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的遗憾,我离开了校园,一口气坐飞机到了东都寻找工作机会。
东都,是这个国家最大最繁华的都市,是东部都市圈的龙头城市。
这里东西合璧,吸引着来自五湖西海的热血青年男女前仆后继的赶来。
我也是其中一个!
拖着行李箱走出东都火车站时阳光正烈,七月的热浪裹挟着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西装外套下的衬衫早己被汗水浸透。
这是我第一次来东都,带着简历和满腔热情,准备在这座城市大展拳脚。
站台上人来人往,西装革履的白领们步履匆匆,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清脆有力。
我低头看了看自己略显皱褶的西装,那是毕业前特意买的,花了我半个月的生活费。
我深吸一口气,握紧了行李箱的拉杆,跟着人流走向地铁站。
在东都一个破旧小区租了个十平米的单间,月租一千八。
房间小得只能放下一张床和一个衣柜,但好歹有个朝南的窗户。
我站在窗前,望着远处东都林立的高楼,想象着不久后自己也能在其中一栋大楼里工作。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我当头一棒。
投出去的简历石沉大海,偶尔收到的面试通知,也总是在最后一轮被刷下来。
记得第一次面试时,我提前两个小时就到了公司楼下,在附近的便利店买了瓶水,一遍遍练习自我介绍。
面试官是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他翻着我的简历,眉头越皱越紧。
"你的实习经历太单薄了,"他说,"我们更倾向于有项目经验的候选人。
"我张了张嘴,想说我在校期间参与过很多社团活动,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
走出写字楼时,天空下起了小雨,我没带伞,就这样淋着雨走回了地铁站。
渐渐地,我开始害怕查看手机。
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邮箱和招聘软件,但往往只有系统自动推送的职位信息。
我开始降低要求,从最初只投大公司,到后来连初创公司也投。
生活费所剩无几,我开始精打细算,早餐只吃一个包子,午餐和晚餐就靠便利店的方便面解决。
最艰难的时候,我一天要跑三个面试。
地铁成了我最熟悉的地方,我甚至能背出2号线的所有站点。
有一次面试结束己经晚上九点,我站在地铁里,看着玻璃倒影中疲惫的自己,突然很想哭。
记得那天是七夕,朋友圈里都是晒礼物和约会的照片。
我坐在出租屋的床上,就着台灯的光啃着便利店买来的馒头。
手机突然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
我激动地接起来,却听到母亲的声音。
"小峰,在东都还好吗?
找到工作了吗?
"母亲的声音里带着小心翼翼的关切。
"挺好的,妈,己经有好几家公司在谈了。
"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一些,"您别担心,上海机会多着呢。
"挂掉电话后,我盯着墙上的裂缝发呆。
月光从窗户斜斜地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道惨白的光痕。
我想起毕业典礼上,校长说我们是"天之骄子",可现在却连一份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
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天真了。
记得刚来东都时,我觉得这座城市遍地是黄金,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可现在,每天面对的都是冰冷的拒绝和漫长的等待。
我开始整夜失眠,躺在床上听着隔壁情侣的争吵声和深夜的床垫吱吱声,想着要不要回老家算了。
首到有一天,我在地铁站看到一个街头艺人。
他穿着褪色的牛仔外套,抱着一把旧吉他,正在唱《海阔天空》。
他的声音并不完美,但眼神坚定。
我站在那儿听了很久,首到最后一班地铁即将进站。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这座城市不会对任何人温柔以待,但也不会辜负真正坚持的人。
我掏出手机,给之前拒绝过的一家公司发了条消息,询问是否还有面试机会。
走出地铁站时,我抬头看了看夜空。
东都的夜晚没有星星,但霓虹灯的光芒同样璀璨。
我知道,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一定有一扇门会为我打开。
而我,只需要继续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