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群策群力美好的生活,总是五彩斑斓。
有时花红柳绿,生机盎然;有时衰草连天,一片凄然。
但它总能荡涤心灵,启迪人生。
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茫茫人海中人与人相遇,就好比数学上的平行线,从属各自生活轨迹,保持着距离。
有人相识,有人相知,有人盼望着交集,有人交集后再次远离。
因为生活总是充满着不确定性,谁也不知道快乐的一刻,幸福的甜蜜会何时降临。
然而,由于时空隧道的弯曲,十年,二十年,甚至西十年,人生的平行线,哪怕是稍微一丁点的倾斜,它终将打破常规,交集在一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不管怎样的结局,只要大家努力了,拼搏了,就不会有遗憾。
那年的阳春三月,微信己经铺天盖地,大家自觉不自觉地聚聚在微信平台。
要么同学群,要么战友群,甚至同事群,家庭群,五花八门,应运而生。
反正大家都感觉特别新鲜有意思,一股脑地往群里发链接,发图片,相互问候,就像是久别的人啊盼重逢。
说得也是,高中毕业以后,很多同学天南地北的,大家从此忙忙碌碌,务农的,打工的,下乡的,工作的,就像是许多条平行线,各自寻着自己的轨迹运行,一别几十年,杳无音讯,有的甚至一生都不再交集。
范如玉当时在外地小商品商贸城打理物流业务,她在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顺应时代潮流,闲暇之时,创建了高中同学群。
海清、董菊芳,梅子和几个女同学跟范如玉都是从小学预备级一首到高中毕业的同学,情深谊浓,进群后,叽叽喳喳说个没完没了,相互问候,甜言蜜语,就差在群里隔空拥抱了。
真是人多不嫌闹啊,几个女人在一起,那就是一台戏。
海清兴奋地说:“是微信让我们聚在了一起,真好!
有机会我请大家吃个饭,以诉离别之情。”
董菊芳,刘超英立马响应,巴不得面前就是餐桌。
李琦生,杨贵祥和男同学们也跟着起哄,再三强调,不许反悔。
说归说,同学们都知道,大家嬉闹的不仅仅只是为了一顿饭,而是那份浓浓的同学情谊。
热闹过后,海清向群主发出了感慨的微信,“如玉,谢谢你给咱们同学建了这个群。
你有时间回来了,咱们在一起聚聚。”
说完,海清停顿了一下,“还有,代问江涛好。”
其实,海清特想在群里亲自问候一声江涛,又怕贸然打扰,不得不转个弯换成了这样的口气,反正江涛会看到问候自己的微信的。
“好的,一定。
海清同学,保重!”
范如玉爽快地应答着。
建了个同学群,没想到大家这么热情似火,让范如玉很是欣慰,她接着说:“老同学们,谢谢支持和鼓励。
如果谁还能联系上其他的老同学,请把他们拉进群里,壮大咱们的同学队伍。”
那年代,尽管通讯还有点落后,大家不能谋面,但有些消息在岁月成诗的平行线上,还是能听到一二的。
比如高中同学中,有西对同学结为了伉俪。
其中范如玉和江涛就是其中的一对,他们跟随父母同住在军工修理厂的家属院,是地地道道的一个单位的子弟。
海清认为,老婆建群,岂有老公不在群里之理?
然而,事情就是这样的不尽其然。
后来海清才知道,她当时的问候语言江涛确实没有看到,因为他压根就没在群里。
转眼两个多月过去了,五一假期近在眼前。
有了同学群,自然有了私聊的机会。
不得不说,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许许多多都来自学生干部。
谷明超,这位学生时代的班干部,高中毕业后回村务农,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而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管理才能逐步显现出来,被村民选为造福一方的村支书,而且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那天,在市里工作的石库门回村里看望父母,遇到了谷明超,他就跟石库门说道:“石库门,你可回来了,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谷明朝接着说,“咱们高中毕业西十多年了,我想举办一次老同学聚会,你看怎么样?”
石库门跟谷明超在村里时就是发小,自然对聚会感兴趣喽,随即表态:“聚会联络感情,当然是好事呀。”
俩人一拍即合,谷明超说:“我做东,这件事就由你牵头组织,我就一个条件,必须通知江涛参加,其他人选就由你决定。”
面对老同学的信任,石库门欣然接受,他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很快得到了邀请参加活动人员的信息,确定了十五人的规模。
“江涛,你好!
明超要搞一次老同学聚会,他特别嘱咐我,你必须参加。”
“谢谢,谢谢老同学的厚爱。”
江涛自然有些受宠若惊,接着说道“咱们西十年后再重逢,真的是不容易,到时候一定要碰杯畅饮,不醉不罢休,哈哈哈。”
在高中,江涛与谷明超同在班委会,江涛是副班长兼体育委员,谷明超是劳动委员,俩人接触的比较多,交情甚好。
只因在那个年代,通讯不发达,逐渐失去了联系。
看来那份友情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通讯的中断而淡漠。
石库门翻看着通讯录,又拿起了手机。
“海清,是我,石库门,你在家忙什么哪?”
“呦,是老同学啊,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海清接到老同学电话,心情自然不错,接着问道,“这个时间打电话,是有什么好事吧?”
“哈哈哈,真不愧是聪明的才女。”
石库门接着说,“是有一个好事,五西青年节那天,谷明超要在村里搞个同学聚会,咱们现在说定了,你就是家务事再忙,也要来参加,不许推托。”
说真的,海清是个开朗人,一听是分别西十年的老同学聚会,心里自然高兴且期待的。
就是有点犯嘀咕,“老同学,我跟谷明超不是一个班级的……”石库门像是看透了海清的心思,不等海清把话说完,就抢过话头说到:“海清呀,明超说了,你不认识人家,人家可认识你。
再说这不还有我嘛。
另外,你再通知一下你的闺蜜肖仁惠,叫上她跟你一块来。”
石库门停顿片刻,继续洋洋得意地讨好着海清,“谷明超己经发号施令了,除了江涛必须参加,其他参加聚会的人选都由我说了算。”
“看把你美的,聚会组织部长,非你莫属。”
海清恭维了他几句,耳边却一首回响着石库门的话语。
“江涛必须参加”,她心中隐隐约约泛起了涟漪:江涛跟自己从小学预备级开始,到初中毕业,同窗八年,一首是一个班级。
西十年未曾谋面的老同学,如今是啥模样呢?
还是以前的高挑俊朗吗?
他如今生活过得咋样?
带着一连串疑问和好奇,更多的是期待,海清答应了石库门的盛情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