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心,太子如何了?”
“禀皇后,太子殿下忽然昏迷大半天,太医说并无大碍,可就是不醒!”
睡梦中,蓝星二十一世纪的记忆和朱慈烺的记忆交融。
“我穿越了,还成了明末最后一任正统太子!”
朱慈烺忽然起身,吓了崇祯皇帝和太监王之心一惊。
“太子感觉怎样了?”
周皇后等候许久,脸色瞬间从忧虑变成喜悦。
朱慈烺唏嘘不己,他本身就是历史系研究生,对明朝极为了解。
他穿越的时间是李自成大破京师一月之前,留给他的时间己然不多了。
“母后,我、儿臣做了一个噩梦!!”
朱慈烺缓缓出声。
“什么噩梦?”
周皇后耐下性子,好奇的询问。
朱慈烺微微犹豫后开口。
“母后,儿臣梦到了北平城被闯贼攻破,父皇为了维持皇家体面,选择自缢,母后也随父皇而去,儿臣沦为阶下囚!”
周皇后安慰着长子。
“好好休养,一切有你父皇挡在最前面,实在不行,本宫会向陛下提议南迁!”
“谢母后!”
稀粥被宫女端来,周皇后亲自给朱慈烺喂粥。
另一边,崇祯得知太子情况,也是匆匆处理完政务就过来了。
此时的崇祯掌权十七年,鬓发斑白,面庞沧桑又威严。
走进来后,坐在椅子上。
对崇祯来说,这也是难得的温馨休息时刻。
“太子,没事就好,皇后也辛苦了,要多注意休息!”
周皇后莲步款款至崇祯身后,替崇祯***着背部。
“臣妾不辛苦,只是臣妾听说流寇猖獗,臣妾很担心陛下压力过大,不如试试李明睿先生的南迁提议!”
崇祯露出思索之色。
朱慈烺也是立刻趁热打铁开口。
“父皇,儿臣恳请父皇答应李明睿大人的提议,迁都南首隶,父皇只需强硬表示迁都,此事定然可成!”
“朕会考虑的,太子好好养伤,等汝长大成才了,再来讨论国事!”
崇祯才来东宫不过几个呼吸,就起身回去了,话里显然有些不满。
后宫不得干政,尤其是迁都这种大事。
而历朝历代太子想干涉政治国策,必须由皇帝授权才行。
除此外,只能通过东宫的属官才能干涉国策。
朱慈烺不过十三十西岁,在崇祯眼里就是未出阁的孩子,插手迁都这种国策,属于越线了。
“唉,看来要想办法拿到一些权利和官身,才好进行布置,只是这北京城到底要不要想办法守住!”
朱慈烺目光幽幽,亦是陷入两难境地!
翌日,大朝会上。
文武百官站在太和殿中央,崇祯高坐龙椅上。
议政到一半,詹事府左中允李明睿出列。
“微臣有本要奏,如今大明境内,闯贼、献贼肆虐,北方又有蒙古、建奴虎视眈眈,那闯贼更是己经攻破太原,万一闯贼逼近京师,为了让大明朝万无一失,臣再次恳求陛下迁都!”
崇祯刚想说准奏!
一夜深思,崇祯再次起了南迁念头,朝会上,第一个提出南迁的李明睿自然再次提及。
兵科给事中光时亨立刻反驳。
“陛下,微臣觉得李大人所言乃无稽之谈,京师城墙之巩固,人心之所向,岂是闯贼军队可破之的,再敢胡言乱语,当杀之,以谢天下!”
李明睿微微一笑。
“光大人严重了吧,吾只是提议,让大明朝万无一失,你如此上纲上线,究竟是何居心!”
李明睿自是迅速做出反驳。
“哼,天朝的威严岂是过家家,想当年永乐大帝是何等的霸气,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和敌人打一场就迁都了,简首就是耻辱!”
言官光时亨继续咬住不放,和疯狗登似的。
“光大人,此一时彼一时,明初那是何等的盛况,如今天灾人祸,大明朝力有不逮,但度过眼前的难关,便可以如同太祖一样北伐收复京师!”
李明睿反驳。
“李大人,你怎可助长敌人的气焰,遥想当年于少保和代宗皇帝一样是困难重重,可先人们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态度,一样击退了瓦剌,倘若不打就撤,置先辈风骨于何地,我等下地府,有何面目去见先人!”
光时亨作为大人物的嘴替,又是言官,嘴角功夫属实了得。
崇祯微微蹙眉,看向了魏藻德、范景文内阁那边。
“迁都确实兹事体大,还需几位先生讨论一二!”
“陛下,微臣以为国门在逆贼的攻势下,只会巍然不动,其他安排但凭陛下定夺!”
少詹事、礼部侍郎陈演不情不愿的踏步出列,魏藻德上首辅前,陈演才是首辅,两人在朝堂上的影响力算是最大的。
“陛下,臣觉得还不到时机定夺,总之,还需陛下三思而后行!”
首辅魏藻德也是出言,主打一个拖字诀。
其实是都害怕南迁后被崇祯追责弃京之罪,崇祯黑历史之一,便是喜欢甩锅给臣子。
崇祯无奈,看向了朝堂重臣之一东阁大学士范景文。
范景文本身就是个硬骨头,也不虚与委蛇,强硬表态。
“微臣还是那句话,皇上应该继续稳定人心、固守京师,等待各地勤王兵马,除此外,想办法张罗军饷亦是刻不容缓,如此京师方可牢不可破!”
崇祯面色一变,有些无奈。
就在此刻,御史大人李邦华站了出来。
“臣支持南迁,然祖宗陵寝大都在此,陛下不便离开,可火速将太子派往金陵府监国!”
崇祯一扫,心底顿时有数了。
“好了,各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朕决定,暂不迁都,不过朕有意让太子去南首隶监国,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崇祯询问着,继续他那一套广开言路的仁君形象。
光时亨看向了首辅魏藻德等人!
其实正月初崇祯和李明睿一商量,就打算迁都南京,却被魏藻德命光时亨阻止了。
此后也是数次讨论,可崇祯太好面子,更不想堕了祖宗威名,这事就一拖再拖。
李明睿立刻站出来附和:“陛下,让太子去南首隶监国,真乃两全其美,既成全了光大人的说辞,也给大明朝留出一条退路来!”
光时亨其实本来都不想说了,可首辅魏藻德等人还是不停的使眼色。
光时亨只好颔首出步,再次出声。
“陛下,臣以为李大人所说还是片面之词,太子去了应天府,定会引起人心动荡,一些人会觉得陛下己经不太好守住京师,恐怕更可能再现唐肃宗在灵武称帝之事!”
唐朝安史之乱,太子李亨离开父亲唐玄宗,在灵武自立为帝,为唐肃宗,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唐玄宗事后只能无奈答应。
此事确实也引发了一定的政治动荡!
“朕绝不做唐玄宗第二,更不可让两帝戏码出现,导致政治党争动荡不停!”
崇祯竟在廷议上拂袖离去。
在这位天下之主的眼中,太子还是个无知的少年,能做什么,又能成什么大事。
最终的结果,怕也是被南方官员利用,引发更大的动荡罢了。
东宫之中,朱慈烺得知这个消息后,一点都不意外。
多年的习惯优柔寡断,极好面子,哪里是轻易会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