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湿的空气里漂浮着陈年纸张的霉味,陆深的手指在书架上划出一道水痕。
这座三十年历史的图书馆正在雨季里缓慢腐朽,墙皮剥落处露出深褐色的霉斑,像极了尸检报告上那些溃烂的伤口。
他的皮鞋在地砖上敲出空洞的回响。
第三排书架尽头,那本《地方志辑录》果然还在老位置。
十年前他踮着脚才能勉强够到的位置,此刻只需抬手便能取下。
书脊上的烫金字已经褪色,翻开时却飘落一张泛黄的借书卡。
2013年6月17日。
陆笙。
借期三天。
墨迹在潮湿中晕染开来,最后一个笔画拖出颤抖的尾迹。
陆深感觉后颈的汗毛竖了起来,借阅日期正是妹妹失踪前夜。
借书卡背面用铅笔写着模糊的算式,像是某种坐标换算,角落里画着半个残缺的六芒星。
"陆警官也对地方志感兴趣?
"苍老的声音惊得他差点摔了书。
管理员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皱纹堆积的眼窝里泛着浑浊的光。
老人枯枝般的手指擦过书架上沿,指腹沾着暗红色碎屑,"这排书架总生书虱,得用朱砂粉驱虫。
"陆深盯着他指甲缝里的红痕,突然想起今早的尸检报告。
第三具尸体耳道里提取出的矿物成分,与镇东赤霞山的朱砂矿脉完全吻合。
法医实验室的日光灯管嗡嗡作响,江桐将三份尸检报告平铺在解剖台上。
这个总是扎着高马尾的姑娘此刻眉头紧锁,指尖点在受害者锁骨处的特写照片上:"皮下组织出现晶体化现象,这不是普通利器造成的创伤。
"陆深凑近看到那些闪烁着微光的棱状体,突然想起图书馆窗棂上凝结的雨珠。
江桐用镊子夹起密封袋里的红色晶体:"赤霞山朱砂矿的伴生物,俗称血晶,接触人体组织会产生类似强酸腐蚀的效果。
"解剖室骤然陷入黑暗,备用电源启动前的三秒间隙里,陆深听到金属器械坠地的脆响。
当惨白灯光重新亮起时,江桐的解剖刀正插在第三具尸体的咽喉处,刀柄上缠着浸透血污的绷带——那是今早才送来的新物证。
"教堂彩窗。
"江桐的声音有些发颤,她指向尸体右耳后方,暗红色纹路在冷光下显露出模糊轮廓。
陆深掏出手机调出早上拍摄的教堂废墟照片,破碎的玫瑰窗图案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