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中国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全国范围内首次启动的“严打”行动,如同雷霆万钧,震撼了整个国家。
这是一次建国以来最为严厉、最为广泛的社会治安管理活动,其持续时间长达三年,波及范围覆盖全国,抓捕刑犯人数高达177万余人,判刑人数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74万余人。
这次行动不仅彰显了国家对于社会治安问题的零容忍态度,也深刻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轨迹,这次“严打”的规模之大,惩治之严,可谓罕见。
故事的主人公焦元楠于1967年出生于哈尔滨市道外区,“严打”那年,焦元楠仅有16岁,焦元楠与自己的亲哥哥焦元东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性格,焦元东自小品学兼优,文明礼貌,而焦元楠从懂事起便寡言少语,性格倔强,而且不学无术,经常打架斗殴,初中三年级便辍学,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小盲流子”。
焦元楠能够成为“小盲流子”跟自己的父亲有首接的关系,焦元楠的父亲名叫焦殿发,在当地是一个颇有名气的人物,但并非因为什么光彩的事情而出名,而是因为焦殿发在当时的哈尔滨是一个出了名的老流氓,凭借着自己“出千”的手艺在当地大大小小的赌局上赢了不少钱,这种家庭背景使得焦元楠从小就不务正业,性格霸道,经常参与斗殴和收保护费等活动。
焦元楠的成长环境充满了暴力和不安,这塑造了他日后成为江湖人物的性格基础。
焦元楠的家庭背景对他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的父亲焦殿发的行为不仅没有起到正面的示范作用,反而让焦元楠从小就接触到了不良的行为模式。
这种家庭环境使得焦元楠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参与街头斗殴和犯罪活动,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焦殿发从焦元楠还很小的时候起,便不断地向他灌输一种独特的理念:“老二,我告诉你,你可以到外面去和别人打架,但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无论如何都得打赢这场架!
你要是打输了,我会毫不留情地再给你来一顿暴揍!”
焦殿发的这番话,对焦元楠来说,既是恐吓也是激励。
他从小就在父亲的暴力阴影下长大,深知“输”的代价是何等沉重。
因此,每当与人发生冲突时,他都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全力以赴地去战斗,他的眼神中闪烁着狠辣与决绝,仿佛要将所有的愤怒和不满都倾泻在对手身上。
正是在这种特殊教育方式的长期熏陶之下,焦元楠逐渐形成了一种极为狠辣的战斗风格。
每当与人发生冲突并展开搏斗时,他总是全力以赴、毫无保留地下手,仿佛不把对方彻底击败誓不罢休一般。
也正因他的出手既快又狠,他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在左邻右舍之中声名远扬,并迅速成为了同龄人当中当之无愧的“小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