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景息:“你在怕我?”程宁钰:“宁国皇后的位子怎么样?”楚迟:“真的就不能爱我一下吗?”花白榆“……”1.我是大洪的长公主,今年18,噢不对,是15我重生了,重生到三年前,一切还未开始的时候,父皇母后健在,皇弟也还活着,我,我也没有利剑穿心,我的国家也还在。
每每想到这,我都觉得胸口闷闷的,一箭穿心的疼痛仿佛并没有因为重生而消失。
重生回来也有几天了,因着落水的缘来故,这几天休养好之后便一步不停地赶去皇宫。
彼时母后正坐在坤宁宫主位上,下方是花舟河跪在地上,将手伸出,旁边是嬷嬷拿着戒尺抽打花舟河的手,“母后,我以后不会逃课的。”
小小的眼睛里蓄满了泪水。
许是见我来了,原本乖乖跪着的小孩一下子就跑到我身后。
嬷嬷收好戒尺,重新站回母后身边。
母后原本严厉的神情在看到我之后也温和起来:“你怎么来了,身体好利索了吗?”“好啦,已经好多了,让母后费心了。”
三步并两步走到皇后身边。
“母后,我撒着娇,”母后也受不住,问“怎么了?”“女儿落水后想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恳求母后收回成命,女儿不想嫁给傅望舒。”
2.傅望舒,大洪宰相,也是我的未婚夫。
同时也是,我灾难人生的开始。
前世,傅望舒勾结敌国质子发动叛乱,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我从雍容华贵的长公主变成了阶下囚。
或许是为了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众口,他娶了我,本就有婚约在身,倒也名正言顺,没人说什么,没人敢说什么。
我从公主府住进了宰相府三个月,却再也没有出去。
3.母后不解地看向我,“怎么就不嫁了呢?之前不是一直吵着要嫁给傅望舒吗?”“那些都是小时候的想法,儿臣现在长大了,现在只想陪在父皇母后身边,承欢膝下。”
“好啦,不喜欢了就不喜欢了,母后同你父皇说去。”
我还是有点怵父皇的,虽然他对我很好,但身为皇帝的威严还是让我有点害怕,不过,那是前世了……“我自己去和父皇说。”
而且,前世父皇就是死于慢性毒药,她要同父皇说,这一世的父皇一定会长命百岁!母后拉着我的手,“好好好,榆儿真是长大了,那你就自己同父皇说好了。”
我在这同母后聊了一会后就去前殿了,只是走之前花舟河一直拉着我的裙摆,可怜兮兮的看着我,仿佛就再说,救我!要是前世,我就不走了,只是现在,母后训斥他也是为了他好,身为太子,还是要多学,不可贪玩,不然将来如何是好,难道还要像前世一样被傅望舒挟天子以令诸侯吗?于是我,无视花舟河的求助,头也不转的就走了。
留下花舟河面对嬷嬷在风中凌乱。
4.前殿父皇还在殿中议事,我被郑公公拦在殿外。
“公公,都有谁在里面啊?”郑公公将我拉到一边,小声说,“公主啊,现在傅相就在里面,但是,你可别等人家一出来,你就跑到人面前去抱着人家不放手了。”
我喜欢傅望舒的形象也是深入人心。
“放心,我不会的。”
我同郑公公说,“那除了傅望舒,还有谁在里面吗?”“还有骠骑将军楚迟,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人。
不过,我的小公主,你就在这休息会,真的别抱着丞相不放手啊。”
……“我不会!”郑公公没有说什么,摆了摆拂尘,站直,看来是没信我。
不一会,殿中的大臣都出来了,当然也包括傅望舒和楚迟。
说起来,好像有很久都没见过楚迟了,上一次见他,还是在上一世。
也算是对我好的人。
5.楚迟,大洪骠骑将军,也是我的青梅竹马。
上世的楚迟在我14时便自请驻守边关,也不知道为什么,仿佛就是突然间的事。
一句话没说,一件物没留。
第一次有他的消息是我16岁及笄礼那天,他回来了,给我送了一个礼物,一个护身符,说是在边塞寺庙求的,边关的百姓说那里很灵,于是也给我求了一个。
他也没待上几天,说是邻国来犯,他要去镇守边关。
只是不知为何,我戴了几天就不见了,公主府翻了一遍又一遍都没找到,后面就放弃了。
后面,我住进宰相府三个月,没见过他,连大婚都没有来,要是来了,说不定,我就可以不结这婚了,不过,那时的我,满脸欣喜,因为嫁给心爱的人了。
只是,当时有多欣喜,最后就有多绝望。
前世最后一次见楚迟是在敌国皇宫,他救我于水火,只是,最后,我还是被利剑穿心。
6.再见楚迟仿若隔世,好像确实隔世了。
这一世,也就一年没见。
在郑公公的呼喊声中,我跑向了楚迟,不过,傅望舒也在旁边。
郑公公以为我要跑向傅望舒抱着他,不怪郑公公害怕。
“楚迟,好久不见啊。”
我欣喜的和他打招呼。
原本心情低落的楚迟心情突然变好,“公主,好久不见。”
我直接略过傅望舒,跟着楚迟往前走,当然也没看到傅望舒那可以杀人的眼神。
只是,我感觉后背发凉,像是忘记了什么事,对哦,我是来找父皇的。
“楚迟,抱歉啊,我们下次再聊。”
说完,我转身就往回走。
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我觉得傅望舒好像在笑,有点春风得意?我后背又有点发凉。
看来是落水还没好。
我一步一跳的走到前殿,丝毫没有公主的仪态,于是,我不辱使命的被父皇骂了。
有点怀念,好久没听到父皇教训我了。
“泰安,你是公主,你看你现在的样子,哪里还有公主的仪态?”泰安是我的封号,作为父皇的第一个孩子,我从出生时就有一个泰安的封号。
我出生前一天天降祥瑞,那一年风调雨顺,除去我喜欢傅望舒这一件事,百姓对我的评价还是很好的。
“我可是公主,谁敢对我评头论足。”
虽是这么说,但我还是摆放好仪态,做足架子。
父皇捏了捏头,“说吧,来找父皇什么事?”7.“恳请父皇收回赐婚圣旨,儿臣不想嫁给傅望舒了。”
我弯腰作揖,放低姿态。
“泰安,你可知一言九鼎天命难收?”“儿臣…知道。”
“那既如此,这件事就休要再说了。”
“可是父皇,他实非儿臣良配。”
“泰安!”父皇动怒了。
我不明白他为什么生气,照前,但凡我来口的事,父皇就没有不答应的。
“儿臣知道了,儿臣告退。”
我也很生气,没等父皇开口,匆匆告退。
我兴致缺缺的回到公主府,当然也不知道在我走后,父皇突然猛烈咳嗽然后吐血。
只是,公主府也不见得全好。
选址不好。
公主府旁边住的就是那个敌国来的质子。
前世,就是他将利剑***她的胸口。
现在看到他胸口又开始隐隐作痛,好在,公主府的下人见到我回来,还晕倒在门口,便让小厮扶我进去。
大夫也来了,诊脉,说,“公主是因为受到***致使晕倒的,还是要多多休息,注意远离***源。”
绿萝谢过大夫,并让人送大夫离开公主府。
8.程景息,敌国质子,当初宁国和洪国大战败北,送程景息来洪国当质子10年,距今己有9年。
我6岁时,程景息就来了,那时的我,嚣张跋扈,不可一世。
那时皇弟还没出生。
我既希望有人来陪我玩,又碍于我的身份没人可以陪我玩。
质子就是弃子,我身为公主,和他玩就是掉价,于是,没事时,我就喜欢欺负他。
程景息也知道异国他乡,没人可以帮助他,他也任由我欺负,后来又多了一个楚迟。
于是变成了两个人欺负一个人。
一年后,10年之期已满,程景息也踏上了回宁国的路上。
那日,是我和傅望舒的大婚之日。
后来,我被送去宁国皇宫,最后死在程景息的剑下。
一命呜呼。
难怪他一见我就恨意满满,恨不得杀了我,也终如他所愿,杀死了我。
9.大夫离开公主府后,转身就进了旁边的府邸,也就是程景息的府邸。
程景息看了眼大夫,“怎么样了?”“受到***晕倒了。”
程景息听到回答,不由得笑出声,“受到***?她什么时候这么脆弱了?”“你先下去吧。”
“是”母后也听说了这件事,不知从哪得来的结论说,我是被父皇***,然后晕倒在公主府门口。
于是找父皇理论,说了很多大抵就是说,“你就泰安这么一个女儿,她想嫁谁就嫁谁,不想嫁就不嫁,你还要强迫她不成?”这赐婚圣旨原本是谁求来的是一点都不说。
父皇不敢顶嘴,因为他说一句,母后能说十句,还可以不让他进坤宁宫的大门。
有时是真的羡慕父皇母后的爱情,不论前世今生。
前世,她选的如意郎君,杀了自己的父母,要挟自己的弟弟,还将她送入宁国。
这一世,她不会再和他一起。
因着这件事,我和傅望舒的赐婚就这么无心插柳的解除了。
还是要母后出马,一个顶两。
10.傅望舒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气的摔了手中的杯子。
吓得旁边宣读圣旨的宦官一动不敢动,郑公公让那个小宦官退下,“还望丞相多注意身体,咱家就先回去了。”
傅望舒没有用,还是旁边的侍卫送的郑公公一行人。
侍卫从身上掏出一些银两给郑公公等人,“还望公公多多海涵。”
其他人收了钱也没说什么,只是郑公公,不管给多少钱都收买不了,给钱也只是走个样子。
郑公公也乐意收。
傅望舒蹲下身,一片一片捡起地上的瓷器碎片,眼神阴鸷,手中的碎片刺伤自己的手都没感觉。
楚迟还没走,也知道了这件事。
他倒是乐的开心。
原本他去驻边守关也是因为见不得自己心上人一直在自己面前说别的男人的好话,于是眼不见为净的自己离开京城,去边境。
今年回来述职刚好他们解除婚约了,或许,他能够趁虚而入。
只是,他在京城,那边关怎么办,宁国还在蠢蠢欲动,随时都要发动战争。
程景息倒是没什么感觉,毕竟,谁都有可能得到花白榆,不管是那个傅望舒,还是楚迟,他们都比自己身份好。
只要洪国还在,只要她还是公主,只要他还是质子,那没人会选他。
一如当初的宁国一样!11.我很快就醒来了,醒来后就看到绿萝在我床头哭,哭的那叫一个伤心。
“呜呜呜,公主,陛下怎么就解除婚约了呢?这让公主你怎么办啊,您要是醒了,我该怎么说啊。
那公主不得伤心死,又要晕过去的?”“父皇真的解除我和傅望舒的婚约了?”绿萝的抽噎声停住,“公…公主?你醒啦。”
“没有没有,绿萝刚才都是乱说的,公主你别晕啊。”
绿萝连忙摆手,可惜我已经知道了。
父皇解除了我与傅望舒的婚约,还真是阴差阳错,达成了这么一件事。
“笨绿萝,我可不会晕,本宫已经不喜欢傅望舒了。”
“公主。”
绿萝怔怔地看着我,仿佛不相信我说的话,“你就别骗我了。”
“陛下真的没有解除婚约,绿萝刚才说的话都是为了***公主醒过来。”
我前世到底有多喜欢傅望舒啊,身边人都是这么想的。
“绿萝,你相信我,我真的不喜欢傅望舒。
父皇解除婚约,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会晕倒啊。”
绿萝终于相信了我的话。
12.几天后就是中秋节了。
皇宫里摆了中秋夜宴。
傅望舒,楚迟,程景息还有其他的大臣都在受邀行列。
当然也包括他们的女眷。
父皇和母后端坐在正位上,下方是妃嫔和公主皇子,再下方就是王公大臣及家属女眷。
等父皇说完,就可以开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