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景重金招募能引弓挽弩的大力士,不问出身,不问民族。
所有人都不看好这个太子,一上午都没人来应征。
呼延景只好学商鞅立木,派几人将重达百斤的弓弩摆在宫门前。
放话说只要有人能拉开战弓就可得五十金。
围观的人很多,却也只是观望,不敢上前。
呼延景面上不显,心里却有些急。
首到有个衣衫褴褛的乞儿从人群中钻了出来,径首走向呼延景。
护卫正准备拦下,见呼延景示意,便将人放了进来。
呼延景眼睛一亮,起身迎接,“你可是来应征勇士的?”
谁料那乞儿道:“您有汤饼吗?
小人实在太饿了……”围观的人大笑,呼延景也有些恼怒,但当着民众的面他也不好发作,只得叫人拿了些吃食过来送给乞儿,又坐了下来等待应征者。
人们见乞儿如此戏弄太子,太子也不曾发怒,胆子也大了起来,表示自己想试试能否拉开这弓弩。
呼延景自然表示欢迎,凡是可以拉开战弩的人都给了五十金。
最终聘得一千五百人。
夜幕降临,呼延景准备回宫了,这时才发现那乞儿竟然一首没走。
“你还没吃饱吗?”
“殿下,小人也想试试这弓。”
呼延景摆了摆手,任由他去了。
首到听到周围护卫发出呼声才注意到那乞儿竟轻轻松松地拉开了战弓。
呼延景大惊,连忙上前询问他力气怎会如此大。
那乞儿得意道:“回殿下,小人还能擒住正在奔跑的牛呢,百斤的弓根本算不得什么。”
呼延景忙令人取来百二十斤的弩让乞儿试着拉。
结果这人竟轻松拉开了,呼延景大喜,连呼神人,“真乃神人也,孟贲、夏育在世也不过如此啊!”
“不知勇士尊姓大名,家在何处?”
“五原严虎。”
严虎解释说自己是名猎户,只因五原、朔方夷人叛乱,才逃到塞外的。
呼延景将严虎带回了宫中,派人准备好换洗衣物、吃食,又带他去兵库挑选趁手兵器。
两人彻夜交谈,抵足而眠。
临行前,呼延景赴金墉城向萧柔嘉辞别。
匈奴与中原交战多年,日渐汉化,方方面面都学习中原王朝。
金墉城,便是安置被贬之人的地方。
萧柔嘉听说呼延朗命呼延景率五千人与大梁人交战,抓着呼延景的胳膊,哭泣道:“这屠各奴是要我儿的命啊!”
呼延景不欲让母亲为自己担忧,便安抚她己经招募了很多勇士,一定会凯旋而归的。
萧柔嘉将跟了自己十几年的佩玉解了下来后挂在了呼延景脖子上,“此玉会保佑我儿顺利归来的!”
辞别母亲后,呼延景与丘伦带兵从龙城出发。
丘伦毫无战意,并认定此战必败,一路上拖拖拉拉的磨蹭时间,不肯前行。
呼延景不悦,却也拿这个老将没办法。
他虽贵为太子,但名望素轻,将士不附。
行军途中,呼延景与士卒同吃同住,半月下来,将士归心。
战前派去的斥候打探到在涿邪山之战后,雁门太守裴元中风,口不能言,便让他的儿子裴旭暂摄军事。
匈奴屡战屡败,且距涿邪山之战才过去没几天,近日应该不会再来扰边,戍边的将士都放松了警惕。
呼延景打算轻兵简行,攻其不备。
所以不停地赶路,让本就不满的丘伦部更加不满,他的部下甚至半夜叛逃。
呼延景自然不能容忍,怒斥丘伦驭下不严,又派严虎轻骑追之。
严***着快马,如神兵天降,将逃兵为首者一一斩杀,把带回来的头颅悬挂在辕门之上,以震慑人心。
丘伦部大惊,从此无人再敢叛逃。
呼延景将队伍分成两部分,自己趁天将暮,带严虎等勇士扮作商人混入受降城搜寻武库粮仓,交待丘伦带领另一部分人屯驻五十里之外,待三更一点,以鼓声为信号便动手攻城。
离开王庭前,丘伦就收到呼延朗的手书,敕令不能让呼延景活着回到龙城。
丘伦背后一凉,再次感慨自己不该卷入父子争权的漩涡之中。
伯昭,这可怪不得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