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城,于这茫茫世间,不过是一座毫不起眼的小城。
城中岁月悠悠,如潺潺流水般平缓,百姓们过着平淡无奇却又质朴无华的日子。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街边的小贩们便开始张罗着各自的营生,吆喝声此起彼伏;傍晚,余晖将小城染成暖色调,家家户户升起袅袅炊烟,温馨而宁静。
然而,近来几桩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件,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打破了清平城长久以来的安宁。
先是西街的张屠夫,清晨时分还在热闹的集市上,操着那把磨得锃亮的杀猪刀,大声吆喝着售卖新鲜猪肉,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向过往的顾客热情地介绍着自家的货品。
可到了中午,竟被人发现横尸于自家后院。
他双眼圆睁,眸中似还残留着临死前的恐惧与惊愕,面容因极度的痛苦而扭曲变形,让人见之不寒而栗。
紧接着,东街的李秀才也遭遇不测。
李秀才一向温文尔雅,饱读诗书,整日在书房中与笔墨纸砚为伴。
案发当日,书房案几上的笔墨尚未干涸,宣纸还摊开着,上面残留着未写完的诗句,而他却己无声无息地倒在一旁,生命戛然而止。
这几起离奇死亡事件,宛如一阵迅猛的旋风,瞬间在清平城掀起轩然***。
街头巷尾,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茶馆里,说书先生停下了往日精彩的故事,众人围绕着这几起命案各抒己见;酒肆中,酒客们也无心再畅饮,纷纷猜测着背后的缘由。
有人惶恐地传言,是恶鬼现世,作祟人间,来索人性命;也有人揣测,是死者得罪了某个权势滔天、心狠手辣的仇家,故而惨遭毒手。
一时间,恐惧与疑惑如阴霾般,笼罩着整个清平城,城中百姓人人自危,往日的祥和氛围荡然无存。
在这人心惶惶的时刻,城中一隅,住着一位名叫万山红的年轻书生。
他面容清秀,皮肤白皙如玉,双眸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透着一股灵动与聪慧。
虽出身平凡,家中不算富裕,但也衣食无忧。
父母皆是老实本分之人,一心盼望着儿子能够刻苦攻读,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平日里,万山红总是沉醉在书房之中,手捧一卷古籍,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偶尔,也会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相聚一堂,品茶论道,畅谈诗词文章,抒发心中的抱负与感慨。
可近来城中发生的一系列惨案,如同沉重的阴影,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再也无法静下心来读书。
哪怕只是出门购置笔墨,一路上也能听到人们绘声绘色地谈论着那些离奇死亡事件,恐惧的情绪在人群中蔓延,也深深触动着他。
翌日,阳光明媚,晴空万里。
万山红如往常一样,来到熟悉的书肆。
踏入书肆,那股熟悉的墨香与陈旧纸张的气息扑面而来,一排排书架上摆满了泛黄的书卷,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他在书架间缓缓踱步,手指轻轻拂过一本本古籍,眼神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与探寻。
忽然,一本封面略显破旧的书籍吸引了他的目光。
那书的封皮磨损严重,边角卷起,可 “天命阁” 三个大字却依然苍劲有力,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
怀着强烈的好奇心,万山红小心翼翼地翻开书本。
书中记载着关于天命阁的种种奇闻轶事与神秘传说。
据说,天命阁隐匿于崇山峻岭之间,其阁主拥有超凡绝伦的能力,只需通过测字,便能洞悉过去未来之事,解开世间最为复杂难解的谜题。
读完这些内容,万山红心中一动,当下便想,清平城如今发生的这几桩离奇命案,如此扑朔迷离,或许这神秘的天命阁能够给出答案,揭开背后隐藏的真相。
想到此处,他迫不及待地将书买下,怀揣着满心的期待,匆匆赶回了家。
回到家中,万山红将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母。
父亲听闻,眉头紧锁,沉默良久,随后从腰间取下旱烟袋,点燃一锅烟,深吸一口,缓缓吐出烟雾,语重心长地说道:“娃啊,这事儿听起来太过玄乎,莫要轻易涉足,别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母亲坐在一旁,手中的针线活也停了下来,满脸担忧地念叨着:“儿啊,咱本本分分过日子,那些神秘莫测的事儿,还是少掺和为妙。”
然而,万山红心意己决。
他目光坚定地看着父母,诚恳地说道:“爹,娘,我想去试一试。
清平城如今被恐惧笼罩,百姓们生活在不安之中,我身为城中一员,怎能坐视不管?
我定会小心谨慎,保证平安归来。”
父母望着儿子那坚定执着的眼神,深知无法阻拦,只能千叮万嘱,让他务必照顾好自己。
夜晚,万籁俱寂。
万山红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那些死者狰狞恐怖的面容、百姓们恐惧绝望的神情,不断在他脑海中浮现。
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在他心中油然而生,他深知,自己必须为清平城的安宁挺身而出,去探寻真相,驱散这片恐惧的阴霾。
第二天,天还未亮,万山红便早早起身,开始仔细收拾行囊。
他将几件换洗的衣物整齐叠好,放入包袱,又准备了足够的干粮和清水,以备路途之需。
最后,他郑重地将那本记载着天命阁的书籍放入行囊,仿佛那是开启真相之门的钥匙。
临行前,父母站在门口,眼中满是不舍与担忧。
母亲的眼眶早己湿润,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忍不住伸手拉住万山红的手,哽咽着说:“山红啊,在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早些回来。”
万山红强忍着心中的不舍,安慰道:“放心吧,爹,娘,我一定会平安归来的。”
说罢,他背起行囊,毅然转身,踏上了前往天命阁的征途。
出了清平城,万山红一路向南前行。
一路上,广袤无垠的田野里,麦浪随风起伏,宛如金色的海洋;清澈见底的小溪潺潺流淌,溪水叮咚作响,似在演奏着美妙的乐章。
然而,此刻的他,心中装满了对真相的探寻,对城中百姓的牵挂,无心欣赏这沿途如画的美景。
傍晚时分,暮色笼罩大地。
万山红来到了一个宁静的小村庄。
村子里一片静谧,只有寥寥几户人家的烟囱中升起袅袅炊烟,给这寂静的傍晚增添了一丝烟火气息。
他感到饥肠辘辘,身体也疲惫不堪,便决定在此借宿一晚。
他来到一户人家门前,轻轻敲响了门。
片刻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缓缓打开门,目光温和地上下打量着他,问道:“年轻人,你这是要去往何处啊?”
万山红礼貌地向老者行了一礼,如实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老者听闻,不禁叹了口气,说道:“天命阁可不是轻易能去的地方,传说那里充满了神秘与危险,你可要想清楚啊。”
万山红坚定地点点头,说道:“老人家,我心意己决,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都一定要去。”
老者见他如此坚决,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赏,便将他请进了屋内。
夜晚,躺在简陋的床上,万山红望着窗外的明月,思绪飘向了远方。
他想着明天的行程,心中既有对未知的期待,又有一丝紧张。
在朦胧的月色中,他渐渐进入了梦乡。
次日清晨,天刚破晓,万山红便早早起床。
他来到老者的房间,向老者表达了诚挚的感谢,随后便告别了小村庄,继续踏上征程。
随着他越走越远,路上的行人愈发稀少,西周的环境也越发荒凉寂静。
有时,他仿佛置身于一片荒芜的世界,唯有自己孤独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
但无论路途多么艰辛,环境多么恶劣,万山红心中的信念从未动摇。
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决心,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
终于,在历经十几天的长途跋涉后,他来到了一座巍峨耸立的大山脚下。
抬眼望去,山峰高耸入云,首插云霄,山间云雾缭绕,如梦如幻。
据他从书中所了解到的信息,天命阁便隐匿于这座大山的山顶之上。
望着眼前的高山,万山红深吸一口气,稍作休息后,便开始了艰难的攀登。
山路崎岖陡峭,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块和荆棘。
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荆棘划破了他的手脚,鲜血渗出,染红了衣衫,但他浑然不觉疼痛,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登上山顶,找到天命阁,解开谜团。
经过两天两夜的不懈努力,万山红终于成功登上了山顶。
一座古朴典雅的楼阁出现在他的眼前。
楼阁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虽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散发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
楼阁的牌匾上,“天命阁” 三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万山红怀着激动与敬畏的心情,缓缓走上前去,伸出微微颤抖的手,轻轻推开了天命阁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