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钥匙在椅子上》是网络作者“梦醒八分”创作的其它小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八分林详情概述:暮色四合老城区的单元楼总会飘出饭菜林晓家的厨房窗台常年摆着两双碗可从某个深秋的傍晚开餐桌靠里的那把木就时常空父亲说那是加班的灯母亲说那是生活的无直到一把挂着海豚挂件的银色钥匙从父亲口袋里滑林晓才发有些空椅背藏着比夜色更浓稠的秘1. 红烧肉之殇下午六点十五放学铃声刚划破教学楼的寂林晓就背着书包往家深秋的风卷着梧桐叶打在脸她却顾不上裹...
主角:八分,林晓 更新:2025-10-22 18:32:59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暮色四合时,老城区的单元楼总会飘出饭菜香。林晓家的厨房窗台上,常年摆着两双碗筷,
可从某个深秋的傍晚开始,餐桌靠里的那把木椅,就时常空着。父亲说那是加班的灯光,
母亲说那是生活的无奈,直到一把挂着海豚挂件的银色钥匙从父亲口袋里滑落,林晓才发现,
有些空椅背后,藏着比夜色更浓稠的秘密。1. 红烧肉之殇下午六点十五分,
放学铃声刚划破教学楼的寂静,林晓就背着书包往家跑。深秋的风卷着梧桐叶打在脸上,
她却顾不上裹紧校服——早上出门时,母亲在厨房喊着“今晚炖红烧肉,
等你爸回来一起吃”,那声音裹着生姜和冰糖的香气,勾得她一路小跑。
单元楼的防盗门虚掩着,红烧肉的焦香混着米饭的热气从门缝里钻出来。林晓推开门,
玄关的感应灯“咔哒”亮起,母亲系着洗得发白的蓝围裙,正从锅里往外盛肉。“回来了?
洗手,你爸说六点半准到。”母亲的声音带着笑意,指尖却在围裙上反复擦拭,
眼神时不时瞟向门口。餐桌已经摆好了:一碗油亮的红烧肉,
肥肉部分泛着琥珀色的光;一盘清炒油麦菜,脆嫩的菜叶上还挂着水珠;还有一碗番茄蛋汤,
蛋花浮在汤面,像撒了把碎金。这是父亲最爱吃的三样菜,母亲做了二十年,从不会出错。
林晓坐在餐桌旁,掰着筷子等。墙上的挂钟指针从六点半挪到七点,
门口始终没有传来父亲熟悉的皮鞋声——那声音总是“嗒嗒”的,带着规律的节奏,
是林晓从小到大听惯的归家信号。“可能堵车了。”母亲起身,把红烧肉倒进铁锅,
开小火慢慢热着。铁锅滋滋作响,肉香更浓了,却驱不散客厅里的空荡。七点十五分,
母亲的手机终于响了。她几乎是扑过去接的,声音放得很轻“阿明?到哪儿了?
肉都热两回了。”电话那头传来父亲的声音,带着一丝刻意的疲惫,
还有隐约的键盘敲击声“小敏,别等了,公司临时有急事,要赶一个项目报告,今晚得通宵。
”“又通宵?”母亲的声音抖了一下,“你上周已经通了两晚了,身体能扛住吗?”“没事,
办公室有泡面,忙完就睡。”父亲的声音突然远了些,像是在跟旁边的人说话,“先不说了,
领导催得紧。”电话被匆匆挂断,听筒里的忙音刺得林晓耳朵发疼。母亲握着手机站在原地,
半晌才转过身,勉强笑了笑:“我们吃吧,别等了。”那天的红烧肉,热到第三次时,
油脂已经凝固在碗边,吃在嘴里没了刚出锅的软糯,只剩下凉透的油腻。林晓扒着米饭,
看着母亲挑了两口就放下筷子,眼神落在餐桌靠里的那把空椅上,像在看一个解不开的谜。
她想问,父亲的公司到底在忙什么?可看着母亲眼底的落寞,
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有些事,不问比问了更让人安心。
2. 玫瑰香之谜父亲加班的次数,从“偶尔”变成了“常态”。周一说项目评审,
周二说客户对接,周三说团队聚餐,到了周末,干脆说“公司团建,住外面”。
母亲不再像第一次那样反复热菜,只是每天傍晚把饭菜留一份在冰箱里,等父亲回来自己热。
可大多时候,那些饭菜放了两天,还是原封不动地被倒掉——父亲要么凌晨才归,
要么干脆不回。变化不止这些。父亲回家时,身上总会带着一股陌生的香水味,
不是母亲常用的栀子花香,而是一种甜腻的玫瑰香;他的手机开始不离身,
以前洗澡时会随手放在客厅茶几上,现在却要带进浴室,
甚至睡觉都压在枕头底下;接电话时,他会刻意走到阳台,声音压得很低,
像在跟谁密谋着什么。林晓察觉到了母亲的不安。有好几次,她半夜起来喝水,
看到母亲坐在客厅沙发上,借着月光盯着父亲的手机发呆,手指悬在解锁键上方,
又悄悄缩回来。母亲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怀孕四个月的孕肚已经很明显了,
她走路时会下意识地扶着腰,脸上却没了初怀时的喜悦。转折发生在一个周六的下午。
父亲难得在家休息,却接到一个电话后,说公司有急事要处理,匆匆出门时,
把手机落在了客厅的沙发缝里。母亲正在厨房洗水果,林晓坐在沙发上写作业,
手机屏幕突然亮了,弹出一条微信消息。备注名是“张姐”,内容很短,
却像针一样扎进林晓的眼睛:“今晚老地方见?我做了你爱吃的糖醋排骨。
”林晓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下意识地看向厨房。母亲刚好端着一盘苹果走出来,
也看到了那条消息,手里的盘子“哐当”一声摔在地上,苹果滚了一地,
汁水溅湿了林晓的作业本。“妈!”林晓惊呼着起身。母亲却像没听见,一步步走到沙发旁,
捡起父亲的手机。她的手指在颤抖,试了三次才解开锁屏密码——那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
用了二十年,从未变过。点开微信,置顶的对话框就是“张姐”。林晓凑过去,
看到聊天记录密密麻麻,大多是关于工作的内容,
却夹杂着很多越界的话:“昨天的咖啡很好喝,谢谢你特意给我带的”“加班到这么晚,
幸好有你陪着,不然我真撑不下去”“你穿那件藏青色衬衫真好看,比你穿西装精神”。
更刺眼的是转账记录:父亲给“张姐”转了三次钱,一次五千,
备注“买护肤品”;一次三千,备注“生日快乐”;最近一次是两千,备注“买零食”。
转账时间,全是父亲说“加班”的夜晚。母亲的脸色一点点变得苍白,嘴唇抿成一条直线,
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掉,砸在手机屏幕上,晕开一片水渍。她手指滑动的速度越来越快,
像是在寻找什么,最后点开了一个加密相册,密码是父亲的生日。相册里没有工作照片,
也没有家庭合影,只有十几张同一个女人的照片:长发,穿职业装,笑起来眼角有一颗痣。
照片的背景五花八门:餐厅的靠窗位置,电影院的检票口,甚至还有一张,
是在父亲的办公室里,女人坐在父亲的办公椅上,手里拿着父亲的保温杯。
林晓认得这个女人。上个月父亲公司聚餐,父亲带她和母亲去过一次,她是父亲的部门同事,
姓张,大家都喊她“张姐”。当时母亲还笑着给她夹菜,说“麻烦你平时多照顾阿明”,
现在想来,那笑容像个笑话。“哐当”一声,手机从母亲手里掉在地上。林晓连忙捡起,
看到母亲捂着胸口,身子晃了晃,脸色白得像纸。“妈,你别吓我!”林晓扶住母亲,
声音带着哭腔。就在这时,门口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父亲回来了,
他大概是想起手机落家了,推门进来时,看到脸色惨白的母亲和攥着手机的林晓,
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得一干二净。“你们……在干什么?”父亲的声音带着慌乱,快步走过来,
想把手机夺回去。母亲猛地抬起头,眼神里没有愤怒,只有一片死寂的荒芜:“阿明,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没什么,就是同事之间……聊聊天而已。”父亲的眼神躲闪着,
不敢直视母亲的眼睛,“那些转账是帮她垫付的报销款,照片是公司活动时拍的,你别多想。
”“报销款需要备注‘买护肤品’?公司活动需要拍这么多私人照片?
”母亲的声音突然提高,带着压抑已久的哽咽,“你天天说加班,说忙,原来都是在骗我?
我怀着你的孩子,在家等你回来吃饭,你却在外面跟别的女人约会?”父亲的脸涨得通红,
又慢慢变得苍白,张了张嘴,却说不出一句像样的辩解。客厅里的空气像凝固了一样,
只有母亲的哭声,和林晓强忍的哽咽声,在空荡的房间里回荡。
3. 隐忍的代价接下来的三天,家里的气氛冷得像冰窖。父亲不再提加班,每天按时回家,
却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除了吃饭几乎不出来。母亲也不再跟他说话,
只是默默地做饭、洗碗、收拾房间,给肚子里的孩子读故事书。她的肚子越来越大,
走路时需要扶着墙,可她从不喊累,也从不看父亲一眼。林晓夹在中间,
心里像被塞进了一团湿棉花。她想劝母亲,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想问问父亲到底打算怎么办,
可看着他眼底的疲惫和愧疚,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周五晚上,母亲突然把林晓叫到房间里,
神色凝重地说:“晓晓,妈妈想找张姐谈谈,你能帮妈妈查一下她的地址吗?”“妈,
你想干什么?”林晓愣住了,她怕母亲和张姐起冲突。“我不想就这么算了,
”母亲的眼神很坚定,“我要问问她,为什么要破坏别人的家庭。我还要找证据,
让你爸给我一个说法。”林晓犹豫了很久,还是点了点头。
她记得父亲的手机里存过张姐的家庭地址,趁着父亲在书房加班,她偷偷拿起父亲的手机,
翻到了地址——丽景花园小区,3栋502室。周日下午,母亲换上了一件黑色外套,
把自己收拾得很整齐,对林晓说:“我去一趟,你在家等着,别告诉你爸。
”林晓看着母亲的背影,心里很担心,却只能点头:“妈,你小心点。
”母亲走了三个多小时才回来。她进门时,脸上没有了之前的愤怒,
反而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像是疲惫,又像是释然。“妈,怎么样了?”林晓连忙迎上去。
母亲坐在沙发上,喝了一口水,才缓缓开口:“我见到她了。”“她说什么了?”林晓追问。
“她有家庭,还有一个六岁的女儿。”母亲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无奈,“她跟我说,
她和你爸只是同事,因为工作上的事走得近,那些转账是你爸帮她垫付的项目经费,
照片是同事们一起聚餐时拍的,没什么别的意思。”“项目经费?
那为什么备注是买护肤品、生日祝福?”林晓不相信。“她说都是误会,”母亲摇了摇头,
从包里拿出一张照片,递给林晓,“这是她和她老公、女儿的全家福,照片上的日期,
是去年夏天拍的。”照片上,张姐挽着一个男人的胳膊,怀里抱着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
笑得很幸福。林晓看着照片,心里的疑惑更深了——如果张姐有家庭,
为什么还要和父亲走得这么近?“我去她家的时候,她女儿正好在家,喊她妈妈,
喊那个男人爸爸。”母亲的声音顿了顿,眼眶红了,“我突然就想,要是这件事闹大了,
她的家庭也会碎掉,她的女儿也会像你一样,看着爸妈吵架,心里难受。
”“而且……”母亲摸了摸自己的肚子,“你明年就要中考了,我不想因为这件事影响你。
这个孩子也快出生了,我想给他一个完整的家。”林晓看着母亲眼角的皱纹,心里一阵发酸。
她知道,母亲不是妥协,而是为了这个家,为了她和未出生的弟弟,选择了隐忍。那天晚上,
父亲从书房里走出来,走到母亲面前,郑重地说:“小敏,对不起,是我错了,
以后我会好好照顾你们娘俩,再也不会让你们失望了。”母亲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父亲确实变了很多。他不再频繁加班,每天按时回家,会主动帮母亲做家务,
给母亲炖鸡汤,周末还会带着林晓去超市买东西。母亲的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
家里的气氛,好像又回到了以前的样子。可林晓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母亲不再像以前那样,毫无保留地信任父亲;父亲接电话时,即使不避讳,
母亲的眼神也会下意识地瞟过去。那把藏在心里的刺,只是被暂时拔了出来,留下的伤口,
还需要很久才能慢慢愈合。4. 合香重现平静的日子过了不到四个月,外婆突然生病了。
那天早上,母亲接到舅舅的电话,说外婆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情况很危急。
母亲听完电话,当场就哭了,收拾了几件衣服,就匆匆赶去了外婆家——外婆家在邻市,
坐车要三个多小时。临走前,母亲拉着父亲的手,反复叮嘱:“阿明,我不在家,
你要好好照顾晓晓,她马上要中考了,饮食要注意,别让她熬夜。还有,
记得按时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外婆的情况。”“你放心去吧,”父亲拍了拍母亲的手,
眼神很坚定,“家里有我,你好好照顾妈,有什么事随时跟我说。
”母亲又转头对林晓说:“晓晓,听你爸的话,好好学习,别让妈妈担心。”“妈,你放心,
我会的。”林晓忍着眼泪,点了点头。母亲走后,父亲果然像他承诺的那样,
用心照顾着林晓。每天早上,他会早起给林晓做早餐,要么是豆浆油条,
要么是鸡蛋羹;晚上林晓晚自习回家,他会提前把饭菜热好,还会给林晓准备一杯热牛奶。
可没过多久,父亲的工作好像又忙了起来。他开始晚归,有时甚至会在办公室待到凌晨,
身上又开始带着淡淡的香水味,只是不再是之前的玫瑰香,而是一种很淡的百合香。
林晓没有问,她不想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平静。只是有时看着父亲匆匆忙忙出门的背影,
心里会忍不住担心:那些好不容易愈合的伤口,会不会又被重新撕开?
母亲在邻市待了一个多月,外婆的病情渐渐稳定下来,可还是需要人照顾。
母亲每天都会给林晓和父亲打电话,问问家里的情况,也说说外婆的病情。“阿明,
你最近工作忙不忙?别太累了。”每次打电话,母亲都会这样问。“不忙,就是正常上班,
你放心吧。”父亲总是这样回答,语气很轻松。可林晓知道,父亲最近经常加班。有一次,
林晓半夜起来喝水,看到父亲的房间还亮着灯,走近一看,他正在电脑前赶项目报告,
眼底满是疲惫。“爸,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林晓轻声问。父亲吓了一跳,
转过头看到是林晓,笑了笑:“马上就睡了,你快回去睡觉,明天还要早起。
”林晓点了点头,转身回了房间。她能理解父亲的辛苦,为了这个家,他确实付出了很多。
可心里的那份不安,还是像潮水一样,时不时地涌上来。母亲不在家的日子里,
父亲经常会给林晓打包饭菜回来。有时是糖醋排骨,有时是鱼香肉丝,都是林晓爱吃的菜。
父亲说,这些菜都是从公司附近的餐馆打包的,味道不错,让林晓尝尝。可林晓吃着那些菜,
总觉得有些奇怪。那些菜的味道,和她以前在任何餐馆吃的都不一样,
更像是……家里做的味道。有一次,她吃着打包的番茄炒蛋,发现鸡蛋炒得很嫩,
放的糖也刚刚好,和母亲做的味道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少了母亲特有的葱花点缀。“爸,
这家餐馆的番茄炒蛋,味道跟我妈做的好像啊。”林晓随口说了一句。父亲的动作顿了一下,
笑了笑:“是吗?可能这家餐馆的厨师,口味跟你妈差不多吧。”林晓没有再追问,
可心里的疑惑却越来越深。她注意到,父亲打包饭菜的饭盒,总是同一个牌子的保鲜盒,
上面还有一个小小的磕碰痕迹,不像是餐馆里常用的一次性饭盒。而且,
每次父亲打包回来的饭菜,分量都很足,像是特意做给她吃的。她开始偷偷观察父亲。
有一次,父亲出门前,从冰箱里拿出一个保鲜盒,放进了公文包。林晓心里一动,
等父亲走后,她打开冰箱,看到里面放着一些新鲜的食材:排骨、番茄、鸡蛋,
还有林晓爱吃的青菜。难道这些饭菜,是父亲自己做的?可父亲以前从来不会做饭,
连煮面条都会煮糊。林晓越想越觉得奇怪,心里的不安也越来越强烈。
5. 海豚钥匙母亲在外婆家住了两个多月,外婆的病情基本稳定了,才终于回来了。那天,
父亲特意请假去车站接母亲,林晓也跟着一起去了。看到母亲下车的那一刻,
林晓发现母亲瘦了很多,眼睛也熬红了,心里一阵心疼。“妈!”林晓跑过去,抱住了母亲。
“我的晓晓,瘦了没有?”母亲抱着林晓,眼泪掉了下来。回家的路上,
母亲滔滔不绝地跟林晓和父亲说着外婆的情况,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父亲坐在旁边,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