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的上海像被浸在水中的玻璃匣子,细密的雨丝将外滩的摩天大楼晕染成朦胧的水彩画。
林念握着咖啡杯的指尖有些发凉,看着雨水顺着咖啡店的落地窗蜿蜒成不规则的纹路,恍惚间又回到了三年前那个潮湿的夜晚。
“林姐,23号桌的客人要续杯拿铁。”
实习生小夏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
林念起身时,黑色职业套装的裙摆扫过木质地板,她下意识地摸了摸无名指上早己取下的素圈戒指,金属留下的淡淡压痕还在,像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吧台的咖啡机发出嗡鸣,蒸腾的热气模糊了她的镜片。
当她端着咖啡走向23号桌时,脚步突然顿住了。
坐在窗边的男人穿着深灰色西装,腕间的银色手表在昏暗的灯光下泛着冷光——那是顾沉舟,那个曾经说要用余生为她设计一座星空图书馆的男人。
顾沉舟抬头的瞬间,窗外的闪电照亮了他鬓角的几缕银丝。
“好久不见,林记者。”
他的声音比记忆中低沉了许多,却依然能轻易搅动她心底尘封的涟漪。
林念将咖啡杯轻轻放在桌上,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顾先生,真巧。”
“不巧。”
顾沉舟转动着咖啡杯,目光紧锁着她,“我听说这家店的栀子花拿铁是你调的。”
林念的手微微颤抖,这个细节让她想起了大学时光。
那时她总爱往咖啡里加栀子花糖浆,顾沉舟笑她是“把春天泡进了杯子里”。
就在这时,林念的手机震动起来。
是主编发来的消息:“明天上午十点,专访归国建筑师顾沉舟,这个机会难得,务必拿下。”
她看着手机屏幕,又看看眼前的男人,命运的齿轮似乎在这一刻重新开始转动。
“看来我们很快又要正式见面了。”
顾沉舟似乎看透了她的心思,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林念点点头,转身离开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轻轻的叹息,混着雨声,消散在空气中。
采访前的那个夜晚格外漫长。
林念翻出了尘封己久的相册,塑料封皮上落满了时光的尘埃。
照片里的顾沉舟穿着白衬衫,站在画室的落地窗前专注地画设计图,阳光为他的侧脸镀上一层金边;还有他们在外滩看夜景时的合影,顾沉舟搂着她的肩膀,嘴角是藏不住的笑意。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那时的顾沉舟是建筑系的天才学长,而她只是新闻系的小记者。
一次校园采访让他们相识,从此她的相机里多了许多关于他的画面,他的每一个专注的瞬间,都被她小心地定格。
“林念,做我女朋友吧。”
顾沉舟说这句话时,他们正在画室改方案。
深夜的画室只有台灯暖黄的光,他突然放下画笔,认真地看着她。
不等她回答,他又补充道:“我怕再不说,就来不及了。”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
顾沉舟毕业前夕收到了纽约顶尖建筑事务所的offer,那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
“和我一起去纽约吧。”
他捧着她的脸,眼中满是期待,“我己经联系好那边的学校,你可以继续读新闻。”
但林念无法放下生病的父母和正在上学的弟弟。
“对不起,沉舟。”
她别开脸,不敢看他瞬间黯淡下去的眼神,“我不能走。”
分手那天,上海下着小雨。
顾沉舟将戒指放在她手心:“等我回来。”
可这一等,就是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