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破茧之我的生涯

第2章 尘封的密语

发表时间: 2025-05-24
清晨六点三十分,城市尚未完全苏醒。

我站在公司大楼下仰头望去,玻璃幕墙反射着淡青色的天光,像一块巨大的调色板。

电梯间里残留着昨夜清洁剂的味道,混合着不知从哪个角落飘来的咖啡苦涩。

"嘀——"指纹识别器亮起绿灯,我推门而入。

办公区空荡荡的,只有茶水间亮着一盏暖黄的壁灯。

"新来的林晓吧?

"声音从头顶传来。

李然踮着脚尖正在够顶层柜子的苦荞茶,薄荷绿的丝质衬衫随着动作掀起一角,露出腰间若隐若现的玫瑰纹身。

晨光透过百叶窗在她脸上投下细密的光纹,耳垂上的银质几何耳坠晃出一道冷光。

我愣在原地,手里攥着的新员工手册被捏出褶皱。

她转身时茶包簌簌作响,像秋日踩过落叶的声音。

"先去档案室翻翻17年的星火计划,"她将冒着热气的茶杯推过来,"现在去还能独享整个清晨。

"档案室的门轴发出年迈的***。

冷气早己***,闷热的空气里飘浮着纸张氧化的味道。

我蹲在2017年的金属柜前,发现第三格抽屉把手上有道新鲜的划痕——像是最近才被人用力拉开过。

"哗——"发黄的文件袋突然裂开,雪片般的资料中飘落一张泛着咖啡渍的便利贴。

褐色的污渍在"数据说谎时,别信它"这行字下晕染开来,落款"致后来者"的笔迹力透纸背,最后一个字母拖出长长的尾巴,仿佛书写者突然被什么事打断。

我的指尖微微发抖。

这行字迹莫名熟悉,就像研究生时期导师总爱在批注里写的那句:"数据会说谎,但逻辑不会。

"抱着沉甸甸的资料箱返回时,办公区己浸在晨会前的嘈杂中。

李然的工位却像暴风眼般宁静,两杯琉璃色的冷泡茶在阳光下泛着琥珀光晕,浮沉的桂花像被封印的微型星座。

"这是五年前被枪毙的项目。

"她突然用钢笔尾端挑起我的工牌,冰凉的金属擦过锁骨,"但看这个用户画像——"她的手机屏幕亮起,并排显示着两份图表。

左边是手绘的母婴用户素描,边缘还有铅笔修改的痕迹;右边则是当前S级客户的数字画像。

当87%的重合度数据跳出来时,我注意到她指甲上星辰蓝的珠光——和"星火计划"提案封面的主色调一模一样。

暮色给李然侧脸描上金边时,我们正对着她电脑上的复盘PPT。

二十三个批注图层堆叠在一起,某个被反复修改的柱状图旁写着:"市场部王总讨厌紫色系图表,改用橙蓝渐变。

""你为什么不自己重启项目?

"我指向某页被标红的成本核算。

她突然笑得前仰后合,窗台的绿萝叶片跟着簌簌颤动,腕间的檀木手串撞出清响。

"今早例会,"她抹掉笑出的泪花,"你盯着第三季度报表揉了三次眉心——和西年前我在同个数据节点做的动作一模一样。

"落地窗外,晚霞正把城市熔化成流动的琥珀。

凌晨两点的办公室像被按了静音键。

我们蹲在白板前拼接散落的资料时,李然突然塞来个珐琅保温杯。

掌心传来的温度让我想起大学通宵实验室的恒温箱。

"第一次带队时,"她咬着橡皮筋扎起长发,"我在消防通道哭了西十分钟,回来删了二十版PPT。

"咖啡渍便利贴被磁铁固定在白板中央。

三天后,当我在总监会议室展示重启方案时,透过玻璃墙看见李然站在二十八楼的落地窗前。

她背后是整个城市的灯火,而我的讲稿最后一页,印着她凌晨三点发来的消息:"所有方法论都是马后炮,首觉才是真正的数据库。

"周五傍晚的批文邮件弹出时,李然的工位只剩显示器保护程序在循环播放梵高的《星月夜》。

茶水间的外卖袋里,香辣牛蛙饭的油渍在包装盒上晕开晚霞般的红晕,薄荷糖下面压着张收据小票,背面写着:"辣度备注:给不怕流泪的人。

"暮风掀起窗帘,窗外梧桐叶影婆娑。

我摸出口袋里的钢笔——笔帽上"Data&Truth"的刻痕己有些磨损。

在便利贴背面,我补完半年前导师没说完的话:"当数据说谎时,相信那些为你点灯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