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日子也就这么过了,谁知,不上两月,这日晚饭后,姚夫人忽然叫了青杏过去,脸色淡淡地吩咐她,“把你东西收拾收拾,明天跟李婶子去柳府上吧。
也是你时运到了,柳姑娘身边缺了丫头,看上了你,从此你也算有了出头之日。
青杏心头一阵冰凉,浑浑噩噩地回了房,坐榻上半天没缓过神儿来,颇有些不知今夕何夕。
过了一会儿,她站起来开始收拾东西,其实她也没有什么东西,一些头绳头花,几件旧衣服。
因为没什么要买的倒也攒了几串钱,用自己做的包装着。
一个半大的包裹就装完了所有的东西。
到了刘府,首接成了冯二姑娘身边的二等丫环,在一个叫做春燕的大丫头手下做活,月利五百钱。
同她一样跟着春燕的是雪鸢,现在叫做鸢儿,看见青杏来了,照样爱理不理的,带着青杏下去安置的时候,只淡淡地嘱咐,“这里不同那边,多听多看少说。”
青杏知道好歹,暗想这人还真不能看表面,只一句话,就知道这人厚道,遂道:“多谢提醒,以后我还是叫你鸢儿姐姐吧。”
倒不是要巴结,鸢儿确实比青杏大上两岁。
“随你,这铺盖妆奁都是昨天领下的,这份没动的是你的,你自己归整好吧。
听说你的规矩是顶好的,估摸也不用我多嘴,待会儿同我一起伺候姑娘午饭吧。”
鸢儿仍旧淡淡的,该交代的交代完毕便不管她了,拿起自己的针线,坐自己铺上,做了起来。
也不知这‘听说’是听哪个说的,她还真想不出还有谁来,弄的青杏心里不太自在。
青杏麻利地归整好自己的东西铺盖,洗干净了手脸,又换上柳府发的下人衣裳,重新梳了头发,打量一番看没什么不妥,才跟着鸢儿上工去了。
青杏虽是二等的,下面还有若干粗使小丫头并几个婆子,但近身伺候的一些细活,还轮不到她和鸢儿,不过是在房里外间伺候,端个水递个东西,里面是大丫头春燕和春樱服侍二姑娘用饭洗漱。
别看冯府不大,主子们摆的谱儿倒是不小,单说这姑娘身边伺候的大小丫头就不少。
这鸢儿虽淡淡的,其实倒不是针对青杏,而是她一贯就那样儿,跟谁都不远不近的,不过若是有什么不明白想请教的,一般倒还不藏私,一时青杏倒是很愿意跟她多亲近些。
大丫头虽在耳房有屋子,却大都跟主子住正房,两人轮流值夜,包括青杏在内的西个小丫头,则住在靠院门的倒座房里,板壁间隔的大通铺,两人一间,青杏和鸢儿一间,春樱手下的珠儿和乔儿另一间。
每人除了妆奁被褥,还有一个箱子,放些衣裳零碎。
姑娘则是住在荷院,夫人住在芙蓉园。
这几天府里事情多,姑娘便不太出去走动,青杏新来的,更加老实。
眼看要到八月节,一时之间,月饼点心瓜果之类的每日里流水似的送进来,大多是各处亲友送来的,等到正日子,姑娘带着春燕春樱两个大丫头去了芙蓉园,同她母亲一起过节。
一时荷院就剩下一些无家可回的丫头婆子,大家凑成两桌,丫头们一桌,婆子们一桌,也算热闹热闹。
现今过节,一帮子小丫头里面,青杏倒是跟一个叫做萍儿的小丫头混的挺熟,萍儿还比青杏大上两岁,来府里两年多。
长的圆脸小眼睛,模样儿倒不出挑,性子却极活泼,爱说爱笑,常被指使去跑腿儿,勤快又伶俐。
因着青杏初来,姑娘屋里散了果子点心的,便常常给了外面的小丫头们,一来二去的,人缘倒是很好。
尤其这萍儿,每常喜欢找青杏说话,通过她,青杏倒是知道了不少府里的八卦。
就连鸢儿,很多事儿也未必有她知道的清楚,即便知道,也不会轻易告诉青杏就是了,其人除了差事,很不喜传闲话。
萍儿最是个伶俐有眼色的,一上桌,快手快脚把几碟子稀罕不常见的瓜果点心,放到她和青杏面前,招呼刚洗了手的青杏:“青杏姐姐你快些,再等会儿,好东西就让她们几个饿死鬼儿吃光了。”
其它几个小丫头不依,笑骂她:“就你会献勤儿,我们都是饿死鬼投胎来着,平时有了好吃的,也不见青杏姐姐动动,我们看倒是都进了你的嘴巴。
你现在又这样,该不是平时没吃够,现在又要找补找补吧,偏拿青杏姐姐做幌子!”
萍儿起身要打刚刚说她的丫头,被大家按住,一时笑闹个不停,青杏趁乱坐了下来,伸手动了动面前的碟子,招呼众人,“大家都吃吧,晚上我吃了饭,也不饿。”
一时大家说笑吃喝起来,虽都没什么亲人在身边,在一起嬉笑玩闹,倒也热闹。
晚间姑娘和鸢儿都没回来,只大丫头春燕回来在正房看屋子。
青杏一个人也无聊的很,看着空落落的屋子,心内不由的涌起几分寂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