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连载
金牌作家“小方正”的优质好《贺弘文和明兰的婚事保不住了后续》火爆上线小说主人公贺弘文明人物性格特点鲜剧情走向顺应人作品介绍:1嘉祐七年的深汴京城下了场罕见的早顾府内院的海棠树落了满枝银盛明兰坐在窗指尖抚过那份墨迹未干的和离纸页边缘被炉火烧得微微发顾廷烨入狱的消息传了三今日清狱卒便送来这封他亲笔写就的和离字迹依旧苍劲有末尾那句“愿娘子此后安再无瓜葛”,却像冰碴子扎得她心口发她知道这是帝王心术下的无奈——新帝初立根基未顾廷烨卷入皇子夺嫡唯有“和离”才能摘清盛护住蓉...
主角:贺弘文,明兰 更新:2025-10-01 23:31:19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嘉祐七年的深秋,汴京城下了场罕见的早雪。顾府内院的海棠树落了满枝银白,
盛明兰坐在窗边,指尖抚过那份墨迹未干的和离书,纸页边缘被炉火烧得微微发卷。
顾廷烨入狱的消息传了三日,今日清晨,狱卒便送来这封他亲笔写就的和离书。
字迹依旧苍劲有力,末尾那句“愿娘子此后安好,再无瓜葛”,却像冰碴子扎得她心口发疼。
她知道这是帝王心术下的无奈——新帝初立根基未稳,顾廷烨卷入皇子夺嫡案,
唯有“和离”才能摘清盛家,护住蓉姐儿与团哥儿。“大娘子,外头雪大,仔细着凉。
”侍女丹橘捧着暖炉进来,见她眼眶发红,忍不住劝道,“侯爷定是有苦衷的,
您再等等……”明兰摇头,将和离书折好塞进锦盒:“等不得。”她起身走到妆台前,
卸下头上的诰命珠冠,露出素净的面容,“收拾东西,回盛家。”回盛家的路并不好走。
昔日趋炎附势的亲友避之不及,唯有盛老太太拄着拐杖在二门等候,见她一身素衣归来,
一把将她揽进怀里:“我的明儿,苦了你了。”明兰伏在祖母肩头,
积攒多日的委屈终于化作泪水:“祖母,我与顾郎和离了。”“我知道。
”盛老太太拍着她的背,声音却很坚定,“和离便和离,咱们盛家还养得起自己的姑娘。
往后有祖母在,谁也欺辱不了你。”可流言蜚语终究难挡。京中有人说她是“灾星”克夫,
有人笑她从侯夫人跌回庶女身份,连盛紘见了她,都只敢含糊几句“安心住下”,再无多言。
明兰倒也坦然,每日带着蓉姐儿教团哥儿识字,闲暇时便帮着老太太打理庄子,
日子过得清淡却安稳。只是每到深夜,想起顾廷烨临别时塞给她的那枚平安扣,
心里总像缺了块口子。入了冬,盛老太太的咳喘病犯了。盛紘请了几位太医来看,
都只说“静养为宜”,开的方子也不见效。明兰正着急,丹橘忽然想起一事:“大娘子,
前几日奴婢去买药,听闻贺家大郎的医馆治咳喘最是拿手,不如请他来瞧瞧?”贺弘文。
这个名字像一阵久违的风,吹开了明兰尘封的记忆。十四岁那年在金陵渡口,
那个为她熬药草茶、提醒她少吃梅子的温润少年,仿佛还在眼前。
后来谈婚论嫁时的纠葛与遗憾,如今想来竟已过了十余年。“备好帖子,我亲自去请。
”明兰当下便做了决定。贺家医馆坐落在城南的巷子里,门面不大,却收拾得干净雅致。
明兰刚走到门口,就见一个身着青布长衫的男子正送病人出来,眉眼温和,气质儒雅,
正是贺弘文。岁月似乎格外厚待他,只在他眼角添了几分沉稳,那份医者的温润却丝毫未变。
“明兰?”贺弘文显然也认出了她,先是一愣,随即快步上前,语气里满是关切,
“许久不见,你……还好吗?”明兰避开他的目光,微微屈膝:“贺大郎,冒昧打扰。
家祖母咳喘难愈,听闻您医术高明,想请您移步盛府诊治。”贺弘文立刻点头:“分内之事,
谈不上打扰。请稍等,我取了药箱便来。”回程的马车上,两人都沉默着。
还是贺弘文先开了口,声音轻缓:“你和顾侯的事,我听说了。那些流言皆是虚妄,
你不必放在心上。”明兰抬眼看向他,见他眼神诚恳,没有丝毫嘲讽或同情,
心里微微一暖:“多谢贺大郎体谅。”到了盛府,贺弘文为老太太诊脉时极为专注,
指尖搭在脉上,眉头微蹙,不时询问饮食起居。待开好处方,又细细叮嘱煎药的火候与时辰,
连药渣如何处理都交代得一清二楚。“老太太是陈年旧疾,需得慢慢调理。
”他将方子递给明兰,“我每三日来复诊一次,再根据情况调整方子。”接下来的日子,
贺弘文果然按时前来。他从不多言,每次诊完脉,便坐在廊下写方子,
偶尔见明兰教孩子识字,会轻声指点几句;见她为家事烦忧,
便不动声色地说些医馆里的趣事,逗得蓉姐儿直笑。有一回雪后初晴,明兰在院里晒药材,
贺弘文恰好来复诊。他看着竹匾里的麦冬与川贝,忽然说:“记得你从前体气弱,
冬日总爱咳嗽,我母亲那时教过一个方子,用雪梨炖川贝,最是润肺。
”明兰手上的动作一顿。她自己都快忘了的旧事,他竟还记得。正想说些什么,
却见贺弘文从药箱里取出一小罐蜂蜜:“这是我去年在郊外采的荆条蜜,用来炖梨最好。
你若不嫌弃,便拿去用。”罐子是粗陶的,却洗得干干净净,蜜香清甜,萦绕鼻尖。
明兰望着他温和的眼神,想起当年他为她熬的药草茶,轻声道了谢,接过了蜜罐。
2老太太的病渐渐好转,能扶着拐杖在院里散步了。这日贺弘文复诊后,
老太太忽然留他吃茶:“弘文啊,这些日子辛苦你了。老婆子知道你是个好孩子,
只是当年……”“老太太不必挂怀。”贺弘文打断她,语气坦然,“当年是我优柔寡断,
错失良缘,与明兰无关。”老太太叹了口气:“你能这么想就好。明兰这孩子命苦,
如今和离归来,更是要仔细护着。”贺弘文端茶的手顿了顿,抬眼看向老太太,
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许:“老太太放心,我会护着她的。
”这话恰好被进来送点心的明兰听见,她脚步一顿,脸颊微微发烫,
放下点心便匆匆退了出去。贺弘文看着她的背影,嘴角不自觉地扬起。转眼到了腊月初八,
盛府煮了腊八粥。明兰正给老太太盛粥,丹橘进来禀报:“大娘子,贺大郎来了,
还带了些年货。”明兰出去时,见贺弘文站在院中的梅树下,身上落了些碎雪,
手里提着两个食盒。见她出来,他迎上前,打开食盒:“这是我母亲做的腊肉和腊肠,
还有些晒干的菌子,都是你从前爱吃的。”食盒里的东西码得整整齐齐,腊肉泛着油光,
菌子香气浓郁。明兰看着这些,想起当年在贺家吃的那顿饭,眼眶有些发热。
“贺大郎费心了。”她轻声说。贺弘文忽然上前一步,目光灼灼地看着她:“明兰,
我有话想对你说。”明兰心跳骤然加快,下意识地想躲开,却被他轻轻按住肩膀。
他的掌心温热,带着医者特有的沉稳。“当年我错失了你,这些年一直悔恨不已。
”贺弘文的声音低沉而认真,“我知道你刚经历和离,或许不愿再谈婚事。
但我还是想告诉你,我对你的心从未变过。”他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玉佩是暖白色的,
刻着一朵兰花,温润通透:“这是我母亲留下的遗物,原本是给未来儿媳的。明兰,
你愿意……给我一个弥补的机会吗?”明兰看着那枚玉佩,又看向贺弘文眼中的真诚,
心里乱作一团。她想起顾廷烨,想起他们之间的点点滴滴,
也想起贺弘文多年来的惦记与照顾。她张了张嘴,却不知该如何回答。“你不必急着答复我。
”贺弘文看出了她的犹豫,温柔地说,“我会等,等你愿意接受我的那一天。”他放下玉佩,
转身离开了。明兰站在梅树下,手里握着那枚温热的玉佩,雪花落在她的发梢,
却一点也不觉得冷。贺弘文求取的消息不知怎么传了出去,京中又起了流言。
有人说贺弘文是“捡便宜”,娶个和离妇;有人说明兰是“水性杨花”,刚和离就攀附贺家。
连盛紘都找明兰谈了话,语气里带着不满:“明兰,你如今身份不同,行事当更谨慎些。
贺家虽有医名,终究不如顾家显赫,你若嫁过去,岂不是让人笑话?
”明兰却很平静:“父亲,婚姻之事,贵在两心相悦,与身份无关。贺大郎品行端正,
待我真心,这便够了。”盛紘被她噎得说不出话,拂袖而去。
倒是老太太支持她:“我的明儿说得对,日子是自己过的,何必在乎旁人说什么。
弘文是个可靠的孩子,你若真心愿意,祖母便为你做主。”可贺家那边也起了波澜。
贺弘文的母亲卧病多年,向来耳根子软,听了外面的流言,又被贺家姨母撺掇,
竟派人来请明兰过去说话。明兰知道这是鸿门宴,却还是去了。贺家客厅里,贺母靠在榻上,
脸色苍白,贺姨母坐在一旁,眼神不善。“盛姑娘,”贺母开口,声音虚弱,“弘文想娶你,
我本不该反对。只是你毕竟是和离之身,又带着两个孩子,若嫁过来,怕是会委屈了弘文。
”贺姨母立刻接话:“就是啊,盛姑娘。我们贺家虽不是大富大贵,却也清清白白。
你这样的情况,若真嫁过来,外人该怎么说我们贺家?不如你就断了这心思,别耽误了弘文。
”明兰站起身,语气平静却坚定:“贺老夫人,贺姨母。我虽和离,却也清清白白,
从未做过有违妇德之事。弘文哥哥愿娶我,是他的心意,我若愿嫁,也是我的自由。
至于外人怎么说,那是他们的事,与我们无关。”“你……”贺姨母气得说不出话。
正在这时,贺弘文回来了。他见明兰站着,立刻上前护在她身边:“母亲,姨母,
明兰是我要娶的人,谁也不能说她半句不是。”他看向贺母,语气诚恳:“母亲,
当年我因优柔寡断,让您和明兰都受了委屈。如今我不会再犯同样的错。明兰是个好姑娘,
我非她不娶。若您不答应,我便搬出去住,亲自照顾明兰和孩子们。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