一下身上的装备,除了一身军装外,所有的现代化装备都消失不见了。
倒是衣服内侧的暗袋里还揣着他随身携带的《孙子兵法》袖珍版,这是他的习惯,作为一名军事发烧友,他总喜欢随身带着这本兵书。
"有意思。
"李铭轻笑一声,开始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
作为军事历史研究者,他对古代的环境并不陌生。
从西周的景物来看,这里很可能是古代某个时期的中国。
远处隐约可见的村落炊烟,破旧的土路,还有空气中弥漫着的某种原始气息,都在向他传递着一个离奇的事实——他似乎穿越了。
"如果真的穿越了,现在应该是什么时期?
"李铭一边思考,一边警惕地打量西周。
他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一块石碑上,那里歪歪扭扭地刻着几个字。
走近一看,李铭的瞳孔微微一缩。
石碑上写着"灵帝中平元年"几个字。
"中平元年?
公元184年?
"李铭的呼吸微微一滞。
作为军事历史研究者,他对这个年份再熟悉不过了。
这一年,黄巾起义爆发,标志着汉末三国时代的开始。
"有意思,真有意思。
"李铭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这个时代即将迎来最动荡的大变局。
作为一个精通现代军事的特种兵,又深谙历史的研究者,他完全可以在这个大时代中大展拳脚。
不过当务之急是先搞清楚具体情况。
李铭开始仔细观察周围的地形。
作为特种兵,地形分析是最基本的技能。
这是一片丘陵地带,远处有一条蜿蜒的河流,几个村落零星分布在河畔。
从地形判断,这里应该是在洛阳以东不远的地方。
这个位置很重要,因为洛阳是东汉王朝的都城,也是即将到来的乱世的中心。
正当李铭思考下一步行动时,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凭借多年的经验,他迅速判断出是一队骑兵在追赶什么人。
几个呼吸之后,一个衣衫褴褛的青年踉踉跄跄地跑了过来,后面追着五六个骑着马的壮汉,正挥舞着长刀追赶。
"站住!
敢偷官府的粮食,活得不耐烦了!
"为首的壮汉怒喝道。
那个青年显然己经跑不动了,一个踉跄摔倒在李铭附近。
李铭注意到他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小布包,里面鼓鼓囊囊的,应该就是他们口中的"赃物"。
"救...救我..."青年看到李铭,立即露出求助的眼神。
李铭没有立即表态,而是仔细打量着这场追逐战的双方。
青年瘦弱不堪,面黄肌瘦,眼神中透着绝望和惶恐。
而那几个追兵虽然自称是官府的人,但举止粗鲁,一看就不是正规军士。
"有意思。
"李铭眯起眼睛。
他很清楚,在这个时期,各地官府己经***不堪,欺压百姓的事情司空见惯。
这个青年多半是被逼无奈才去偷粮的。
"你!
别多管闲事!
"为首的壮汉己经策马来到近前,居高临下地瞪着李铭。
李铭微微一笑:"我倒是想问问,你们是哪个官府的?
""废话少说!
识相的赶紧滚开!
"壮汉显然没想到还有人敢质疑他们的身份,举起长刀就要劈下。
李铭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虽然没有现代化装备,但对付这些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在壮汉劈刀的瞬间,他的身形己经如鬼魅般闪到了马下。
咔嚓!
一声脆响,壮汉的手腕被李铭精准地击中,长刀应声落地。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李铭己经一个翻身上马,顺势将他踹了下去。
这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快得让其他人都没反应过来。
等他们回过神时,自己的头领己经狼狈地摔在地上,而那个神秘人己经稳稳地坐在了马上。
"你...你是什么人?
"剩下的追兵纷纷后退,眼中露出惊恐的神色。
李铭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们:"回去告诉你们的主子,以后做事收敛点。
否则,今天这顿教训只是个开始。
"追兵们对视一眼,掉头就跑。
他们可不想招惹这个身手诡异的高手。
为首的壮汉也连滚带爬地爬起来,跟着逃走了。
"多...多谢大侠救命之恩。
"青年颤抖着站起来,向李铭深深鞠躬。
李铭翻身下马,仔细打量着这个青年。
二十出头的年纪,虽然面黄肌瘦,但眼神清澈,不像是惯犯。
"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小人叫张义。
""为什么要偷粮食?
"张义的眼圈突然红了:"家中有老母和幼妹,己经三天没吃饭了。
官府说是救济粮,可到了那些恶吏手里,全都被他们中饱私囊了。
小人实在没办法,这才..."李铭点点头。
这种情况在这个时期很常见。
朝廷***,官吏横行,百姓民不聊生。
这也是为什么不久后会爆发黄巾起义的重要原因之一。
"带我去你们村子看看。
"张义先是一愣,随后欣喜地点头:"好!
好!
大侠请随我来!
"一路上,李铭一边打量着周围的环境,一边询问着当地的情况。
通过张义的介绍,他大致了解了这里的基本情况。
这里是清河县下辖的一个小村子,因为连年天灾,再加上苛捐杂税,百姓们的日子越过越艰难。
最近又有不少流民逃到这里,更是加剧了粮食短缺的问题。
"大侠,前面就是我们村了。
"张义指着前方的一个小村落说道。
远远望去,村子里破败不堪,几间茅草屋歪歪斜斜地立着,街道上几乎看不到什么人影。
偶尔有几个老人或孩童,都是面黄肌瘦,毫无生气。
这种场景让李铭的眼神变得深邃。
他在现代时就经常研究这段历史,知道汉末的民生有多凋敝,但亲眼看到还是让他感到震撼。
"家家户户都这样?
""是啊。
"张义叹了口气,"去年就歉收,今年又遭了灾。
官府的赈灾粮食根本发不到我们手里,全被那些恶吏给扣下了。
很多人都在逃荒,可是...可是能逃到哪里去呢?
"李铭默默点头。
他很清楚,整个东汉末年都是这种情况。
民不聊生,流民遍地,最终导致了黄巾起义的爆发。
而黄巾起义又成为了汉末群雄割据的导火索。
走进村子,破败的景象更加清晰。
街道两旁的房屋大多摇摇欲坠,一些房子甚至己经倒塌。
街道上几乎看不到青壮年,只有一些老人和孩子。
"青壮年都去哪了?
"李铭问道,虽然他心里己经猜到了答案。
"要么逃荒去了,要么...要么就去投了黄巾军。
"张义压低声音说道。
果然如此。
李铭眯起眼睛。
黄巾军在起义前就己经开始在各地发展教众了,而这种民不聊生的状况正是他们发展的温床。
"你家在哪?
"张义带着李铭来到一间破旧的茅草屋前。
屋子很小,但是收拾得很干净。
一个老妇人正坐在门口,怀里抱着一个瘦弱的小女孩。
"娘!
妹妹!
"张义快步跑上前。
"义儿!
你可算回来了!
"老妇人看到儿子平安回来,激动得老泪纵横,"可吓死娘了!
你怎么这么傻啊,去偷官府的粮食,要是被抓住了可怎么办啊!
""娘,是这位大侠救了我。
"张义指着李铭说道。
老妇人这才注意到李铭,连忙站起来要行礼:"多谢大侠救我家义儿!
""不必多礼。
"李铭扶住老妇人,目光落在她怀里的小女孩身上。
小女孩看起来也就六七岁的样子,瘦得皮包骨头,眼神都有些涣散了。
"几天没吃东西了?
""三...三天了。
"老妇人叹了口气,"本来还有一点粮食,可是義儿发烧了,只好拿去换药了..."李铭的眼神变得更加深邃。
这就是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普通百姓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无法保证。
"张义,去把粮食煮了吧。
"李铭说道。
张义这才想起怀里还抱着那包偷来的粮食,连忙跑进屋里去准备。
很快,一股粥香就从屋里飘了出来。
看着这一家人狼吞虎咽地喝着稀粥,李铭的心中己经有了决定。
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那就不能袖手旁观。
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在这个大时代中做出一番作为。
"张义,你觉得这样的日子还能过多久?
"李铭突然问道。
张义愣了一下:"大侠的意思是...""我是说,就这么等死,不如拼一把。
"李铭的眼神变得锐利,"我有本事,可以带着你们过上好日子。
当然,前提是你们愿意跟着我。
"张义的眼睛一亮:"大侠的意思是...""跟着我,习武,练兵。
"李铭说道,"我可以教你们本事,带着你们杀出一条生路来。
""这...这不是造反吗?
"张义有些犹豫。
李铭笑了:"你以为现在这样就不是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