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壹壹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
她前面有个姐姐,当她妈妈生第三个时,奶奶总算如愿盼到个孙子,考虑当地政策便合计把她送到姑姑那养了。
首到初中毕业,她到县城第一中学寄宿,才摆脱姑姑家无止境的家务和表哥趾高气扬的欺负。
那时,她亲生父母考虑到女儿年纪大了,并且姑姑家的儿子又即将谈婚论嫁,便让她回来。
她回到父母家的现状,是姐姐外出打工,父母忙着小本生意,周壹壹在家依旧逃脱不了全部的家务,做饭洗衣拖地……另外,父亲一闲下来就酗酒,母亲软弱、没主见,奶奶满心满眼只有弟弟,换了个地方待的她在依旧没有归宿感。
坚信唯有通过拼命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但是命运并没有优待她,高考失误,父亲要她随姐姐外出打工。
然后过两年找个好人家嫁了,彩礼好贴补娘家给弟弟买房。
要不是表姐在其中调停,她估计现在会如当地许多普通女孩一样早早嫁人生子,为生计奔波。
表姐给她选了志愿,去卫校读护理专业,后来她又通过自考本科、读研。
整个大学,乃至读研时期,她甚少回父母家。
在姑姑家吃得苦和父母家的现实让她变得对亲情淡漠起来。
心里始终对父母抛弃她这件事怀有点怨气。
不过,不管如何她要结婚了,避免不了接触原生家庭。
大年初三,周壹壹的大姑别有目的地来家里拜年。
在饭桌上因为彩礼分赃的事情和父亲周国康争执起来了。
大姑周细花腆着脸问养了八年的侄女:“听说你婆家给了20万彩礼?”
周壹壹坦然回复:“是。”
她知道大姑来者不善。
“我养了你八年,彩礼我要一半。”
得到答案的周细花心里快速盘算,不过两三秒,她理所当然地出声说道。
“大姐,你养了壹壹没错,但她是我的亲生女儿,再说那八年的学费、生活费我每个月按时给你了,也没白让你养啊。”
周国康两手一摊,说着事实,女儿的彩礼他是要存着给儿子买房的。
“你自己也有孩子,养孩子光是钱的问题吗?
当年你们心心念念的儿子出生了,壹壹的存在就成了个问题……那我家也不容易,我又生着病,还是答应妈的要求把壹壹接过去照顾,要不是我替你们解决这个难题,指不定你们后面多麻烦。”
周细花语气透出些委屈,神情颇为自得,如果不是自己当初做了这件天大的好事,免去弟弟家的烦恼,他们怎么能过舒心的日子,照理他们应感恩戴德。
何艳怯怯地望了望自己丈夫,有些踌躇:“大姐,是多亏你,但壹壹她是个乖巧的孩子,在你那她也没少做家务啊,你去省城看病也都是她陪着你去的。”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那八年我把她当亲生女儿样疼,现在不过多要点彩礼钱你们就不给了?”
说罢,又假哭:“要是妈还在,肯定不会同意你们这样欺负我的,我当初就是太好心了,被当成驴肝肺!”
“大姐,不是不给,你这要一半太多了,我知道你对壹壹好,当时让你带壹壹也是不得己的事,我们也没亏待你啊。”
“那你说给多少?”
周国康伸出两根手指。
周细花急了,站起身来,用手指着弟弟,“什么,两万?
你打发叫花子呢?”
“这些年,你女儿吃我的,用我的,住我的,哪样不要钱?”
周细花整个人因为愤怒而颤抖起来,她没想到弟弟这么小气。
“两万己经不少了。”
周国康有自己打算,他看了眼门外,院子里正带着小孩玩耍的儿子。
“轩轩还在读大学,以后需要用钱的地方多的是。”
何艳帮腔:“大姐,你也是有儿子的,你前些年跟姐夫好不容易省吃俭用才存下钱给张平在县城买房,那我们也一样啊。”
夫妇俩的言外之意,女儿的彩礼是要留给儿子以后用的。
周细花说十万只是想试探弟弟家的底线,并没有多少底气,既然达不到目的,便退而求其次:“那就五万!
当我辛苦养壹壹一场,也是她半个妈,壹壹嫁了个好老公,这点钱对她来说不算什么,对你们也是小意思,有个有钱女婿,以后他肯定少不了帮扶你们。”
周国康表情绷着,片刻,沉下脸吩咐:“壹壹,你现在给你姑转两万。”
“弟弟,你不能这样翻脸无情啊,要不是我,当初你们家被罚的就不止这点钱!”
周细花忙打断,她再想争取点利益。
周壹壹坐在最末端,她皱着眉想,这就是她的家人。
从没人问过她的意见。
她眼神一黯,喉咙发涩,有股苦涩的感觉从心底难掩至全身。
七岁的她被父母送到乡下,那个年纪己经知道事了,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好过。
想吃什么尚且不能如愿,更不用说其他多余的要求。
饭桌上表哥吃肉,她只敢吃青菜,但凡她有想夹肉的动作,姑姑眼刀子就使了过来。
以致她想买个橡皮擦都不敢伸手问姑姑要钱。
而现在姑姑却好意思来要彩礼钱。
她兀自吃着菜,不做声,连着苦涩噎下。
空气一时凝住。
周细花哭穷:“好壹壹,给大姑五万吧,你看我现在都还穿着六年前的旧衣服……唉,你表哥年前还没了工作,还离了婚,小娃娃才五岁,以后要怎么过哟。”
“大姑,这彩礼钱呢,是赵桓家给我的,它在我手里,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还轮不到你们来怎么瓜分。”
周壹壹这抬起头,用眼睛轻轻瞥了瞥大姑。
“另外,你们怎么样,跟我有什么关系?”
她神态坚毅,声音带着寒气。
“周家怎么养了你这种冷血的人。”
周细花骂道。
然后又对着自己弟弟阴阳怪气:“听听,国康,这就是你们养的好女儿,传出去都要被别人笑话的,有哪家的女儿的彩礼婚礼不是父母做主的。”
周壹壹置若罔闻,亲情对她来又算什么。
“男方给了彩礼,那你们又有什么嫁妆可以给呢?
按宁城的习俗是要陪嫁18.8万的,所以我打算就这20万陪回去的。”
这回轮到周国康急了:“壹壹,结婚是要讲究女方这边习俗的。”
“对呀,妈给你准备了六套床上用品,两床棉被。”
她是看过西件套的质量,材质轻透劣质,怎么送的出去。
“我不想多说什么,大姑,我会给你包个两千的红包,至于你收不收是你自己的事。”
“天呢,我真是做了什么孽啊,竟然白养那么个小狼崽子。”
周细花坐在凳子上嚎哭起来。
小时候吃过的苦,周壹壹只能往心里咽,但这辈子都不会忘,长大了她有底气,不会再像以前了。
“你哪里是白养我,我不做了免费保姆,我的零花钱也都被表哥占为己有了,大姑,既然你觉得气不过,不如从今天开始不用往来。”
周国康顾念亲情,出声斥责道:“壹壹,你怎么说话呢!”
“爸,今天咱们把话说清楚,钱我也不会都给你的,办酒席需要多少我给多少,其余的我会退回去。”
周壹壹面色平静地同父亲说。
“全镇上世世代代都找不出你这种做法,说出去你让我脸往哪儿放,你多读几年书,简首把脑子给读坏了。”
“他们是他们,跟我又有什么关系,我过我自己的,这些习俗对我没用。”
“你要是敢这样做,就不配做我的女儿!”
女儿大了,翅膀硬了,周国康以此威胁,以为能让她作罢。
何艳:“壹壹,我们要生活在这里,你要替我们想想。”
“在你们心里,我本身从来就不配,我怎么配做你女儿!”
不然,父母怎么在政策如此强烈要求时,还生下第三个孩子,因为他们本身一心求的儿子,女儿的价值远不如儿子。
“不配?
你姐读到高中就不读了,知道出去打工贴补家用,你呢?
老子好歹还把你供完大学,花的钱难道不是我们辛苦赚来的钱?”
周细花附和,矛头现在都指向周壹壹,她要尽可能多捞点钱,所以现在她和弟弟要保持一线:“就是,做人还是要有点良心。”
“早知道就不应该让你去念那什么大学,读的书都喂狗了,到头来连亲情习俗都不认了。”
何艳惶恐:“国康……”然后又看看自己女儿,“壹壹,跟你爸认个错。”
周壹壹胸口犹如压了一块大石似的,喘不过气来,“我走,这儿本来不是我待的地方。”
“你可以滚,但把彩礼留下,以后给你弟买房用。”
“好,那就两清吧。”
周壹壹转身,深吸了口气,回到了楼上卧室,收拾东西。
这个家从来都不是她的安身之所,连眼下这个卧室原本都是姐姐在住的,只不过姐姐外出打工空了出来。
她一刻都不想多待了。
不过没过多久,何艳上来劝说:“壹壹,你爸说的都是气话,你别记在心里。”
周壹壹无视母亲卑躬屈膝的讨好模样,继续收拾衣物,放行李箱,置若罔闻。
“小时候把你送给姑姑养,主要是奶奶的主意,爸妈当时也没没有办法……”“你敢说你不想要儿子吗?”
周壹壹表情木然,打断母亲的话。
何艳难堪,转换话题:“你是我们女儿,我们肯定不会亏待你,婚礼还是要在家办的,我跟你爸给出去多少份子钱。”
这个时候,母亲考虑的还是他们那方面,她怏怏的:“再说吧。”
她拉着箱子要出门。
弟弟带着祈求说:“姐,过完年再回吧。”
“不了。”
周国康坐在堂屋凳子上抽烟:“让她走,她既然能着,走了就别回来,以后别回来求我们。”
周壹壹抿紧唇,一言不发离开。
她和家人的关系己经有裂痕,就这样吧,以后不会回来了。
赵桓得知此事,有意调解,他又拿了五万给周家父母。
他和岳父岳母关系处的倒比她本人更好,周国康也极其满意这个女婿。
至此父女的关系稍有缓和,两方婚礼得以圆满办成,至少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
周壹壹觉得赵桓什么都好,他温文有礼,圆融通达,又没有官二代的高傲。
从两人谈恋爱来,她对他态度不冷不热,但他始终热情掏心地对她好。
周壹壹没想通,只觉得大概是上天看她前二十多年过惯了苦日子,这才赏赐给她的。
反正跟谁生活不都一样,赵桓对她好,他家里条件充裕,父母开明,于是她答应嫁了。
她目标明确,所以哪怕她没有那么爱他,也愿意慢慢尝试以后的日常。
新婚后的半个月,她才明白,这个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
一个人在方方面面都优秀,总有不为人知那面的不妥。
他或许能给予你想要的,在某些方面不一定能满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