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凛冽的寒风如尖锐的刀刃,刮过赵宅的每一寸角落,发出“呜呜”的声响,似是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怨。
屋内,炭火在暖炉中明明灭灭,却难以驱散那深入骨髓的寒意。
赵端华坐在窗前,望着窗外那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心思却飘到了遥远的边境。
她的哥哥赵端阳,己在那冰天雪地中驻守了许久。
丫鬟樱桃轻手轻脚地走进来,手里捧着一件厚实的披风,轻轻披在赵端华的肩上,低声说道:“小姐,这寒冬腊月的,您可得注意保暖,莫要着凉了。”
赵端华微微点头,目光依然望向远方。
这时,红橘端着热茶进来,说道:“小姐,老爷和夫人在厅堂里,面色凝重,怕是又在为大少爷担忧了。”
赵端华起身,带着樱桃和红橘走向厅堂。
只见赵父赵母坐在椅上,赵父眉头紧皱,赵母则暗自垂泪。
“这寒冬,边境的战事不知如何,端阳那孩子,也不知是否有足够的衣物御寒。”
赵母哽咽着说道。
赵父长叹一声:“我赵家儿郎,守土卫国,自是职责所在。
只是为人父母,怎能不担心。”
赵端华走上前,轻声安慰道:“父亲,母亲,哥哥英勇无畏,定会平安无事。
待这寒冬过去,哥哥便能凯旋归来。”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愈发刺骨。
一日,赵府收到了边境传来的信件,赵父颤抖着双手打开信件,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赵母见状,险些昏厥过去,赵端华急忙扶住母亲,心中满是不安。
她不知道信中究竟写了什么,只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首窜心头,在这寒冷的冬日里,赵府被一层浓重的阴霾所笼罩,未来充满了未知与恐惧。
赵端华看着父母为哥哥的事情忧心如焚,心中暗暗下了决心。
待父母情绪稍缓,她走进厅堂,福了一福,说道:“父亲,母亲,女儿愿前往边关。
哥哥如今重伤,身边定需亲人照料,家中生意离不开父亲,母亲又需操持内务,唯有女儿前去最为合适。”
赵父赵母闻言,皆露出震惊与犹豫之色。
赵父率先开口:“端华,你一个女子,此去路途遥远,且冰雪覆盖,艰难险阻无数,为父怎放心得下。”
赵端华神色坚定:“父亲,女儿知道路途不易,但哥哥为了家国在边关浴血奋战,如今重伤,我若不去,于心何安?
樱桃与红橘会随我一同前往,樱桃与红橘都会些许功夫在身,路上她定会护好我的,我们会小心谨慎。”
樱桃在一旁也赶忙说道:“老爷,夫人,我和红橘定会拼死保护小姐,小姐心意己决,还请老爷夫人成全。”
赵母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心中虽有万般不舍与担忧,却也明白女儿的性子,思量片刻后说道:“端华,你此去定要千万小心。
赵端华点头称是。
随后几日,赵府上下都在为赵端华的边关之行忙碌。
赵母准备了许多御寒的衣物以及一些常用药材。
一切准备妥当。
赵端华带着樱桃,坐上了前往边关的马车。
马车缓缓驶离赵府,赵父赵母站在门口,望着远去的马车,眼中满是担忧与不舍。
路途之上,正如赵父所言,厚厚的积雪让马车行进缓慢,寒风透过车窗的缝隙吹进来,赵端华紧紧裹着披风,心中却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尽快赶到哥哥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