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过去,苏微雨在镇国公府中长到了十五岁。
在这深宅大院里,人际关系错综复杂。
国公夫人掌管中馈,手段严厉,但对不争不抢的柳姨娘还算宽和。
三位姨娘中,赵姨娘娘家富裕,生有一女;秦姨娘最得国公爷宠爱,育有一女,性情骄纵。
柳姨娘无子无女,也不得宠,靠着谨小慎微才能在府中立足。
清晨,汀兰院内,苏微雨坐在镜前。
她知道自己的容貌在这复杂的府邸中只会带来麻烦。
柳姨娘照例端来那碗深色药膏,身后跟着伺候微雨的丫鬟露珠。
她仔细地将药膏涂在苏微雨脸上,动作轻柔却坚定。
“一会儿去大厨房,”柳姨娘边涂边说,“若是遇到秦姨娘院里的人,记得避让些。
赵姨娘那边的人若是说话不中听,也别往心里去。”
苏微雨安静地点头。
这些年来,她早就摸清了府里的人情世故。
秦姨娘得宠,她院里的人行事也张扬;赵姨娘有钱,身边的丫鬟仆妇穿戴都比别的院子体面;只有她姨母,无宠无钱,在这府里处处都要谨慎。
“夫人那边昨日吩咐下来,说今日要查各院的用度。”
柳姨娘轻声补充,“你领了份例就回来,别在外头多停留。”
苏微雨明白姨母的担忧。
国公夫人虽然对柳姨娘还算宽容,但最见不得底下人行事不端。
她这样一个寄居的表小姐,若是惹出什么闲话,第一个受累的就是柳姨娘。
药膏涂好,镜中的容颜变得平淡无奇。
柳姨娘仔细端详后,这才放心:“露珠,去给表小姐拿那件素色斗篷。”
苏微雨站起身,任由露珠为她系好斗篷。
宽大的帽檐正好能遮掩她的面容。
她带着露珠走出汀兰院,刻意避开秦姨娘院子的方向。
一路上遇到几个其他院的丫鬟,她都低头快步走过。
那些丫鬟见她一副不起眼的模样,也懒得搭理,各自忙着手中的活计。
苏微雨带着露珠,低头沿着廊庑走向大厨房。
快到厨房院门时,迎面遇上了秦姨娘的女儿萧玉婷。
她穿着一身鲜艳的织锦裙袄,身后跟着两个丫鬟,正颐指气使地吩咐着什么。
萧玉婷一眼瞧见苏微雨,立刻撇撇嘴,脸上露出惯常的讥诮。
她挡住去路,目光在苏微雨身上扫了一圈。
“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汀兰院那个黑瘦黑瘦的表小姐。”
萧玉婷声音尖细,带着明显的嘲弄,“柳姨娘是短了你吃喝吗?
怎么养了这么多年,还是这副上不得台面的模样。”
露珠在一旁听了,忍不住想开口,被苏微雨用眼神轻轻制止。
苏微雨停下脚步,微微屈身行了个礼,声音平静无波:“表姐安好。”
她既不辩解,也不显露情绪,就像没听到那些刺耳的话一样。
萧玉婷最讨厌她这副样子。
她原本指望看到苏微雨羞愧或难堪的模样,哪怕是一丝恼怒也好,可对方永远是这样平静无波,让她觉得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无处着力。
“哼,整天低着头,畏畏缩缩的,看着就晦气。”
萧玉婷觉得无趣,又刺了一句,“赶紧领了你们那点寒酸份例走远点,别挡着我的路。”
“是,表姐。”
苏微雨应了一声,侧身让开道路,依旧没有抬头。
萧玉婷自觉没趣,狠狠瞪了她一眼,带着丫鬟趾高气扬地走了。
露珠这才小声嘟囔:“每次都这样,真是欺人太甚……”苏微雨轻轻摇头,示意她不要多言。
她早己习惯这样的场面,不争不辩,才是对自己和姨母最好的保护。
她整理了一下情绪,继续走向大厨房,仿佛刚才的插曲从未发生。
苏微雨带着露珠走进大厨房的院子。
几个正在忙碌的婆子瞥见她们,互相递了个眼色,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
一个管事的婆子慢悠悠地走过来,脸上没什么表情。
“柳姨娘院的来领份例了?”
她语气平淡,带着几分例行公事的敷衍。
苏微雨微微点头:“有劳嬷嬷了。”
那婆子转身去取东西,动作不紧不慢。
旁边一个年轻些的丫鬟轻笑一声,对同伴低语:“也就是柳姨娘性子好,什么人都往院里接……”云珠闻言瞪了那丫鬟一眼,却被苏微雨轻轻拉住。
婆子将一份份例递过来,比往常似乎又少了一些。
云珠忍不住开口:“嬷嬷,这米粮好像不够数……”婆子眼皮一抬:“府上近来用度紧,各院都是一样的。
柳姨娘院里就三个人,这些尽够了。”
苏微雨拉住还想争辩的云珠,轻声应道:“多谢嬷嬷。”
她接过份例,放进带来的食盒里,转身离开。
身后传来婆子不轻不重的声音:“一个寄居的表小姐,还真当自己是主子了……”回汀兰院的路上,遇到几个其他院的丫鬟。
她们见到苏微雨,只是随意地点点头,并没有像见到其他小姐那样恭敬行礼。
一个丫鬟甚至笑着对同伴说:“看,那个柳姨娘家的‘表小姐’又去领份例了。
整日灰头土脸的,怕是连件像样的衣裳都没有。”
苏微雨仿佛没有听见,继续低头走着。
露珠却气得眼眶发红,低声道:“小姐,她们也太……无妨。”
苏微雨轻声打断,“回去吧,姨母该等急了。”
这些年来,她早己习惯了这种轻慢与忽视。
在这深宅大院中,一个无依无靠的表小姐,原本就得不到多少尊重。
她能做的,只有默默承受,不给姨母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