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诚,下午开会前,记得把团队的KPI数据整理好,另外,我刚收到通知,季度考核标准又有调整,你也留意一下。”
财务部门的同事甩过一份表格,语气冷淡得像是机器人。
张诚翻了翻那份表格,眼皮不由得跳了一下。
“提高40%的转化率目标?”
他喃喃念着,眉头皱了起来。
这简首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没人会关心目标是否合理,公司只在乎有没有人能实现它,而最终承担后果的,总是那些被压榨到底层的人。
“变相降薪的套路”张诚的心情刚刚平复,手机震了一下,一条来自人事的消息弹了出来:“请注意,您的交通补贴将从本月起调整,具体以实际报销为准。”
他眉头一跳,点开附件细看,才发现以前的固定补贴取消了,改成了“有条件核报”,还需要提交复杂的审批流程。
而这一变化,几乎宣告着补贴会变成一笔“隐形收入损失”。
张诚沉了沉气,转头向小王低声问道:“你看邮件了吗?
补贴的事,你也被扣了吗?”
小王抬起头,脸色有些复杂:“别问了,我早就习惯了。
去年餐补不是也改了吗?
你还没看透吗,公司现在就是一步步在切我们这些底层员工的‘肉’。”
张诚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绩效考核的绞刑架”更让他头疼的是,新的绩效考核标准比以前更苛刻了。
以往只需提交三份客户反馈表,现在却要求每周进行面谈,还要附上详细的会议记录和行动计划。
而这些都不是原本的工作职责范围。
“张诚,你的客户满意度分数最近有点低,公司可能会对你特别观察一段时间。”
陈军冷不丁在会议中抛出这句话,语气听似漫不经心,却让整个部门的视线全都落到了张诚身上。
“明明是系统评分的问题!”
张诚想开口解释,却对上了陈军意味深长的目光。
最终,他只能咬紧牙关,忍住了满腔的不甘。
“同事关系的逐渐疏离”张诚从会议室出来,发现小王正和林强低声说着什么。
他走过去想打个招呼,但两人看到他时,明显停顿了一下。
“聊什么呢?”
张诚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平静。
“哦,没什么,随便说说最近的客户。”
小王笑了笑,却迅速转移了话题。
张诚愣在原地,心里一阵发凉。
他明白,随着公司氛围变得越来越压抑,每个人都变成了冷漠的“保命者”。
他们在隐约察觉到张诚被针对后,选择了与他保持距离。
茶水间、食堂、会议室……无论在哪里,他都能感受到那些避开的目光,和刻意保持的沉默。
“难度升级的工作”更让他崩溃的是,手头上的工作量在短短两周内翻了两倍:本来负责两组客户的他,现在被要求接管三组,并且负责协助数据分析工作,而这项任务原本是财务部门的职责。
“张诚,这些都是临时安排,公司相信你的能力能完成。”
陈军在分配任务时,用一副“我很看好你”的语气包装着不合理的要求。
而张诚连拒绝的余地都没有。
压抑之下的反思深夜的办公室里,张诚靠在椅子上,盯着屏幕上的报表,脑子里一片空白。
五年来,他努力工作,牺牲了几乎所有私人时间,甚至在叶萍的冷言冷语下咬牙坚持。
他以为只要够努力,就能换来认可和回报。
可事实却是,他的努力只让公司有了更多理由压榨他,而他自己,成了一个可替代的齿轮。
深夜的办公室里,张诚靠在椅子上,眼睛己经无法聚焦屏幕上的文字。
他的手在键盘上停顿了许久,脑子里像是被塞满了混乱的念头,却怎么也理不清头绪。
“这些年,我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盯着眼前那堆数据报表,突然觉得无比陌生。
五年来,他为公司拼命,为了每一个目标奋不顾身。
可到头来,得到的却是步步紧逼、无尽的挑剔和不断加码的任务。
“难道真的是我哪里不够好?
还是,他们早就不需要我了?”
这个念头像阴影般挥之不去。
他想找人聊聊,却发现,曾经愿意和他说心里话的同事都己经疏远了。
即便在家里,叶萍也只会用一副疲惫不耐的语气抱怨他的“没用”。
张诚的喉咙一阵发紧。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己经没有了任何可以依靠的地方。
他所能做的,就是一遍遍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或许会好起来。”
可这一次,他连这种自我安慰,都有些说服不了自己了。
疲倦与孤独如潮水一般涌来,张诚闭上了眼睛,任由黑暗吞噬他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