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历史连载
军事历史《云顶之弈山河绘卷主角分别是林澈高作者“一生二二生三”创作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如下:金銮殿檀香幽却压不住那股令人窒息的沉林澈端坐于龙椅之黄袍加底下却是刺骨的冰他不是原来的他片刻之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现代青下一便成了这个陌生王朝的傀儡皇御座之百官俯山呼万那声音如同惊震得他耳膜嗡心脏几乎要从胸腔里跳出一道身影立于百官之蟒袍玉气度森摄政高此人虽未称却行天子之权倾朝无人敢林澈的视线扫过下...
主角:林澈,高岳 更新:2025-05-20 13:14:19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金銮殿内,檀香幽微,却压不住那股令人窒息的沉闷。
林澈端坐于龙椅之上,黄袍加身,底下却是刺骨的冰凉。
他不是原来的他了。
片刻之前,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现代青年,下一瞬,便成了这个陌生王朝的傀儡皇帝。
御座之下,百官俯首,山呼万岁。
那声音如同惊雷,震得他耳膜嗡鸣,心脏几乎要从胸腔里跳出来。
一道身影立于百官之前,蟒袍玉带,气度森然。
摄政王,高岳。
此人虽未称帝,却行天子之权,权倾朝野,无人敢逆。
林澈的视线扫过下方乌压压的人群,每个人都低垂着头,看不清神情,却能感受到那股无形的压力,如山岳般沉重。
“陛下,臣有本奏。”
摄政王高岳的声音响起,低沉,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
他手中持着一道奏折,缓缓展开。
“南方水患,灾民流离失所,臣拟定赈灾方案,请陛下过目。”
一个太监躬身上前,接过奏折,再小心翼翼地呈到林澈面前的龙案上。
林澈拿起奏折,入手沉甸甸的。
字字珠玑,洋洋洒洒,看似体恤民情,实则荒谬绝伦。
奏折提议,从国库调拨五十万石粮食,分三路运往灾区。
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
但林澈脑中却瞬间浮现出这个时代的运输条件、官僚效率,以及那无处不在的贪腐。
五十万石粮食,从京城出发,千里迢迢。
路途损耗、官员盘剥、层层克扣……真正能到灾民手中的,能有几何?
这哪里是赈灾。
分明是打着赈灾的旗号,行中饱私囊之实,顺便将他这个小皇帝钉在昏庸无能的耻辱柱上。
他的指尖在奏折的边缘轻轻摩挲,纸张的粗糙感异常清晰。
若是以前的那个小皇帝,此刻怕是只会唯唯诺诺,任由摆布。
可他不是。
他来自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过基础的统计学,了解物流的运作模式。
只需要简单的计算,就能预估出这个方案执行下去的可怕后果。
那将是饿殍遍野,民怨沸腾。
他不能坐视不理。
然而,他现在的身份,不过是一个毫无实权的傀儡。
直接反对?
那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高岳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似乎能洞穿人心。
林澈感到一阵寒意从脊背升起,蔓延至四肢百骸。
他垂下眼睑,掩去眸中的情绪波动。
“摄政王所虑极是,灾民嗷嗷待哺,确应尽快施以援手。”
他的声音平静,听不出喜怒。
高岳嘴角微不可察地扬了扬,带着一丝轻慢。
“只是……”林澈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缓,“朕听闻,南方诸州郡,近日雨水连绵,道路泥泞不堪。这五十万石粮食,若走陆路,恐怕……”
他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高岳眉峰微动,显然没料到这个一向沉默寡言的小皇帝会提出疑问。
“陛下多虑了。”高岳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押运粮草的将士,皆是精锐,些许风雨,不足为惧。”
他身旁一位户部尚书立刻出列附和:“陛下圣明,然摄政王深谋远虑,此方案已是万全之策。”
“是啊,陛下,摄政王为国操劳,我等皆感佩不已。”
附和之声此起彼伏。
林澈心中冷笑。
一群趋炎附势之徒。
他抬起头,直视着高岳。
“摄政王,朕并非质疑将士用命。只是,朕曾读过一些杂书,上面记载,粮草运输,若遇潮湿天气,极易霉变。五十万石粮食,数量巨大,一旦霉变,损失惨重,更可能引发疫病。”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朝堂之上,出现了一瞬间的安静。
高岳的眼神锐利了几分,像鹰隼盯住了猎物。
“陛下倒是博闻强记。”他语带嘲讽,“不过是些纸上谈兵的道理,岂能与实际军务相提并论?陛下年少,不懂国事艰难,也是常情。”
这话,已经近乎于训斥。
殿内气氛愈发凝重。
不少官员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林澈却仿佛没有听出高岳话中的敲打之意。
他依旧平静,甚至还露出一个浅淡的笑容。
“摄政王教训的是。朕确实年幼,许多事情想不明白。”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认真起来。
“比如,朕曾想过一个问题。假设,我们有一批物资,需要从甲地运往乙地。如果路途顺利,所需时间为T。但如果中途遇到阻碍,比如道路损坏,需要绕行,那么时间就会增加。假设绕行额外增加的时间为dT。”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像是在讲述一个与朝政毫不相干的趣闻。
“同时,物资在运输过程中,每天都会有一定比例的损耗,我们称之为损耗率R。那么,在T时间内,最终到达乙地的物资量,大约是初始物资量乘以 (1减R)的T次方。”
殿中许多官员面面相觑,眼中充满了困惑。
这个小皇帝,到底在说什么?
高岳的眉头也微微蹙起,他隐约感觉到一丝不对劲。
林澈继续说道:“如果因为绕行,时间变成了T加dT,那么最终到达的物资量,就会变成初始物资量乘以 (1减R)的(T加dT)次方。”
“摄政王请想,如果这个损耗率R并不算小,而额外增加的时间dT又比较长,那么,(1减R)的(T加dT)次方,会比(1减R)的T次方,小多少呢?”
他的声音依旧平静,但每一个字都像一颗小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朕粗略算过,如果损耗率达到每日百分之一,而运输时间因为道路问题延长十天,那么最终到达的物资,可能连原计划的一半都不到。”
“这还只是理想状况。如果再考虑到霉变导致的粮食完全报废,以及可能引发的……”
“够了!”
高岳猛然出声打断,脸色阴沉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他听不懂那些复杂的“次方”,但他听懂了林澈话语中那惊人的结论。
一半都不到!
这个数字,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上。
如果真如林澈所言,那这个赈灾方案,不仅无法安抚灾民,反而会激起更大的民变。
届时,他这个摄政王,难辞其咎。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
那些原先还带着轻视的官员,此刻看向林澈的眼神,都带上了一丝惊疑。
他们听不懂那些弯弯绕绕的计算,但他们能感受到林澈言语中的逻辑力量,以及那结论背后令人不寒而栗的可能性。
这个一直被他们视为摆设的小皇帝,今天,似乎有些不一样。
林澈垂下眼帘,不再言语。
他知道,自己已经做得足够多。
再说下去,只会彻底激怒高岳,引火烧身。
他要的,只是在高岳心中埋下一颗怀疑的种子。
高岳胸口剧烈起伏了几下,强压下心头的震动与怒火。
他冷冷地扫了林澈一眼。
“陛下天资聪颖,能想到这些,已属不易。但国事繁杂,非纸上推演所能涵盖。”
他的声音恢复了惯常的威严,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赈灾之事,关乎国本,不可儿戏。此事,依旧按照原计划执行。陛下年幼,当以学业为重,朝政之事,有本王与诸位大臣料理。”
这番话,既是压制,也是警告。
“臣等遵旨。”
百官再次叩首,声音却不如先前那般整齐洪亮。
林澈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退朝。”
高岳拂袖,转身离去,步伐比来时沉重了几分。
百官陆续散去,经过龙椅时,不少人会下意识地抬头,用复杂的眼神看一眼那个端坐其上的少年天子。
林澈缓缓起身,黄袍的下摆在地面上拖曳出轻微的声响。
他感到一阵虚脱。
刚才那一番应对,看似平静,实则耗尽了他全部的心力。
就在他准备离开大殿时,一个尖细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压得很低。
“王爷,陛下今日……似乎有些不同寻常。”
是高岳的心腹,一个内侍监总管。
林澈的脚步顿了一下,没有回头。
而在大殿的某个阴暗角落,一个身着普通青色内侍服,毫不起眼的年轻太监,正悄悄抬起头,看向林澈离去的方向。
他的眼神复杂,晦暗不明,仿佛藏着无数秘密。
林澈的身影消失在殿门之外。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