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皇上刚登基,嫔妃多是皇帝还是王爷时就进了王府的,所以新皇的后宫并不算充盈,加上皇帝也不是重欲的性子,一月里召见妃嫔侍寝的的日子不过半数,端妃,淑妃应着门第家室高的原因,皇上偶尔会去探望,而丽嫔虽然家室门第仅算中等但皇帝却甚是喜欢,一月里能得五日的侍寝,所以行事也嚣张些。
皇帝和陈德福的对话三人只当没听见,待陈德福应声后,见皇帝心事重重的样子,端妃便开了话头。
“皇上且宽宽心,皇后娘娘福泽深厚,定会平安产子,为皇家开枝散叶的。”
端妃开了头淑妃二人也跟着说了些宽慰皇上的话。
端妃和淑妃自是清楚皇帝对她们的态度,因而在宽慰完皇帝后并未多言,而丽嫔到是开始说了些日常趣事,语气轻松,事情也描述的绘声绘色,皇帝心里似乎也因此松快了不少,端妃二人也不过偶尔附和一下皇帝的话。
这样时间倒也过的够快。
今日御花园里当差的人全都被扣下,押到了慎行司,杂乱的挤在一起,刑房里小喜子坐在椅子上看着受刑的太监,听着刑房里官吏的审问,漫不经心的把玩着手里的刀。
刑房和关押其他宫女太监的地方离得不远,受刑人的哀嚎可以清晰的传到其他人的耳中,其中不少人都己害怕的抱在一起哭泣,突然人群中发出一声尖叫。
“啊!
啊啊啊……!”
其他宫女太监们闻声便向那个太监看去,又纷纷挪了挪步子离那个太监远些。
只见那个太监瘫坐在地,用手捂着耳朵,拼命的摇头,小喜子远远瞥向他,见了他的疯状后抬步朝他走来。
那太监感受到有人靠近,哆哆嗦嗦的跪下,开始一边疯狂磕头一边喊道“都是奴才的错,都是奴才的错……奴才奴才不知啊……奴才不知要处理那处的石子啊,公公饶命,公公饶命,皇上饶命啊……!”
话未必小喜子便向行刑的人递了个眼神,示意把人带走拷问。
刽子手将人拖进了刑房,一脸难色的出来禀报道“公公,那太监昏了过去,但更严重的是那人似乎有些疯魔了……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手段,都要让他说出实情来。
大人,就算奴才等的起,坤宁宫里的皇上和皇后可等不起,你要清楚这可是谋害中宫和皇嗣的大罪,还不速速去拷问!”
小喜子厉声说道。
不久,坤宁宫里,小喜子向皇上禀报了实情,原来前些日子这太监便发现了那处松动的石子,向上禀报后内务府的人也没有安排他处理他便偷懒了,没管。
言罢皇帝扫了一眼端妃和淑妃二人,冷声说道“去查内务府是谁在管这件事,既然对自己的差事如此不上心,那便拖去辛者库做苦力吧,至于那个太监……杖毙!”。
“嗻,奴才遵旨。”
小喜子应声退下。
屋内顿时又默了几息,皇帝震怒,几人都不敢触皇帝的霉头,只安静的等着皇后生产。
终于在一个时辰之后产房里相继传出两道洪亮的啼哭声,端妃三人立即行礼恭贺皇上。
一会便见两个稳婆,一人抱着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孩子走进了东暖阁,面上透着犹豫。
结结巴巴的说道:“恭喜皇上皇后娘娘平安产子,恭喜皇上喜得贵子,只是……只是……只是什么只是,还不快说!”
皇帝愠怒的吼道。
“是……是皇后娘娘产下了一对双生子”言罢两个稳婆将婴儿的襁褓拉开了一角给皇帝看了一眼。
便退至一旁。
随即便见皇帝拿起桌上的茶杯狠狠摔在地上,众人齐齐下跪说道“请皇上息怒”。
皇帝收回手,又低头默了片刻,忽的站起身说道“今皇后诞育皇嫡长子,朕心甚慰。
德淑慎,克娴内则,诞育皇子有功,立即张贴告示,晓谕百姓,另外今值皇后诞育皇嫡子,家国同庆,天地洽和。
念及寰宇之内,或有黎庶因细故触法、或有官吏偶失检束、或有戍卒久羁刑所,皆非朕“宽仁育民”之本意。
为布德施恩、共沐庆典,兹特颁大赦之令,昭告天下。”
“另外坤宁宫除皇后身边的一等宫女倚春外其余人赏一年月钱,稳婆和太医各赐白银百两,另外倚春侍奉皇后不力,即刻杖毙!”
“诸位可记住了?”
说着冷冷环视着周围人。
“嫔妾/微臣/奴才谨遵圣旨!”
众人齐声应道。
“陈德福,摆驾,回乾清宫!”
随着皇帝的离开众人才堪堪回过神来,端妃三人对视一眼,眼中尽是对皇权的畏惧和皇帝决策的震惊,她们本以为不过是将其中一个孩子送至行宫由宫女太监养大,不计入皇家玉碟便是,可皇帝方才的一番话便是说明了在场的所有人如果敢透露任何消息给其他人只会同倚春一个下场,除了她们再不能有任何一人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二皇子……。
回到乾清宫后“陈德福,皇后醒来之前你去坤宁宫把孩子接过来吧。
对了,留下长子,把次子接过来照料一段时间后便把他送出宫去吧,记得准备赏赐的东西,皇后醒后送去坤宁宫”皇帝疲惫地按了按眉心略带倦意的说道。
“是,奴才遵旨好了,去备水吧,朕要沐浴休息了,朕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