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殡仪奇遇记

第1章 死亡驱动力

发表时间: 2024-12-06
死亡驱动力(death instinct / death-drive)又被称为毁坏冲动、攻击本能或死本能;这是一种要摧毁秩序、回到前生命状态的冲动。

"死本能"按照弗洛伊德的学说主张,这种学说认为每个人的身上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动。

而大冲动起初是朝着我们自己本身而发的。

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死亡的本能设法要使个人走向死亡,因为那里才有真正的平静。

只有在死亡--这个最后的休息里,个人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

生命由无机物演化而成,人从黑暗、温暖而平静的***而来。

睡眠与死亡的境界与人所来自的地方条件相似,所以生命一旦开始,一种意欲返回无机状态的倾向随之而生,这就是死亡本能的来源。

平常所谓的攻击驱力,可以说就是死亡本能的衍生物,只不过只将毁灭的对象从自身转移到他人而己。

当指向外界的攻击驱力因受到障碍而无法满足时,便会转向攻击自己(例如***)以图自我毁灭。

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

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

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

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举些例子:你们有没有在看到绝美景色时候会产生一种可能会希望个体消失、消融在景色中的冲动?

在爱情关系中,情侣在***时达到了极度***体验,也会有种‘如果死在此刻就好了’的感觉?

又或是曾经有过从高处跳下的冲动么?

曾经想投身飞驰的车流么?

曾经不可遏抑地想到自己被溺死、被刀割的场面么?

虽然以上的种种都是冲动性质,你未必会实现这种冲动,不过以上的这些一刹那出现的念头种类,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的出现过。

而这些种种表现,其实都是你的死本能作祟。

死本能的向外体现表现为伤害人,这个通过以战争为最高形式表现出来,而对内的发展就是自残行为。

心理机制也是防御,是逃避和放弃的防御机制。

总的来说,死本能就是表现为毁灭,无论是自我的还是对外的。

我们本来就是虚无,最终也会归于虚无。

就像念头,本来就不存在,偶尔闪现一下,你就把这个偶然闪现的小东西当成宇宙真理了,就如同你把这个虚幻的世界过的无比真实。

“死亡”,只是你灵光一现的小小念头罢了,何必太执着于此。

尝试觉察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活在当下,开放地接受万事万物,你将不再恐惧任何事。

退一步说,即使你做不到活在当下,仍旧执着于把脑中神经细胞闪现的电信号——你的念头,视作宇宙真相,那么,以你有限的智慧,又怎么能揣测生死的奥秘?

你无从知道死亡之后会发生什么,又如何断定那是一个令人恐惧的归宿?

只是你的意识在作怪罢了——是意识不想消失而己。

你把意识当做了你,做了意识的奴隶。

你,由基本粒子组成的你,是万物,是你身处的宇宙。

你将和宇宙同生,永远都不会消失。

其实,我们又何曾存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