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六年六月汉灵帝刘宏病逝,随后大将军何进听从袁绍建议召外兵入京铲除宦官,十常侍决定鱼死网破以何太后名义召何进入宫。
何进被杀之后袁绍率军杀入皇宫,天子与陈留王被宦官挟持出宫,没想到在北邙山遇到了前来救驾的董卓。
董卓以护驾之功进入洛阳,屯兵何进旧部,废除少帝,立陈留王刘协是为汉献帝,董卓被封相国,独霸朝政。
而后袁绍,袁术,曹操等人陆续离开洛阳,招兵买马,起兵讨董。
汉初平元年12月袁绍被拥立为讨董盟主。
颍川,许县。
太守府内,镇东将军兼任颍川郡守李恪看着好友曹操发来的邀请信,看完之后将信件递给长史陈群说道:“长文,诸侯讨董是大势所趋,颍川郡乃是豫州门户,恐怕无法独善其身,依我看还是应该去一趟。”
陈群看完后亦是说道:“府君所言极是,我颍川郡人口众多,兵精粮足,府君善战更是天下皆知,此乃苍天要让府君建功立业。”
陈群字长文,出自颍川陈氏,李恪出任颍川郡守之后,带领家族子弟以及好友杜袭赵俨等人一同出仕李恪麾下,被李恪任命为颍川长史。
陈群说完后李恪左司马从弟李儁站起来说道:“兄长,自兄长到任之后,颍川郡吏治清明,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而且发出募兵告示后参军者甚众,至今颍川郡己有步军五万,骑兵八千。”
李儁字宣英,李恪从弟,自小父母双亡由李恪父亲李成抚养,与李恪,李德一起长大,善于治军,且英勇善战,跟随李恪先后参与讨黄巾,平幽州等战役,屡立战功,被任命为偏将军,授爵关内侯,是李恪左膀右臂之一,三人曾经立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荣辱与共。
李儁说完后右司马从弟李德站起来说道:“兄长,这几个月我亲自带着工匠打造军械,现有强弩三千副,弩箭十五万支,另外购置战马三千匹,购置军粮十万石,也足够我军一年之用。”
李德字玄明,李恪从弟,父亲早逝,母亲病故,也是由李恪父亲李成抚养,其人锦心绣口,号称智囊,善于统筹全局,亦是李恪最倚重信任之人,曾与李恪李儁一起讨伐黄巾,平定幽州之乱,被任命为偏将军赐爵关内侯,是李家军中妥妥的重量级人物。
李恪听完自己左膀右臂对颍川郡现存实力的介绍自然信心倍增。
于是站起来下令道:“我决定此番前往会盟,带步军两万,骑兵全部出动,共计两万八千人,左司马李宣英随军出征,右司马李玄明留守代理郡守职位,邓威,高闯,韩彰,徐宁西人随军出征。”
邓威字仲烈,李恪结义西兄弟之一,排行老二,其人作战骁勇,眼光独到,可独当一面,深受李恪器重,统领一军。
高闯字子昂,李恪结义西兄弟之一,排行老五,其人勇毅绝伦,善使马槊,乃是李家军中第一猛将,统领李家军八千精锐骑兵。
韩彰字叔扬,李恪结义西兄弟之一,排行老三,其人足智多谋,善于骑射,曾生擒一猛虎,跟随李恪之后屡立战功,深受李恪信任,现统领一军。
徐宁字季和,李恪结义西兄弟之一,排行老西,其人智谋过人,运筹帷幄,是李恪的军师,同时也是一员悍将,在李恪麾下统领一军。
众人闻言拱手说道:“遵命。”
李恪回到府上,陪家人吃一顿饭,毕竟这一去有可能几个月甚至半年见不了面,所以必须得珍惜眼前。
李恪一回到家,一个小姑娘就向他冲了过来,李恪一把将其抱住,逗的小姑娘哈哈大笑。
这正是李恪的小女儿李凝。
不久李恪的夫人杨氏来了,将孩子抱走之后,对他说道:“看你的样子就知道,你又要离开了。”
杨氏出身弘农杨氏,是李恪的老师杨洪之女,太尉杨赐侄女,比李恪年长三岁。
李恪自小聪慧过人,深受老师杨洪喜爱,杨氏与李恪算是青梅竹马,二人自小相识,日久生情,于是杨洪便顺水推舟,将女儿杨氏嫁给了李恪。
杨氏嫁给李恪后在三年之内陆续给李恪生下两男一女,分别是长子李演,次子李蛟,女儿便是李凝。
夫妻二人成婚之后,便是聚少离多,尤其是李恪那一年率军征讨黄巾,一去就是整整五年。
夫妻二人这才团聚多久,没想到又要分离了。
李恪只能安慰道:“这次我只去半年,你放心,我一定早点回来,家里有你我放心。”
杨氏却是善解人意,对李恪说道:“家里你放心,一切都有我,今晚陪父母和孩子吃顿团圆饭,还有你也不年轻了,小心点,我等你回来。”
“好。”
当夜李恪陪家人吃了顿饭,次日一早李恪便辞别家人带上亲卫去了军营。
大军整理行装需要时间,所以这段时间李恪就要待在军营里,赏赐将士,鼓舞士气。
而看到李恪来到军营之后,军士们群情激昂,因为李恪就是他们的精神领袖,他们无一不是为了追随李恪建功立业而来的。
而李恪也是跟往常一样,他先是让人抬上来了一箱又一箱的金银。
而后李恪亲卫统领李继忠念出将士姓名,李恪则是亲自将每一份军饷交到每一位将士手中,从而避免饷银被***。
这一举动更让那些最近才加入李恪麾下的军士感到震惊,他们早就听说李恪爱兵如子,从来不会吃空饷,他们一开始还有点犹豫,但是如今亲眼见证这一幕,顿时疑虑消除,他们现在只有一个念头,跟着李将军,建功立业。
“将士们,你们来跟随我李玄恭,说明大家相信我,信任我,所以我在此向你们承诺,凡是随我征战沙场的将士,有功必赏,如果战死沙场,他的家***儿老小由镇东将军府抚养,如果不幸伤残,镇东将军府每月都会给予一定的补助,让他能够安稳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