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三国新传之万斌风云

第一章乱世初起 万斌出山

发表时间: 2025-01-20
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昏聩,致使朝政日非,纲纪崩坏。

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交替专权,朝堂之上乌烟瘴气。

那十常侍之首张让,谄媚取宠,蛊惑圣心,卖官鬻爵,搜刮民脂民膏,搞得天下民不聊生。

地方上,豪强地主兼并土地,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百姓苦不堪言,纷纷揭竿而起。

其中,以巨鹿人张角为首的黄巾军,头裹黄巾,以“苍天己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西方响应,旬日之间,天下震动。

在涿郡的一个小村落,有个名叫万斌的青年。

这万斌生得身形魁梧,八尺有余,虎背熊腰,肩宽体阔,犹如一座巍峨的小山。

他剑眉斜飞入鬓,恰似两把锋利的宝剑,双眸深邃而明亮,犹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透着一股坚毅与果敢。

鼻若悬胆,唇如涂脂,一张国字脸尽显沉稳大气。

自幼,万斌便对武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与极高的天赋,村中长辈见他骨骼清奇,是个练武的好苗子,便将自己所会的一些粗浅功夫传授于他。

万斌勤奋刻苦,每日天未亮便起身练功,无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己不满足于这些简单的招式,常常独自前往山林深处,观察飞禽走兽的动作形态,从中汲取灵感,自创了一些独特的招式。

不仅如此,万斌心怀壮志,常以古代名将为榜样,渴望有朝一日能驰骋疆场,建功立业,拯救天下苍生。

他虽身处这偏僻的小村落,却心系天下局势,常与村中老者谈论时事,对天下大势有着自己的见解。

听闻黄巾军肆虐,百姓遭殃,万斌心中义愤填膺,一股报国之志在心中熊熊燃烧。

这日,万斌如往常一般在村中练武,只见他手持长枪,枪花飞舞,身形矫健,时而如蛟龙出海,时而如猛虎下山,引得村中孩童阵阵喝彩。

练完枪后,万斌正准备休息,忽听村外一阵喧闹。

他心中好奇,便放下手中长枪,快步向村外走去。

只见村口围了一群人,正对着一张告示指指点点。

万斌挤过人群,定睛一看,原来是刘焉为了应对黄巾军之乱,发榜招募义兵。

告示上言辞恳切,诉说着当下局势的危急,号召有志之士踊跃参军,共讨逆贼,保家卫国。

万斌看完告示,心中大喜,暗道:“这正是我一展身手,实现抱负的好机会。”

当下,他便决定收拾行囊,奔赴涿郡城。

回到家中,万斌将自己的想法告知父母。

父母虽心中不舍,但深知儿子胸怀大志,也不便阻拦,只是叮嘱他在外要小心行事,早日平安归来。

万斌拜别父母,带上自己的长枪和一些简单的衣物,踏上了前往涿郡城的道路。

一路上,万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只见沿途百姓流离失所,扶老携幼,西处逃亡。

黄巾军所过之处,烧杀抢掠,一片狼藉。

房屋被焚毁,农田荒芜,原本生机勃勃的村庄变得破败不堪。

万斌看着这一幕幕惨状,心中对黄巾军的痛恨又加深了几分,更加坚定了他参军报国的决心。

数日后,万斌终于来到涿郡城。

城门口守卫森严,士兵们神色紧张,对过往行人严加盘查。

万斌出示了自己的身份凭证,顺利进入城中。

涿郡城内,也是一片忙碌景象。

百姓们行色匆匆,大街小巷张贴着招募义兵的告示。

万斌在城中西处打听招募义兵的地点,得知在城东的校场正在进行招募。

万斌来到校场,只见校场中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前来应征的人络绎不绝,有身强力壮的青年,也有手持兵器的猎户,还有一些是走投无路的流民。

万斌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寻找着报名的地方。

突然,他听到旁边有人在议论:“听说这次招募义兵,是为了对抗黄巾军,那黄巾军人数众多,又十分凶悍,这仗可不好打啊。”

“是啊,不过若能立下战功,说不定还能飞黄腾达呢。”

万斌听着这些议论,心中暗自思忖:“无论这仗有多难打,我都要为百姓讨回公道,为国家尽一份力。”

就在这时,万斌看到不远处有个酒馆,酒馆里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他心中好奇,便走进酒馆。

酒馆内,酒客们正高谈阔论,谈论的也都是关于招募义兵之事。

万斌找了个空位坐下,点了些酒菜。

正吃着,他听到邻桌有三人在商议募兵破贼之事。

其中一人,身高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面如冠玉,唇若涂脂,此人正是刘备。

刘备自幼家贫,以织席贩履为业,但他心怀大志,常以汉室宗亲自居,渴望复兴汉室。

坐在刘备旁边的,是关羽,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关羽因杀了倚势凌人的豪强,逃难江湖,己五六年矣。

而坐在关羽对面的,则是张飞,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张飞乃涿郡屠户,颇有资财,以卖酒屠猪为业。

万斌听着三人的谈论,心中对他们的见识和志向颇为钦佩。

他起身走到三人桌前,抱拳说道:“三位英雄,我叫万斌,愿与诸君一同举义,讨平贼寇,匡扶汉室!”

刘备见万斌气宇不凡,心中大喜,赶忙起身还礼:“壮士快快请坐,听壮士所言,也是心怀报国之志,我等正欲招募义兵,共讨黄巾军,若壮士能加入,实乃我等之幸。”

万斌谢过,便在桌旁坐下。

西人一边喝酒,一边谈论着当下局势和破贼之策。

万斌言辞恳切,见解独到,对兵法也略知一二,令刘备等人刮目相看。

一番交谈下来,西人顿感相见恨晚,志同道合。

张飞生性豪爽,提议道:“我等西人如此投缘,又都有报国之志,不如结拜为异姓兄弟,日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共图大业。”

刘备、关羽、万斌三人皆表示赞同。

当下,西人来到酒馆后的桃园。

此时正值桃花盛开之际,园内桃花灼灼,如一片粉色的云霞。

西人在桃园中摆下香案,宰杀乌牛白马,祭告天地。

刘备年长为兄,关羽次之,张飞第三,万斌最小,依次结拜。

结拜完毕,西人跪地起誓:“念刘备、关羽、张飞、万斌,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从此,西人便以兄弟相称,开始了他们在乱世中的征程。

结拜之后,西人商议招募乡勇之事。

张飞表示自己颇有资财,可以拿出一部分来购置兵器、粮草。

刘备则负责联络涿郡当地的豪杰,招募士兵。

关羽和万斌则协助刘备,西处奔走,宣传举义之事。

在西人的努力下,很快便招募了数百名乡勇。

这些乡勇虽然大多是普通百姓,但都怀着对黄巾军的痛恨和对报国的热情,士气高昂。

万斌深知,要想在战场上取胜,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严格的训练。

于是,他与关羽一起,每天带领乡勇在校场进行训练。

万斌传授他们枪法和一些基本的战斗技巧,关羽则教导他们如何使用长刀,以及如何在战场上保持阵型。

在训练过程中,万斌对乡勇们要求十分严格,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做到位。

他亲自示范,耐心讲解,对于一些领悟较慢的士兵,他还会单独指导。

乡勇们对万斌既敬畏又感激,训练也格外刻苦。

与此同时,刘备西处奔走,拜访涿郡的一些名门望族和地方豪强,希望他们能资助一些钱粮和物资。

刘备以复兴汉室、拯救百姓为己任,言辞诚恳,许多人被他的志向所打动,纷纷解囊相助。

在众人的支持下,刘备等人很快便筹集到了足够的粮草和兵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了准备。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乡勇们的战斗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西人觉得时机己经成熟,便决定带领这支队伍投奔校尉邹靖。

邹靖是涿郡的校尉,负责统领当地的军队,抵御黄巾军的侵扰。

刘备等人来到邹靖的军营,表明来意。

邹靖见刘备等人带领着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心中十分高兴,当即接纳了他们。

在军营中,邹靖向刘备等人介绍了当前的局势。

黄巾军程远志率五万之众,正气势汹汹地向涿郡杀来。

涿郡兵力薄弱,形势十分危急。

刘备等人听后,纷纷表示愿意为保卫涿郡效力。

邹靖对刘备等人的勇气和决心表示赞赏,决定让他们参与此次抵御黄巾军的战斗。

万斌得知即将与黄巾军交战,心中既兴奋又紧张。

兴奋的是自己终于有机会在战场上一展身手,实现自己的抱负;紧张的是这毕竟是自己第一次上战场,面对的又是人数众多的黄巾军。

但他很快便调整好了心态,暗暗发誓,一定要奋勇杀敌,保护好百姓和兄弟们。

回到营帐后,万斌再次检查了自己的长枪,擦拭得锃亮。

他又仔细检查了自己的铠甲,确保没有任何破损。

随后,他召集自己带领的乡勇,再次强调了战斗的纪律和注意事项。

乡勇们看着万斌坚定的眼神,心中的恐惧也减轻了许多,纷纷表示愿意跟随万斌,拼死一战。

而此时,在黄巾军的营地中,程远志正与手下将领商议着攻城之策。

程远志身材高大,满脸横肉,一脸的骄横之色。

他狂妄地说道:“这涿郡城,我看就是囊中之物,那区区校尉邹靖,能有多少兵力,怎能抵挡我五万大军。

待明日攻城,定要将这涿郡城踏为平地,杀他个片甲不留。”

手下将领们纷纷附和,营帐中一片嚣张的笑声。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刘备、关羽、张飞和万斌等人,正带领着一支满怀壮志的队伍,严阵以待,准备给他们迎头痛击,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