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嫣聚精会神地聆听着,认真仔细地观察地图后,她对洛川的位置有了大致的了解。
慕南嫣开口问道:“父皇,洛川那地方是不是经常发生涝灾?”
慕逢秋微微皱眉,略加思索后说道:“差不多每两年就会遭受一次涝灾。
每次灾害过后都需要耗费大量白银赈济灾民,哎~”北诏帝不禁长叹一声,脸上满是忧愁之色。
慕南嫣听闻此言,追问道:“父皇,可是国库拨不出那么多银子赈济此次灾情?”
“囡囡!
你切莫胡言。”
皇后娘娘觉得自家孩子如此发问有点逾矩,连忙厉声呵斥道。
北诏帝却不以为意:“是啊,囡囡。
如今国库的确不宽裕,要拿出那么多的米粮以及银钱绝非易事。”
慕南嫣继续质疑道:“往年是怎么避免涝灾愈演愈烈的呢?”
北诏帝思索片刻说道:“当地县丞派工人垒土挡水,囡囡怎么突然问这个?”
慕南嫣解释:“父皇,请恕儿臣斗胆,儿臣觉得此法只是权宜之计,治标不治本。
不如想个法子,比如重新规划河道,将主河道的水引入其他的江河之中,这样可以达到分水的效果,避免因主河道的水势过猛而冲塌房屋。”
北诏帝听后,面露惊喜之色,赞叹道:“囡囡,此计甚妙啊。”
慕南嫣微微颔首,补充道:“然而,父皇,此计的实施需要到洛川县实地考察,不知父皇可有心仪人选?”
北诏帝稍作思考,心中己有答案。
他微笑着点了点头:“囡囡,明日你便随朕一同上朝吧。”
皇后闻言,急忙抓住北诏帝的小手臂,面露担忧之色,轻声询问:“陛下,此举是否合乎朝廷规矩?”
“囡囡想出的法子,她自然有权利上朝旁听对吧。
何况,从古至今,朝中亦不乏女官的身影。”
北诏帝轻轻拍了拍皇后的手背宽慰道。
慕南嫣恭敬地行了一礼,坚定地说道:“儿臣遵旨,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此刻,慕南嫣心中暗自思忖道:不能让北诏帝过于操劳,必须多活几年,这样北诏国也许能避开那覆灭的命运,她才能提前享受退休生活!
次日清晨,温暖的阳光洒落在大明宫的屋檐之上。
殿内,北诏帝龙行虎步,随后端坐在龙椅上;慕南嫣身着华丽宫装则跟随北诏帝。
站在北诏帝身旁听政。
待众朝臣行完跪拜礼,北诏帝便开口谈论起洛川郡涝灾,并针对治理洪水提出了一个全新治理洪水的方法。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与讨论之后,工部水司官员的认可了北诏帝提出的新策略。
此时,水部郎中向前迈出一步,拱手作揖道:“启奏陛下,既然有如此贤能之士提出这此等良策,微臣认为应当派遣这位出谋划策之人担任钦差大臣,既能亲赴灾区实地考察,又能到当地开展赈灾事宜。”
北诏帝微微颔首,表示赞同水部郎中的建议。
他将目光投向身旁的慕南嫣,缓声问道:“嫣儿,此等良策由你提出来,你可愿意担此重任啊?”
慕南嫣心中暗自思忖道:“这不是有专门负责此类事宜的人么,怎么还要我去,又没钱途,狗都不去。”
便开口回绝道:“启禀父皇,儿臣对水利方面的学识匮乏实在难堪重任啊,请父皇另寻能人吧!”
底下朝臣各怀鬼胎,他们纷纷齐声附和道:“陛下三思啊,请陛下另寻能人啊~长公主殿下并非处理此事务的最佳人选啊~”北诏帝见状,微微皱起眉头,扫视一眼下方的群臣,沉声问道:“既然诸位爱卿皆认为长公主殿下不是合适人选,那爱卿们有何高见?
又或者,哪位爱卿愿意担这重任?”
这番话引的一众大臣面面相觑。
“叮”不合时宜的系统音响起:请宿主接取任务,担任朝廷的钦差大臣,前往洛川地区赈济灾民,并解决水患问题。
奖励一,若能成功赈济灾民,则奖励白银一百两;奖励二,解决水患问题,由于该任务比较繁琐不限时长,且所得奖励丰厚。
系统温馨提示,北诏国的一两白银等价于现代的4000块。
慕南嫣简单计算一下,心里暗叹:哇,西十万,发财啦!
比起当牛马好一百倍啊!
此时,北诏帝正说道:“既然众爱卿皆无人选能够担此重任的话,那朕就派......”水部郎中闻言,心头一动,正欲主动请缨接下这份差事,然而却被慕南嫣抢先一步。
慕南嫣高呼:“启禀父皇!
儿臣方才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深切地认为儿臣需要历练的机会。
况且此次解决问题之法是儿臣提出来的,于情于理,儿臣都理应亲自走一趟。
这不仅是对北诏国的黎民百姓负责,更是不能辜负父皇的信任。”
“再者,儿臣若是亲自处理此事,必能彰显父皇对百姓们的重视之情,也能体现父皇爱民如子。
您说对吧,父皇?
想必各位大臣也跟儿臣一个想法对吧?”
慕南嫣转过头来,目光缓缓扫视了一圈。
大臣们好像感受到了一股威压,众人面面相觑之后,纷纷齐声附和道:“是啊,陛下!
没有人长公主殿下更合适担此重任了。”
北诏帝目光如炬地扫过下方诸位大臣,心中己然对他们各自的想法有了些许猜测。
便说:“那就辛苦嫣儿跑这一趟了,朕即刻拟旨。
退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