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剪刀传奇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01-30

在明末的安徽黟县会昌乡,有个叫张思家的手艺人,他整日与炉火、铁锤为伴,将一身精制剪刀的手艺练得炉火纯青,在当地开了一家“张大隆剪刀店”,虽日子平淡,却也靠着这门手艺养活了一家人。他的儿子张小泉,从小就对这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充满好奇,常常蹲在一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父亲打造剪刀。

彼时,天下大乱,战火纷飞。一日,一群乱兵冲进村子,烧杀抢掠,村子瞬间陷入一片火海。张思家带着妻儿仓皇出逃,一路颠沛流离,最终来到了杭州。在杭州的大井巷,他们暂时安顿了下来。看着一家人疲惫的面容,又想着祖传的手艺不能丢,张小泉决定重新开张剪刀铺。

1580年,杭州大井巷里,一家崭新的“张大隆剪刀铺”挂起了招牌。张小泉站在铺子前,望着人来人往的街道,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他继承了父亲的手艺,又在实践中不断琢磨改进。他发现杭州的水质独特,用来淬火能让剪刀更加锋利耐用。于是,他每日早早起身,去大井巷的那口大井打水,精心制作每一把剪刀。

当时,杭州城的丝绸生意十分兴隆,丝绸店老板林福贵正为找不到好剪刀裁剪丝绸而发愁。他听说大井巷新开了一家剪刀铺,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了张大隆。张小泉热情地接待了他,拿出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林福贵拿起剪刀,轻轻一剪,那丝绸竟如行云流水般被剪开,切口整齐光滑。林福贵大喜过望,当即决定买下几十把剪刀,并与张小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随着张大隆剪刀的口碑越来越好,慕名而来的顾客越来越多。崇祯元年,张小泉正式以自己的名字作为商标,“张小泉”剪刀的名号渐渐在杭州城传开。

时光流转,到了康熙二年,店铺的生意越发红火,但也引来了一些同行的嫉妒。有个叫王麻子的剪刀铺老板,为了打压张小泉,四处散布谣言,说张小泉的剪刀是徒有其表,中看不中用。一时间,顾客们都心生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