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连载
热门小说推《金上陵》是行止9567创作的一部言情小讲述的是布坊苏晚之间爱恨纠缠的故小说精彩部分:苏晚在一阵颠簸中睁开鼻腔里满是霉味与尘土混合的气身下是硬邦邦的木板身上盖着件打满补丁的粗布短车外传来赶车人的吆喝夹杂着骡马的嘶鸣——这不是她的公更不是她刚签下百万订单的会议“醒了?醒了就赶紧下别耽误刘管事验”一个粗哑的声音响苏晚被人粗鲁地拽下踉跄着站稳才看清眼前的场景:灰扑扑的街巷尽立着一座挂着“福顺布坊”牌匾的院门口围了十几个和她一样穿着破...
主角:布坊,苏晚 更新:2025-09-29 09:46:41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苏晚在一阵颠簸中睁开眼,鼻腔里满是霉味与尘土混合的气息。身下是硬邦邦的木板车,
身上盖着件打满补丁的粗布短褐,车外传来赶车人的吆喝声,
夹杂着骡马的嘶鸣——这不是她的公寓,更不是她刚签下百万订单的会议室。“醒了?
醒了就赶紧下来,别耽误刘管事验人。”一个粗哑的声音响起,苏晚被人粗鲁地拽下车,
踉跄着站稳时,才看清眼前的场景:灰扑扑的街巷尽头,
立着一座挂着“福顺布坊”牌匾的院子,门口围了十几个和她一样穿着破烂、面色蜡黄的人,
显然都是被“卖”来的。穿越?苏晚的脑子飞速运转。
她记得自己为了赶一个非遗纺织品的推广方案,连续熬了三天,
最后在签合同的瞬间眼前一黑——再睁眼,就成了这个不知哪个朝代的“流民”,
还被人贩子转卖给了布坊。“都排好队!手脚利索的跟我去染坊,眼神亮的去库房对账,
剩下的……”管事刘婆子叉着腰扫视人群,目光落在苏晚身上时顿了顿,“你,
看着倒不像干粗活的,跟我去账房打下手吧,要是算错一笔账,有你好受的!
”苏晚心里一松。算账?这可是她的老本行。作为现代电商运营,
她最擅长的就是用数据说话,别说是古代的流水账,就算是复杂的成本核算,
对她来说也是小菜一碟。跟着刘婆子进了账房,一股油墨味扑面而来。
桌上堆着厚厚一摞账本,墨迹晕染,字迹潦草,角落里还放着一个算盘,珠子上蒙着层灰。
刘婆子把一本账册扔到苏晚面前:“先把上个月的染坊支出核一遍,日落前算不出来,
就去后院劈柴!”苏晚翻开账册,眉头瞬间皱起。这里的记账方式极其原始,
只记了“某日买苏木五斤,银三钱”“某日雇染工两人,银五钱”,既没有分类统计,
也没有成本归集,甚至连“苏木用在哪个批次的布匹”都没标注——这样记账,
难怪布坊看起来死气沉沉,怕是连哪笔生意赚了、哪笔亏了都搞不清楚。她没有急着动笔,
而是先找出染坊的出入库记录,又去库房核对了现存的染料和布匹。来回跑了三趟,
才把上个月的业务流程摸透:福顺布坊主要做本地小商贩的生意,
染布用的染料多从外地购进,最近三个月因为苏木涨价,染布成本涨了两成,可售价却没涨,
导致利润越来越薄,甚至有两笔订单是亏本的。“刘管事,这是上个月的成本核算表。
”日落时分,苏晚把一张重新整理的账册递过去,上面用她画的简易表格,
清晰标注了“染料成本”“人工成本”“布匹损耗”“各订单利润”,
甚至用红笔圈出了两个亏本的订单,“您看,这两笔订单用的是最贵的茜草染,
可卖给商贩的价格却和普通染料的布匹一样,要是一直这么卖,布坊不出三个月就得亏空。
”刘婆子接过账册,起初还带着怀疑,可越看眼睛越亮。她在布坊干了五年,
一直觉得账算得糊涂,可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如今被苏晚这么一整理,所有问题都一目了然。
她抬头看向苏晚,语气缓和了不少:“你……你以前是做什么的?
”“在家时帮着父亲管过杂货铺,略懂些记账的法子。”苏晚半真半假地答道,
她知道在古代,女子抛头露面经商是大忌,必须藏好自己的“现代身份”。刘婆子点点头,
把账册收好:“你这脑子确实好用,往后就留在账房吧,月钱给你加两百文。”两百文,
在这个时代够买十斤米,足够苏晚暂时站稳脚跟。她谢过刘婆子,
回到自己的住处——一间挤了四个姑娘的通铺。夜里,其他姑娘都睡着了,
苏晚却在心里盘算:只靠记账肯定不行,她得找机会把现代的商业逻辑用起来,
先帮布坊盈利,再为自己攒下第一桶金,毕竟,只有掌握了主动权,
才能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活下去。接下来的半个月,苏晚一边熟悉布坊的业务,一边悄悄观察。
她发现布坊的问题远不止记账混乱:染料采购只从一家供货商手里买,
对方说涨价就涨价;染出的布匹颜色单一,只有青、红、褐三种,
吸引不了高端客户;更重要的是,布坊只做本地小商贩的生意,没有固定的大客户,
订单时好时坏。这天,刘婆子拿着一张订单愁眉苦脸:“城南的张记布庄要订五十匹红布,
可咱们的苏木刚好用完,供货商说要等十天才能到货,这要是误了工期,得赔不少违约金。
”苏晚心里一动。她之前在库房见过一种叫“红花”的植物,晒干后也能染出红色,
而且价格比苏木便宜三成,只是颜色稍浅,布坊的老染工嫌“不上档次”,
一直没用来染正经订单。“刘管事,我有个法子能解决染料的问题。”苏晚上前一步,
“库房里的红花要是能用,咱们不仅能按时交货,还能省下不少成本。至于颜色浅的问题,
咱们可以在布的边缘绣上简单的花纹,既能遮住颜色差异,还能让布匹看起来更精致,
说不定张记还会愿意多付些钱。”刘婆子犹豫了:“红花染的布,张记能要吗?
”“咱们可以先染一匹样品送过去,让张记的掌柜看看。要是他不满意,咱们再想别的办法,
总比坐等着违约强。”苏晚的语气很笃定,她知道现代营销里“差异化包装”的重要性,
古代的客户也一样,只要能让产品看起来“物超所值”,就不怕没人要。刘婆子被说动了,
立刻让人按照苏晚的办法染了一匹样品。苏晚还特意找绣娘,
在布的边角绣了几簇简单的缠枝莲,用的是和布色相近的浅红丝线,
不仔细看根本察觉不到颜色差异,反而显得格外雅致。第二天,样品送到张记布庄,
掌柜的一看就喜欢上了:“这布比之前的更显精致,就按这个标准做,
每匹布我多给你们五文钱!”订单顺利完成,布坊不仅没违约,还多赚了二百五十文。
刘婆子对苏晚彻底服了,连布坊的东家林掌柜都特意来账房见她:“苏姑娘年纪轻轻,
倒是有经商的头脑,要是有什么想法,尽管提出来,布坊不会亏待你。
”苏晚趁机提出了自己的计划:“林掌柜,
我觉得咱们布坊可以分两条线走:一条线做普通布匹,供应给小商贩,
保证基本利润;另一条线做精品布,用更好的染料,加上刺绣、印花,
卖给城里的绸缎庄和大户人家,这样利润能翻一倍。另外,染料采购也不能只靠一家,
咱们可以联系周边的农户,让他们种红花、苏木,咱们按市场价收购,既能保证货源,
还能压低成本。”林掌柜听完,眼睛都亮了。他经营布坊多年,一直想扩大规模,
可就是没找到突破口,苏晚的话正好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他当即拍板:“就按你说的办!
精品布的事交给你负责,需要什么人手、物资,尽管跟刘婆子要。”得到林掌柜的支持,
苏晚立刻行动起来。她先去周边的村子考察,和村长谈妥了收购协议:布坊提供种子,
农户负责种植,收获后布坊按高于市场价一成的价格收购。
农户们本来就愁种出来的作物卖不上价,一听有这样的好事,纷纷答应下来,
很快就签订了几十份种植合同。接着,苏晚又改良了染布的工艺。
她记得现代有一种“媒染剂”的用法,用明矾、醋等常见的东西,
能让染出的颜色更鲜艳、更耐洗。她在小锅里反复试验,
终于找到了适合古代染料的媒染比例,染出的红色比之前用纯苏木染的还要鲜亮,
而且水洗后不会掉色。精品布的样品做出来后,苏晚没有直接卖给绸缎庄,
而是先在布坊门口摆了个摊子,挂出样品,旁边放着普通布匹做对比,
还特意写了块牌子:“精品绣边布,耐洗不掉色,买一匹送绣花帕一块。
”这是她在现代常用的“体验营销”和“捆绑销售”。古代人买布只看颜色和质地,
很少有“售后服务”的概念,苏晚的做法一下子吸引了不少人围观。有个夫人买了一匹红布,
回去洗了之后发现真的不掉色,还特意带了几个朋友来买,短短几天,
精品布就卖出了十几匹,利润比普通布高出一倍还多。
就在苏晚以为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时,麻烦却找上门了。这天,布坊刚开门,
就来了几个凶神恶煞的人,为首的是个满脸横肉的汉子,
进门就把一张传票拍在桌上:“你们布坊私自在城外占田种染料,违反了朝廷的‘农桑令’,
跟我们去府衙走一趟!”苏晚心里一沉。她让农户种染料的事,都是按正常流程来的,
怎么会违反“农桑令”?她定了定神,上前一步:“这位差大哥,
我们只是和农户签订了收购协议,并没有占田,何来违反农桑令一说?还请差大哥出示公文,
也好让我们明白哪里错了。”那汉子没想到一个小姑娘敢跟他叫板,
脸色一沉:“你算什么东西?也配看公文?再啰嗦,连你一起抓!”就在这时,
一个温润的声音从门口传来:“王差役,凡事讲究证据,你既说布坊违法,
为何不敢出示公文?”苏晚转头看去,只见门口站着个身穿青布长衫的男子,面容清俊,
手里拿着一把折扇,气质温文尔雅,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场。王差役看到男子,
脸色瞬间变了:“顾……顾先生,您怎么来了?”“我路过这里,
正好看到你在为难布坊的人。”顾衍走进来,目光落在桌上的传票上,随手拿起来看了一眼,
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传票上的印章是假的,府衙的公文印章不会用这种劣质朱砂,
你胆子不小,竟敢伪造公文敲诈勒索。”王差役的脸瞬间惨白,
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顾先生饶命!是小人一时糊涂,受了别人的指使,
求您高抬贵手……”“受谁指使?”顾衍的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一股压迫感。
王差役哆哆嗦嗦地说:“是……是城西的裕丰布坊,他们说福顺布坊抢了他们的生意,
让小人来闹一闹,把他们的生意搅黄……”裕丰布坊,是城里最大的布坊,
一直垄断着高端布匹的生意,苏晚推出精品布后,确实抢了他们不少客户。
苏晚没想到对方会用这么下三滥的手段,心里又气又惊——看来在古代经商,不仅要懂生意,
还要懂怎么应对这些明枪暗箭。顾衍让王差役把事情的经过写下来,签字画押,
然后打发他去府衙自首。等王差役走后,顾衍才转头看向苏晚,
目光里带着几分欣赏:“苏姑娘,你用红花染布、和农户合作的法子,很有想法。
”“顾先生认识我?”苏晚有些惊讶。“我是府衙的幕僚,负责处理农桑事务,
你和农户签订的收购协议,我看过。”顾衍笑了笑,“你一个姑娘家,能有这样的经商头脑,
很不简单。不过,裕丰布坊不会善罢甘休,你接下来要小心。”苏晚心里一暖。
她在这个时代无依无靠,顾衍的提醒像是一场及时雨。她抱了抱拳:“多谢顾先生提醒,
我会注意的。”“若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可以去府衙找我。”顾衍递过来一张名帖,
上面写着他的名字和住址,“另外,下个月府衙要举办‘农桑交流会’,
会邀请城里的商户和农户参加,你可以带着布坊的精品布去参加,
说不定能找到更多合作机会。”苏晚接过名帖,心里盘算起来。农桑交流会,
这可是一个绝佳的宣传机会,不仅能让更多人知道福顺布坊的精品布,
还能接触到其他行业的商户,拓展业务范围。她抬头看向顾衍,
眼底满是感激:“多谢顾先生,这份恩情,苏晚记下了。”顾衍笑了笑,转身离开了布坊。
看着他的背影,苏晚心里忽然有了一个念头:这个顾先生,绝不仅仅是个普通的幕僚。
他对府衙的事务了如指掌,还能轻易识破假传票,甚至能影响农桑交流会的邀请名单,
身份一定不简单。不过,不管他是什么身份,至少现在,他是她的“贵人”。接下来的日子,
苏晚一边准备农桑交流会的展品,一边加强布坊的管理。她制定了详细的奖惩制度,
提高染工和绣娘的积极性;又推出了“会员制”,凡是在布坊买布超过一定金额的客户,
都能享受折扣和优先供货的待遇,牢牢锁住了一批老客户。
裕丰布坊见用手段没能搞垮福顺布坊,又想出了新的法子——他们降价销售高端布匹,
试图用低价把福顺布坊的客户抢回去。刘婆子急得团团转:“咱们的成本比他们低,
可要是跟着降价,利润就薄了,要是不降价,客户就跑了,这可怎么办?
”苏晚却很冷静:“他们降价,咱们不跟。咱们的优势不是价格,是品质和服务。你忘了,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