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缝补遗憾【项羽篇】

第2章 放虎归山

发表时间: 2024-12-04
严小乐深吸一口气,决定先从项羽入手。

他快步走向项羽,脚下的土地因众人的走动而略显泥泞,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千钧之重。

恭敬地行礼后说道:“大王,刘邦此人野心勃勃,今若放其归去,必成大患。

其于沛县起兵以来,广纳贤才,笼络人心,关中之地己生归附之心,若不除之,恐日后与大王争天下者,非他人,乃刘邦也。

大王以勇武冠绝天下,当断则断,莫要因妇人之仁而失天下大势。”

项羽听后,微微皱眉,那浓密的眉毛好似两把纠结在一起的利剑,陷入沉思。

此时,刘邦那边也察觉到了严小乐的异常举动,心中暗惊。

张良在一旁轻声给刘邦出谋划策,刘邦点头会意,准备寻找机会脱身。

而严小乐仍在努力劝说项羽,他列举刘邦的种种不轨行径以及可能带来的威胁,试图激起项羽的杀心。

范增见项羽犹豫,焦急地喊道:“大王,此时不杀刘邦,更待何时!”

严小乐见状,趁热打铁地说:“范增先生所言极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大王的霸业在此一举,切不可被刘邦的假象所迷惑。”

然而,项羽内心却纠结于自己的名声与威望,他不愿被人诟病以不光明的手段对付对手。

就在他摇摆不定之时,刘邦突然起身,以如厕为由,想要逃离。

严小乐心急如焚,他试图阻拦刘邦,但被刘邦的护卫拦住。

他大声呼喊项羽:“大王,若让刘邦走脱,悔之晚矣!”

但项羽却只是沉默不语,眼睁睁看着刘邦渐渐远去。

严小乐望着刘邦离去的背影,又看向依然犹豫不决的项羽,心中满是无奈与悲哀。

他知道,自己虽努力尝试,却仍难以改变这历史的关键节点。

就在刘邦身影消失在营帐外的黑暗中时,整个世界突然剧烈震动起来。

原来,这是项羽的执念魂魄构筑的世界,随着放虎归山这一关键情节的再次上演,严小乐所在的世界根基受到冲击,开始出现了可怕的震动。

营帐的支柱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仿佛在痛苦地***,悬挂的饰物纷纷坠落,扬起一片尘土。

众人在慌乱中奔走呼喊,有的甚至摔倒在地。

严小乐努力在摇晃的地面上站稳,他能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力量正在撕扯着这个世界的秩序。

天空中原本明亮的星辰开始闪烁不定,随后如流星般纷纷陨落,拖着长长的尾焰划过夜空,似乎在为这即将改变的历史格局发出悲叹。

大地也出现了裂痕,幽冷的气息从中散发出来,仿佛是被封印的厄运即将破笼而出。

严小乐在这动荡的世界中努力保持镇定,他深知必须尽快找到稳定局势的方法,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环顾西周,试图从这混乱中寻得一丝线索。

此时,项羽也从惊愕中回过神来,他那原本霸气的面容上此刻满是懊悔与不甘。

严小乐快步走向项羽,大声说道:“大王,事己至此,我们仍有机会补救。

当务之急是集结兵力,趁刘邦尚未走远,全力追击,或许还能扭转乾坤。”

项羽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他立刻站起身来,大声喝令士兵们整军备战。

严小乐也主动请缨,与项羽一同率领大军朝着刘邦离去的方向疾驰而去。

然而,他们发现周围的环境愈发诡异,道路变得扭曲模糊,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迷宫之中。

士兵们的马匹也开始惊慌失措,嘶鸣不己。

严小乐意识到,这是世界崩塌带来的空间错乱,普通的行军路线己无法通行。

他闭上眼睛,集中精力,试图凭借自己对历史和空间法则的理解找到突破的方法。

片刻后,他睁开眼睛,指向一个看似荒芜的方向:“大王,从这边走,此乃时空乱流中的薄弱之处,可首通刘邦所在。”

项羽毫不犹豫地听从了严小乐的指引,带领士兵们向着那个方向奋勇前进。

当他们终于冲破重重障碍,眼前出现了刘邦一行人的身影。

刘邦等人察觉到后方的追兵,顿时脸色大变。

战斗瞬间爆发,喊杀声震彻云霄。

严小乐在战场上穿梭,他一方面协助项羽指挥作战,一方面寻找机会接近刘邦,试图亲手阻止他逃脱。

刘邦身边的护卫拼死抵抗,他们深知刘邦的生死关乎着整个天下的局势。

严小乐陷入了一场苦战,他虽奋力拼杀,但敌人却如潮水般涌来。

在关键时刻,项羽如战神降临,他的长枪所指之处,敌人纷纷倒下。

他大喝一声,冲破了刘邦的护卫防线,首逼刘邦本人。

严小乐见状,心中一喜,以为终于能够改写历史。

可就在项羽即将擒住刘邦之时,一道奇异的光芒突然从刘邦身上绽放开来,将他笼罩其中。

这光芒带着一股强大的力量,将项羽和周围的士兵纷纷震退。

严小乐瞪大了眼睛,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只见刘邦在光芒中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此乃天命所归,岂是你们所能改变。”

言罢,刘邦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光芒之中。

严小乐望着刘邦消失的地方,心中充满了绝望。

随着刘邦的离去,世界的震动愈发猛烈,天空开始塌陷,大地也在迅速下沉。

严小乐知道,他们彻底失败了,而这个由执念构筑的世界即将彻底毁灭。

就在世界崩塌的最后一刻,严小乐眼前一黑,失去了意识。

当他再次醒来,发现自己身处一片混沌之中,周围是无尽的黑暗和寂静。

他不知道自己是生是死,也不知道未来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但他心中对于改变命运的渴望却从未熄灭。

在这片混沌之中,严小乐的意识逐渐苏醒,往昔的经历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放映。

他满心不甘,挣扎着起身,试图探寻这黑暗中的出路。

突然,一阵悠扬的笛声如灵蛇般穿梭于寂静之中,严小乐不由自主地朝着笛声的方向前行。

不知走了多久,前方出现了一座散发着幽光的古老石门。

石门缓缓打开,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盘坐在石台上,周围云雾缭绕。

老者抬眼看向严小乐,目光中透着洞察一切的深邃:“年轻人,你因执念而来,却困于命运的枷锁。”

严小乐急忙向前,抱拳行礼道:“老者,我一心想要弥补历史遗憾,却屡屡受挫,还望您能指点迷津。”

老者微微点头,说道:“你可知,历史的轨迹犹如参天巨树,每一个事件皆为一根粗壮枝干,难以轻易弯折。

你之前的尝试虽勇,却未触及根源。”

严小乐若有所思,问道:“那何为根源?

我又该如何去做?”

老者手抚长须,缓缓说道:“根源在于人心与天道的微妙平衡。

项羽放走刘邦,看似偶然,实则是项羽的性格、刘邦的运数以及当时天下大势共同作用的结果。

你若想改变,需回溯至更早之时,从细微之处影响各方人物的心境与抉择。”

严小乐心中豁然开朗,急切地说道:“请老者相助,送我回溯时光。”

老者轻轻一挥衣袖,一道光芒将严小乐笼罩。

在那片混沌仿若迷雾般渐渐消散后,严小乐宛如一颗穿越时空的流星,成功地回溯到了岁月深处,降临于项羽尚处幼年的时期。

彼时,乃是公元前 232 年,地点是楚国下相那片充满古朴气息与蓬勃生机的土地。

阳光倾洒在宁静的村落,袅袅炊烟从错落有致的屋舍间缓缓升起,给大地蒙上了一层如诗如画的薄纱。

远处,青山连绵起伏,似是大地的守护者,而近处,溪流潺潺,清澈见底,水面上闪烁着细碎的金光,仿若流淌着的是岁月的华彩。

就在这片祥和之中,一个小小的身影在庭院中格外引人注目。

那便是年幼的项羽,他身形虽尚未长成,却己隐隐透着一股不凡的英气。

虎头虎脑的模样甚是可爱,双眸明亮而炽热,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仿佛对世间万物都怀着无尽的好奇与探索的渴望。

一头乌黑的头发略显凌乱,却也为他增添了几分不羁与灵动。

他身着一袭粗布短衣,虽材质普通,却难掩那股与生俱来的豪迈气概。

此时的他,正手持一根简易的木剑,在庭院中挥舞得虎虎生风。

那稚嫩却又充满力量的动作,仿佛在向世界宣告着他内心深处潜藏的壮志豪情。

他时而高高跃起,仿若要冲破云霄;时而快速旋转,似一阵旋风席卷而过。

口中还不时发出稚嫩却响亮的呼喊声,仿佛自己正置身于千军万马的战场之上,奋勇杀敌。

周围的仆人和孩童们纷纷围聚过来,眼中满是惊叹与钦佩。

严小乐静静地站在庭院的角落,凝视着这个小小的身影,心中既感慨又充满期待。

他深知,眼前这个天真无邪的孩童,将在未来的历史长河中掀起惊涛骇浪,而自己,即将成为改写他命运轨迹的关键之人。

他整了整自己略显沧桑的衣衫,迈着坚定的步伐,缓缓走向庭院中央,朝着项羽的方向前行。

微风轻轻拂过,吹动着他的衣袂,似是在为他即将开启的使命奏响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