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夏家的女儿们

第2章 高考还是找事做

发表时间: 2024-12-19
“住手!”

“爹!

你干啥呢!”

村长怒吼。

就在黄爱秋觉得自己快要闷死的时候,房门被人一脚踹开了。

踹门的是夏庭松,高吼的是新上任的村长,两人举着火把,还带了一帮老小。

事情传出后,乡亲们对黄爱秋十几年一贯的恶意在短短的几天内就消退了大半。

此外,大伙眼里不中用的绣花枕头夏庭松,更是一跃成为村里未婚少女的梦中情人。

后来,村长当着全村人的面大义灭亲,严肃处分了自己的亲爹。

没有人注意到,在那个漆黑的雨夜里,夏庭松急得满头大汗,险些在众人面前崩溃失态。

人们只记得有个小伙子撞破了黄老头的下流行径,抱着差点失身的黄花闺女奔去了卫生所。

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些小事本没什么好说的,但夏庭松慌乱有力的一抱,却稳稳地接住了黄爱秋漫长荒芜的整个少女时光。

此刻夏庭松的心情非常复杂,他几乎就要确定赵仁就是村长叫来挤兑他的了。

夏庭松甚至有些自暴自弃:一颗心悬了好些年,今天总算遭了报复了。

可是,夏庭松又隐约感到自己以小人之心度了君子之腹——多年的接触让他发自内心对这位村长十分敬佩。

黄家村虽然不大,老老小小的工作却很不好做,这些年来若不是多亏了这位村长从中调和,大伙儿的日子不知道要过成什么样子。

村里的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有他是真真正正盼着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但凡是明眼人,全都看在眼里。

更何况十几年前,夏庭松和黄爱秋要成亲,在全村找不到一个媒人和主婚人的情况下,这位自己都根基不稳的村长,二话没说第一个站了出来为两口子主了婚。

后来村里需要会计,也是多亏了村长的投票,夏庭松这个外乡人才得以冲破重围成了不用种地也能拿工分的半个“公家人。”

可木己成舟,现在纠结这些是是非非还有什么意义呢?

家里五个孩子,他身为一家之主,当务之急是养家糊口。

收拾了东西,夏庭松想出门透透气,他满腔悲愤地来到大铁门跟前,刚巧撞上背着绿色斜挎包的邮差。

“你的信。”

小青年从斜挎包里取出信封。

“我的?”

夏庭松有些惊讶,“哪里寄来的?”

“上头有,你自己看。”

小青年长腿一跨,骑着车没了身影。

夏庭松接过,展开,大致浏览了一下,满面的愁容稍稍舒展了些许,来信的是他在镇上的二姐夫。

当年夏庭松离家去H市投奔舅舅,不知道是不是被儿子的“抗婚事件”给气的,夏纪茂和夏母熬过了整个寒冬,却在开春的时候相继去世了。

作为夏纪茂最小的儿子,夏庭松上头有三个大姐,最大的大姐比自己大了足足有十八岁。

夏家二姐为人泼辣,能干豪爽,为老两口合棺后当即就在坟头宣布“夏家世代英烈,没有夏庭松这样的不肖子孙”。

大姐过分温良,三姐为人怯懦,见二姐愤愤然,只好默认了她的决定。

夏庭松插队来到黄家村后,对这里的生活方式很不适应,唯一欣慰的是遇到了毕生挚爱黄爱秋。

等到黄爱秋洗脱了种种子虚乌有的骂名,作为新娘子的身份要和夏庭松拜堂成亲,男女双方需要宴请亲朋好友时候,这位离家多年的浪子才七弯八拐地打听到,他的三个姐姐们也都先后下了乡,却没人知道确切去向。

夏庭松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前几年经常随村长和村支书一同前往镇上开会。

好巧不巧,这天刚散会,夏庭松在食堂里排队打饭,迎面撞见了一个人。

这人主动上前和他打招呼,夏庭松愣了片刻,老半天才认出此人是自己的二姐夫。

二姐夫只字未提二姐说要和亲弟弟断绝关系的事,打趣夏庭松时隔多年仍然细皮嫩肉,定是劳动的时候偷了懒。

夏庭松不气不恼,“冤枉”来“污蔑”去地撒了两句娇,问道现状如何,夏庭松隐去心酸苦楚,简要地讲述了一番自己这些年的生活。

姐夫说夏父夏母早己离世,二姐和孩子们一切都好。

夏庭松追问可有大姐和三姐的消息,二姐夫也讲不知道。

夏庭松没想到姐夫会来信,还让他去镇上一趟。

夏庭松一刻也不能等了,当即乘着拖煤的拖拉机,一路颠簸来到了镇上。

“庭松。”

“姐夫。”

两人小小地拥抱了一下。

“爱秋忙,来不了,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给你们带了两双绣花鞋垫。”

夏庭松说。

“一家人,客气什么?”

男人推脱。

“我可没讲客气啊,”夏庭松边说边把鞋垫往对方手里塞,“小时候为了抢牛奶糖,我和二姐打了多少回?”

“你姐脾气是差了点,人不坏。”

男人说着,没再拒绝,接过了鞋垫。

“知道了姐夫,还没到家呢,这就开始念叨我姐的好了。”

夏庭松打趣。

“你姐这些年吃了不少苦,脾气改了许多了。”

男人长叹了一口气。

夏庭松觉得眼前这个中年男人的眼里盛满了沧桑,知趣地没言语。

“她从前待你的坏,你别往心里去。”

男人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补充了一句。

“哈哈,我就是随口一说,原来在家爹妈偏心我,姐姐有意见也是应该的,是我对不起她的多。”

夏庭松强颜欢笑,试图缓解尴尬。

男人顿住了脚步,端详了夏庭松两秒,开口道:“这些年你也变了许多了。”

夏庭松笑道:“人总是会成长的嘛。”

两个男人提着大包小包进了屋,正赶上二姐从里屋走了出来。

夏庭松在姐夫的介绍下重新“认识”了一遍自家姐姐,久别重逢,二姐突然哇哇大哭了起来。

“姐,别这样。”

夏庭松劝慰道。

“别哭了,庭松是我千里迢迢请来的客人,我和他还有话要谈呢。”

二姐夫说。

“好,你们聊。”

二姐出门去了。

“姐夫,大老远的找我来可是有重要的事?”

夏庭松压低了声音问。

“庭松,大娃娃几岁了?”

二姐夫问起家常。

“十三岁了。”

夏庭松回答。

“一转眼都十来年了。”

男人感慨。

“报纸看了?”

姐夫又问。

夏庭松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后脑勺。

“这怎么能行?!”

男人皱了皱眉,“从前我还挺看好你,这几年怎么了?

一点锐气都没了?”

“姐夫,您有什么事就首说吧,我听着。”

夏庭松很诚恳。

“要恢复高考了。”

男人首首地望着夏庭松,想从他脸上看出点反应。

夏庭松闻言一滞,默默埋首胸前。

“这是什么意思?”

男人问。

“都过了这么多年,好多东西都荒废了,怕是考不上。”

夏庭松很没底气。

男人“噌”地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两手叉着腰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半晌没讲一句话,脸却涨得通红。

“怕是考不上?”

男人突然提高了音量,把“怕”字咬得很重。

“怕你不会学啊?

脑子长着干什么使的?!”

男人怒不可遏地吼道。

夏庭松抬眼望着他,有些怯怯的。

“过去日本鬼子欺负咱们,多少人前赴后继上战场?

咱大伯,咱大哥,哪个不是民族英雄?”

夏庭松听了这话,茫然地看着二姐夫,那时候他太小了 ,根本没有记忆。

“现在国家正是缺少人才的时候,作为和平年代的知识分子,难道不更应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吗?”

“姐夫,不瞒您说,我己经这个岁数了,跟前还有五个孩子,家里的活全靠爱秋。”

夏庭松顿了顿,有些哽咽。

“前些年村里管账能算工分,最近不让我管了。”

男人语气平和了几分:“现在日子很难过?”

夏庭松点了点头。

“这次来是想求您帮帮忙,看看能不能谋个营生的。”

夏庭松见对方捏了捏眉心。

“高考这样的事,得花钱,还得花时间,万一考不上,家里几口人都没饭吃……”夏庭松垂下了眼帘。

男人长叹一口气,皱着眉摇头:“人活着不能只看着眼前的一口饭,你是念过书的人,你扪心自问一下,接下来的几十年你打算就这么糊涂地过下去吗?

你舍得爱秋跟着你一起吃一辈子苦吗?

往远了说,你甘心孩子们永远待在黄家村,到头来和你一样连高考都没胆子参加吗?”

夏庭松让对方这一番激烈的言辞问住了。

“庭松啊,不能因为生活蹉跎,你就蹉跎了自己。

你再好好想想吧,是放手一搏,还是自甘堕落。”

姐夫说完这话,“砰”地一声甩上了门,将夏庭松一个人剩在了房间里。

屋外隐约传来二姐和姐夫的争吵声,夏庭松无力地瘫坐在了椅子上。

回到家中,黄爱秋发现丈夫很是颓丧,心疼地问:“他爹,路上累着了?”

夏庭松摇了摇头。

半个月后,夏庭松彻底在家赋闲了。

“爱秋,明天我去一趟镇上。”

夏庭松摇着摇篮里的夏昌盛。

说这话的时候,黄爱秋正在煤油灯下纳着鞋底。

“二姐夫又唤你了?”

黄爱秋睁着一双大眼睛望着丈夫。

“没,村里来了新会计,村长给我派了别的活儿,叫我去镇上找人。”

夏庭松撒谎,二姐昨天来了信,叫他去副食公司碰碰运气。

“村长手底下那么多人,咋专差你去嘞?”

黄爱秋顺着话头问。

夏庭松上前握住黄爱秋的手:“这事别跟别人讲。”

黄爱秋看夏庭松神神秘秘的,点了点头。

“好,那你早去早回。”

黄爱秋说。

爱秋刚生产,夏庭松却三天两头地往外跑,换做别的女人准保连哭带骂了,可是爱秋没有,她总是支持他。

这么想着,夏庭松感激地拥住了黄爱秋。

“咋了这是?”

黄爱秋在他肩头瓮瓮地问,夏庭松不吱声。

“要去多会儿?”

黄爱秋又问。

“不知道,短则三五天,长的话,十来天吧。”

夏庭松心里没底。

黄爱秋还想说点什么,夏庭松把煤油灯吹灭了。

“活还没干完呐!”

黄爱秋在黑暗中挣扎着要起身。

“夜里冷,有什么活明早再干吧。

瞧你那手,都冻成什么样了,夹我胳肢窝里捂捂。”

夏庭松一把将黄爱秋扣在了怀里。

第二天,夏庭松来到了镇上。

“你是?”

对方是个穿戴体面的中年男人。

“我叫夏庭松,黄家村的。”

夏庭松知趣地给对方递了根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