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趣游话外 > 其它小说 > 袍哥服装

袍哥服装

熊猫故里人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袍哥服装》“熊猫故里人”的作品之清军王三大是书中的主要人全文精彩选节:天刚麻麻大邑县安仁镇外头那条老街还罩在一层灰白雾气里鸡都没打可王家大院的却“哐”一声就撞开一个穿短打褂子的后裤脚卷到膝盖脚上草鞋都跑脱了一一头冲进嘴里直喘:“三婆!三婆!出事了——!”堂屋里王三大娘正坐在那张老楠木太师椅手里捏着一串佛慢悠悠地她头发全白盘成一个结实的鬏脸上沟壑纵像被犁过八遍的可那双眼亮得吓跟刀子一“咋个...

主角:清军,王三大   更新:2025-10-12 10:05:4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天刚麻麻亮,大邑县安仁镇外头那条老街还罩在一层灰白雾气里头,鸡都没打鸣。

可王家大院的门,却“哐”一声就撞开了。一个穿短打褂子的后生,裤脚卷到膝盖上,

脚上草鞋都跑脱了一只,一头冲进来,嘴里直喘:“三婆!三婆!出事了——!”堂屋里头,

王三大娘正坐在那张老楠木太师椅上,手里捏着一串佛珠,慢悠悠地捻。她头发全白了,

盘成一个结实的鬏鬏,脸上沟壑纵横,像被犁过八遍的田。可那双眼睛,亮得吓人,

跟刀子一样。“咋个了?慌成个啥子样?”她眼皮都没抬,声音却像铁锅炒豆子,脆而硬。

“保路传单……到处都是!县衙贴告示说要抓人,可老百姓都传疯了!说铁路归了朝廷,

咱们的地全白搭了!张家坝那片田,前脚刚签的契,后脚就被官府收走抵‘路股’了!

张家老三昨晚上吊了!”王三大娘的手,停了。佛珠不动了。她缓缓抬头,眼神像钉子,

钉在那后生脸上:“传单呢?”后生哆嗦着手,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递过去。

她接过,没戴老花镜,眯着眼,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纸上的字歪歪扭扭,

可意思清楚得很:“同胞同胞!铁路亡,四川亡!四川亡,中国亡!保路即保家,

保家即保命!同志者,速起!”她看完,没说话,把传单折好,塞进怀里,

像收起一块烧红的炭。“去,把玉成公的‘龙头大爷’都给我请来。今日议事,

一个都莫得跑。”后生愣了:“三婆,您……您要议事?可您是女的,

按袍哥规矩……”“规矩?”王三大娘冷笑一声,站起身来。她个子不高,可一站起来,

整个堂屋都像矮了一截。“老子当家三十多年,玉成公哪次不是我撑着?规矩是死的,

人是活的!再啰嗦,老子把你裤裆里的卵子都拧下来喂狗!”后生吓得一哆嗦,转身就跑。

王三大娘站在堂屋中央,风吹动她额前几缕白发,她望着门外那片灰蒙蒙的天,

低声说:“老天爷,你睁眼看看,这世道,要变咯。”晌午,玉成公的议事厅里头,

烟雾缭绕。十几个袍哥大爷围坐一圈,有穿长衫的,有穿短打的,有抽大烟的,

有喝盖碗茶的。一个个脸色阴沉,像锅底。“三婆,您把我们叫来,啥子事嘛?

”一个胖墩墩的汉子开口,是“四排五爷”李大肚,“莫非又为那保路传单?莫管它!

朝廷的事,咱们小老百姓掺和不起。”“就是!”另一个瘦高个接话,

“听说成都那边已经抓了好几个‘同志’,砍了头,挂城门上!咱们安仁镇偏安一隅,

莫去惹祸。”王三大娘坐在主位,手里端着一杯浓茶,茶盖轻轻刮着茶沫。“你们说,

啥子叫‘惹祸’?”她慢悠悠开口。“啥子?”“我说,啥子叫‘惹祸’?

”她声音陡然拔高,“张家老三的地被收了,他上吊了,这叫‘惹祸’?

李家幺女的嫁妆田被抵了,她爹跪在县衙门口哭了一天,没人理,这叫‘惹祸’?

赵铁匠的儿子去成都告状,半路被衙役打得半死,扔在路边像条狗,这叫‘惹祸’?

”她一拍桌子,茶碗跳起来,茶水泼了一桌。“老子告诉你们!这不叫‘惹祸’,

这叫‘亡命’!铁路国有?狗屁!那是朝廷把咱们的命,拿去换洋人的银子!咱们的地,

咱们的血汗,全被他们一口吞了!”厅里静了。有人低头抽烟,有人咳嗽,有人眼神闪躲。

“三婆,您说得对。”一个老者开口,是“二排大爷”周老幺,“可……可咱们袍哥,

历来只讲江湖义气,不干政事。清军有枪有炮,咱们拿啥子打?刀?梭镖?那是送死!

”王三大娘冷笑:“周老幺,你记不记得,三十年前,马三刀带五百土匪来抢安仁镇,

你躲在茅厕里头,裤子都尿湿了?

”周老幺脸一红:“那……那是……”“那会儿老子男人王玉成,带着三十个兄弟,

一把大刀,两杆土枪,半夜杀进匪窝,砍了马三刀的头,挂在这议事厅门口三天三夜!

你们说,凭啥子赢的?凭人多?凭枪多?”她站起身,环视众人:“凭的是——骨气!

”“老子今天把话撂这儿:保路,就是保家!保家,就是保命!袍哥讲啥子?讲义气!

讲担当!讲替天行道!现在天塌了,地陷了,老百姓的命都快没了,你们说袍哥不扛旗,

哪个扛?!”她猛地一扯衣襟,露出里面一件洗得发白的旧袍哥号衣,

胸口绣着“玉成公·龙头”四个字。“老子是女的,八十一了,头发白了,牙掉了,

可老子这颗心,还是红的!老子男人死了三十多年,可他的魂,还在!老子今天,

就以玉成公龙头身份,宣布——”她声音如雷,炸在厅中:“组建‘保路同志军’!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只要敢拼,都来!老子带头,捐出家中全部积蓄,买刀买枪!

谁愿随我,站出来!”死寂。一秒,两秒……突然,一个年轻后生“腾”地站起来:“三婆!

我赵铁柱,我爹被官府打残了!我跟您干!”又一个妇女冲进来,是王家远房侄女王幺妹,

怀里还抱着娃:“三婆!我家男人被抓去修铁路,三个月没音信!我也参军!

娃我背着他上阵!”“我!”“我!”“我也来!”一个个站起,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最后,连李大肚都红着脸站起来:“三婆……我……我也捐钱!”王三大娘笑了。那笑容,

像寒冬里裂开的第一道春光。“好!从今日起,玉成公不再只是江湖帮会,

它是——保路义军!”她从怀里掏出那张传单,撕成两半,往空中一撒。“传单不够,

咱们自己印!印一万张,十万张!贴遍大邑,贴到成都!让全四川都知道——”“安仁镇,

有人站起来了!”接下来十天,安仁镇像烧开了的锅。王三大娘亲自坐镇,

把王家大院改成“同志军”大本营。男的练刀,女的缝旗,老的熬药,小的送信。

她把积蓄全拿出来,换了三十把大刀、二十杆土枪、五百发子弹,还有火药、绷带、粮食。

最绝的是——她搞了个“女男混编”。“凭啥子打仗是男人的事?女人就只能在家烧火带娃?

”她吼道,“老子当年守家,一把剪刀捅死两个抢粮的兵!女人,也能杀敌!”于是,

她亲自训练“女子敢死队”。王幺妹带头,十几个年轻妇女,白天练刀,夜里站岗。

她教她们用梭镖、甩飞刀、埋地雷其实就是土炸药包。还编了口号:“男人能扛枪,

婆娘能上膛!保路不退让,砍头只当风吹帽!”镇上人开始叫她们“刀婆子”。

起初有人笑话:“一群婆娘,拿把刀晃来晃去,莫得搞笑了。”可没几天,

笑话就变成了敬畏。一天夜里,几个清兵打扮的探子摸进镇子,想偷军火。刚翻墙,

就被埋伏的“刀婆子”围住。王幺妹一声令下,飞刀出手,一个探子手腕被钉在墙上,

惨叫连连。其他人吓得屁滚尿流,跪地求饶。王三大娘亲自出马进行审问,

她手中握着一把锋利的小剪刀,动作缓慢而坚定地剪下那名探子的耳朵,

随后毫不犹豫地将耳朵丢进熊熊燃烧的火盆中,只听得“滋啦”一声,

伴随着一股焦臭味弥漫开来。她冷冷地说道:“回去告诉你们的主子,

安仁镇可不是你们随意撒野的地方。如果再敢来犯,老子就把你们的卵子一个个烤了,

当作下酒菜。”那名探子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逃了出去。第二天,

镇上的居民们纷纷传言:“王三婆的那把剪刀,可是沾过人血的,邪性得很啊!”一时间,

“刀婆子”的名号在镇上迅速传开,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好景不长。就在第十一天,

从成都方向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清廷派出了四川总督赵尔丰,调动了三千新军,

分三路围剿保路同志军。其中一路,直扑大邑县而来!消息一经传出,安仁镇顿时炸开了锅。

“新军装备了洋枪!咱们这里只有几杆土炮,怎么打得过?”有人惊恐地喊道。

“听说赵尔丰杀人如麻,砍头都不带眨眼的!”另一人补充道,声音中充满了恐惧。

“快跑吧!躲进山里去,或许还能保住一条命!”有人提议道。军心开始动摇,

连“刀婆子”的队伍里都有人偷偷地收拾包袱,准备逃命。议事厅里,

几个年长的大爷也开始打起了退堂鼓。“三婆,别硬撑了!咱们这点人马,

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呢!”一位大爷劝说道。“是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咱们还是先保住性命要紧。”另一人也附和道。王三大娘坐在那里,一言不发,脸色凝重。

她手里摩挲着丈夫王玉成留下的一把老式左轮手枪,枪管已经被她磨得闪闪发亮。

她突然抬起头,开口问道:“你们怕死吗?”议事厅里一片寂静,没人敢回答。“老子也怕。

”她的声音低沉而沙哑,“老子已经八十一岁了,本该在屋里等死。可是,每当我一闭眼,

就能看见三十年前,玉成他……为了保护这个镇子,被人砍了七刀,肠子都流出来了,

还爬着往前冲……他最后说了什么?”她顿了顿,眼眶渐渐红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