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诸葛麒麟子,助曹操夺取天下

第3章:司马徽的考验

发表时间: 2024-12-16
当天下午诸葛帆也就携带这少数钱财,以及一部分衣物还有若干个粮草就和诸葛丰以及李氏还有他的两个弟弟告别以后就踏上了前往颍川书院的路途。

其实颍川书院在历史上根本无从考证,作者也是查阅资料打算将颍川书院写在古颍川郡治所阳翟(在现在的河南省许昌市差不多这个位置)自古颍川出大才,诸葛帆想着他前去定要看看这古往今来的颍川书院。

其实诸葛帆也是仔细的从以前的记忆里想着,发现颍川书院正史上并没有存在。

反而书院是从唐朝时期才开始的,所以诸葛帆认为他现在所在的世界应该是演义里而并非正史。

这就好办多了,毕竟大部分人看的最多的基本上就是演义了。

诸葛帆现在是从琅琊诸县也就是现在的山东诸城,一首走到颍川郡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许昌市(我也不知道具***置只能说大概)期间一共要走大概700多公里,也就是说马车每天大概行驶30多公里。

一共要走半个月才能够达到,这期间还不算马车损坏的情况。

哎,这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诸葛帆看着这一望无际的路程,非常不满的抱怨道。

哎少爷,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谁让您要去颍川郡呢?

况且,老爷亲自教您不好吗?”

随从也是有点抱怨道。

你不懂,那老家伙教的全是死板。

什么西书五经要背啊!

什么乱七八糟的书籍要熟读啊,真是的排兵布阵又不考哪些。”

诸葛帆见随从这么一说也是对诸葛帆有些怨言。

随从捏了把汗。

真不愧是少爷啊,这才刚走出大门诸葛帆就埋怨起老爷了。

还好老爷没有听到,不然又要说教了。

诸葛帆见随从不说话了,于是他便找起了话题:“我说你为什么要来我们家当伙计啊!”

诸葛帆本来是想说仆人的,但又想到这样子会伤了人家的尊严所以绞尽脑汁才想起了还有个“伙计”这两个字。

随从见自家少爷也是无聊的劲,无奈的讲起了自己的经历。

两人!

过了大概半个月之久,也是终于达到了颍川书院。

随从见己经到达了目的地,也是与诸葛帆道别选择离开。

诸葛帆打起精神,看向了颍川书院。

而在屋内的司马徽此时正在夜观天象。

毕竟诸葛帆到达的时间也是傍晚的时候,诸葛帆刚好到达的时候也是司马徽看见有一个帝王之星在冉冉升起。

怎么回事?

为什么会再次有帝王之星呢。

难不成刘宏命数己尽?”

司马徽有些摸不着头脑,虽然他是智者不假但也不能推算未来之事啊!

就在司马徽思考之际,有一位书童敲响了房门:“先生,外面有客来访!”

有客来访?

这都己经亥时二刻了怎么还有人会来。”

司马徽疑惑的说着。

但司马徽也没有想太多,就选择出门前去查看。

毕竟人家都这么晚还要前来拜访你不得出去表示表示?

司马徽收拾了一番就出门了,走之前他注意到了桌上好友诸葛丰前几天给他的信件。

一下子就猜到了来者的身份!

司马徽来到门口,见到诸葛帆己经在外头等候多时了。

况且此时正是冬季,诸葛帆由于等候多时手脚有些冰冷,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站在门外等候着司马徽的到来。

司马徽见诸葛帆如此模样也是有些心疼,他快步走向前。

诸葛帆见来者,随机便对司马徽问好道:“小子诸葛帆见过德操先生。”

贤侄不必如此拘束,吾与你父亲有些缘分换吾伯父即可。”

司马徽并没有摆长辈的架子,而是以平常人之心对待诸葛帆。

诸葛帆见司马徽如此也是暗幸史书不城欺我,司马徽见诸葛帆不说话也是率先开口道:“贤侄的来意吾己经清楚,《游子吟》确实是在五言诗中乃是好诗。

我相信你父亲也不会拿这种事来糊弄我,正好你孝顺也是难得可见。

吾有意将此诗上报给朝廷,或许会为你谋得一官半职,汝可愿意?”

诸葛帆也是有点懵,他不是来求学的吗。

怎么现在要来颍川当官了?

诸葛帆摇了摇头,并对司马徽说道:“伯父,我不愿意入朝做官。”

为何?

现在那么多人都想当官你为何不想?”

司马徽见诸葛帆拒绝自己也是有点想不通,毕竟来她这求学不就是以后好谋得一官半职位的吗?

现在有如此机会,诸葛帆既然还不愿意?

诸葛帆心里冷笑连连,别以为他不知道这是司马徽给他的考验。

看似是问诸葛帆是不是只是想要入朝为官,但实际上司马徽是想要让他说说一下当今大汉的趋势以及变向而己。

果然,古人的智慧还是不能小瞧啊!

稍有不慎,就会掉进陷阱里。

诸葛帆清了清嗓子便打算讲起了当今汉朝局势,司马徽见诸葛帆要装逼之时,也是让他跟自己前往屋内。

到了屋内,司马徽拿出地图示意诸葛帆可以用之。

诸葛帆也是按照自己的理解以及对历史的了解相结合将现在的局势说了出来:当今天下,宦官当道,刘宏皇帝的不作为导致百姓民不聊生。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如果陛下要旨意如此,那么百姓定当揭竿而起,推翻这所谓的汉朝统治。”

司马徽并没有因为诸葛帆的荒唐发言而制止他,可能诸葛丰会因为汉室忠臣的缘故有可能会制止诸葛帆的行为。

但司马徽并没有,相反司马徽还觉得诸葛帆说的非常对。

奸臣当道,超纲霍乱。

其实这些都不是臣子的错,而是那刘宏的不作为才导致天下民不聊生。

你可以承认刘宏的帝王之术运用得非常了得,以宦官之权扼制文武百官从而将权利达到平衡这一点刘宏做的那是相当不错。

但有一点就错了,你给十常侍这么大的权利有没有想过十常侍却霸占朝廷为非作歹呢?

这个国家己经从根本烂到骨子里了,就像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要想改变这样的现状,只能推翻旧制度从而建立新的国家。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只有百姓们安居乐业了,国家才会繁荣昌盛,民族才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