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反复的思考咀嚼着师父的话,眼神慢慢的清明起来,是啊,自己才六岁,为13年后才可能发生的事情纠结,很是没有必要,就算最后还是无法避免去匈奴和亲的命运,至少她可以多做一些准备!
而且,她发现比起她将来要离乡背井去和亲匈奴这件事,她更在意的是她只能活到39岁!
才39岁,有点太短命了!
虽然以汉朝的交通水平,离乡背景的人回来探望亲人一趟可能很难,但是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但如果早早的就死了,那就是根本没机会回来探望亲人。
她想,曾经的王昭君肯定也有很多想做的事,没来得及做完就死去了,她应该有很多遗憾吧,那么自己的到来,或许可以帮她弥补一些遗憾呢!
想起她上一世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和同学争论“王昭君和亲到匈奴后,连嫁父子三人,最后悲惨的死去。
所以她的一生是非常悲苦的。”
这句话成立吗?
当时大多数的同学认为,她一个人和亲到匈奴,嫁给呼韓邪单于,但三年后呼韓邪单于就死了,她曾经请旨归汉,但当时的汉朝皇帝批示“从胡俗。”
,于是她被迫又嫁给了呼韩邪的大儿子复株累单于,结果复株累单于十一年后也死了,她再次请旨归汉,又被拒了,她只得又嫁给了复珠累的弟弟,她心情郁结,加上她和呼韩邪生的儿子,在争夺单于大位的时候被杀,她伤心欲绝,在嫁给第三任丈夫后短短两年后就去世了!
这么看起来是挺惨的!
但我却不能认同。
首先,呼韩邪死后,王昭君请旨归汉这件事就存疑。
因为《汉书》中就没有这件事的记录,记录这件事的是《后汉书·南匈奴传》而这本书的作者范晔是南朝宋时期的人,他距离这段历史至少有近两百年的时间,所以里面肯定是加入了作者自己的意想,或者一些民间传说,所以《汉书》应该更靠谱。
还有一些旁的史实,可以作为佐证。
在王昭君之前就有汉朝的解忧公主和亲乌孙,也是从胡俗,先后嫁了乌孙父子两任汗王,有解忧公主的先例在前,说明王昭君在嫁到匈奴前就知道有这个习俗,解忧公主作为一个正经的王室子孙都从胡俗,王昭君作为个宫女会因为这个就多此一举的向汉朝皇帝请旨归汉吗?
显然不太可能。
再者,她嫁给呼韩邪后生了一个儿子,此后嫁给复珠累单于又生了两个女儿,从这一点上说明她在两任单于那里都受到了重视,就算不是恩爱有加,但至少不是备受冷落对吧。
说她嫁给第三任单于丈夫是被迫的,这个确实有可能,毕竟这个搜谐若鞮单于很可能在争夺单于大位的过程中,杀了她和呼韩邪单于的儿子!
哪个母亲愿意和杀害自己儿子的凶手在一起生活,这大概是她在嫁给第三任单于后短短两年就因病去世的一个主要原因。
王昭君的一生除了她儿子的死是最大的遗憾之外,王昭君应该不会认为自己和亲去匈奴的一生是一个悲剧。
因为她在汉朝宫庭中即便可以得到皇帝的宠爱,最终也不过是一个宠妃而己,而毫无家世背景的王昭君还很可能因为她出众的美貌,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要知道汉朝后宫重要的妃位基本都是由当时的世家大族包揽了,王昭君这种没有家世背景的妃子,最大的可能就是被淹没在这后宫争斗之中。
而她自请去和亲匈奴的意义就不一样了,单单就她代表大汉和亲去匈奴的身份就会在匈奴得到足够的重视。
要知道,王昭君和亲的背景是不一样的,当时大汉是战胜方,呼韩邪单于是自请为婿的名义请求与汉朝与匈奴结亲。
这和从前战败或者无力为战,必须用女人换和平的意义就不一样。
正是因为这样,即便是王昭君只是以宫女的身份出嫁,呼韩邪单于也照样恭恭敬敬给了她一个宁胡阏氏的封号,在匈奴阏氏相当于皇后的身份!
可见匈奴并没有因为她宫女的身份而轻视她。
王昭君去了匈奴,为匈奴带去了中原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她本人也出色的完成了她作为和平使者的任务,为汉匈两地带来了近80年的和平!
知道这代表什么?
至少有一代人从出生到老死都没有经历过刀兵之灾!
所以,我从不认为王昭君会觉得自己的一生是个悲剧,从她确定和亲出塞的那一刻,她就知道自己注定会名留青史,她的一生可以做出很多其它女性做不到事,甚至她成就的事业将高于同时代大多数的男性,这样的成就放在现在也是足以自傲的!
王昭君有胆量自请远嫁匈奴,就说明她不似一般的女性,她有她的想法,也有她的骄傲和她的理想!
她更会明白她的人生注定是不平凡的,她怎么会觉得这不平凡的一生是悲剧呢!
我相信她至死都不会认为她自请和亲匈奴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她来到匈奴的生活是一个悲剧!
她最大的悲痛可能来自儿子的去世,这可能也是王昭君和亲生涯中最大的遗憾。
王蔷在心里暗暗对着曾经的王昭君说:“现在我王蔷来到这里,成为了你,成为了王昭君,我会走向你原来既定的命运吗?
我也不确定,但我向你保证,如果我将来不可避免的走向那既定的命运,我王蔷,也会尽己所能的弥补你的这份遗憾,也算帮助自己,让自己避免经历中年丧子的悲痛!
我相信,我不会平白无故的来到这里,我既然来到了这里就一定可以做点什么!
首先,我要避免自己在39岁时死去,我要长长久久的活在这里,虽然这里没有火车飞机,电脑手机,但这里有爱我的家人,有很多我曾经梦寐以求即无法一睹真容的古代医学书籍,学习很多在现代己经失传的技艺!
令昭君惊喜的是?
这个时代居然还有墨家和道家遗留下来的隐世门户,这两个门派里可以说是古代科技与理论的天花板,而我和哥哥的师父青风真人,居然是纵横整个春秋战国时代到大汉时期依然有着赫赫威名的神秘的鬼谷学派的传人!
他不但精通本门学术,同时还学贯墨道两家学派的内容。
真不知道自己的亲亲老爹花了多大代价才请得动他上门授徒!
青风师父在我家住了一年后,也代替他的师姐青雅真人正式收我为徒,因为青雅师父正别处游历,暂时由他同时教授我和哥哥两人。
哥哥主要学习鬼谷纵横之术,而我,由于我早早的表现出医学上的天赋,师叔决定让我由医入门,系统的学习道门五术!
其它的东西,就由我自由发挥能学多少学多少。
时间就这样在充实的学习中悄悄的度过了,而我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一样,疯狂的吸收这些曾经无比渴求却无缘得见的知识!
此时遥远的匈奴草原上,18岁的稽侯栅正式成为了匈奴的呼韩邪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