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游话外 > > 大秦话事人李乾嬴政最新小说推荐_热门小说排行榜大秦话事人(李乾嬴政)
言情小说完结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汾清三杯的《大秦话事人》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大秦一统的第三年,始皇封禅泰山,恰遇荧惑守心,大凶之兆! 嬴政:“李乾,你给朕算算,我大秦国祚几世?” 李乾:“陛下,臣以三十载寿数为引,算得大秦国祚十四年又三月!” 朝堂百官心中惊惧! 太阿剑出鞘,直抵李乾咽喉。 李乾昂首:“陛下一统六国,建不世之功业,还斩不断这天命?” 自此,大秦多了一位逆天人! 外儒内法,兼用百家。 建黑冰台,设考工司。 墨家机关兽成了造纸坊齿轮,阿房宫梁柱藏着世界舆图,焚书坑儒化作百家争鸣。 李斯:“他改秦律、收百家,商君之法危矣!” 赵高:“沙丘之变本万无一失,他竟让陛下假死?!” 徐福:“李乾骗了我们啊,卢生白死了,这哪里是长生药的丹方,这是火药啊!” 项羽:“先生提携之恩,无以为报,且看项羽如何马踏匈奴!” ……
主角:李乾,嬴政 更新:2025-05-21 18:45:24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外面的暴雨,不知何时停歇,天空也放晴了,一缕阳光从窗户照入殿内。
此刻,百官已然起身,而嬴政也回到了台上,坐在了案台旁。
台下的群臣,以及台上的扶苏一脸敬畏地听着李乾的治国之道。
“陛下,大秦虽然一统,可六国臣民之心并未归附。小人觉得,这其中最大的缘由,便是陛下,不知道宣扬啊……”
台上的嬴政一愣,反问道:“不知宣扬?朕一统六国,有哪个百姓不知道吗?朕两次东巡,封禅泰山,为的就是震慑那些宵小之辈,为的就是告诉那些百姓,这个天下归了大秦!”
“可陛下,您东巡之道,只是宣扬武力罢了,更何况,一路之上,您又能碰上多少人?”
“那你说,朕该如何宣扬?”
“此事倒也简单。”李乾早已做好准备,望向一旁的王绾,问道:“丞相大人,请问我大秦用的是什么历法?”
王绾没想到李乾会问自己,当即拱手回道:“我大秦用的是颛顼历,乃六历之一,以十月为岁首,全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
“陛下,我大秦治下子民,靠这个历法耕种者,有多少?”
“自然全部按照颛顼历来耕种,大秦没有第二个历法!”历法是农业之本,嬴政一统六国后,便让民间全部改用颛顼历。
闻言,李乾叹息道:“陛下,这等大好的宣传机会,却是白白浪费了。”
“浪费?”嬴政不解道:“你且说说,这历法如何宣扬?”
“陛下,若是把颛顼历,改为始皇历,岂不是全天下耕种的百姓都会知晓,颁布这历法之人,乃是始皇帝你啊。”李乾叹息道:“而且这历法上,若加上今日是否宜婚丧嫁娶,乔迁动作,或是祭祀。若是这般改了历法,岂不是人人赞颂陛下之美德?”
这话一出,大殿内顿时窃窃私语,这婚丧嫁娶,乔迁动土,不光是百姓需要,他们这些大臣包括始皇也同样需要。
“彩!彩啊!”高台上,嬴政一脸惊喜,赞扬道:“若是这般更改,必将造福于万民!卢生,命你一个月内,将今年所余之日的吉日和凶日全部算出来,并且要标注在每日上!”
“啊?陛下,这……”台下的卢生没想到,这个任务竟然落在了自己头上,他望了望李乾,明明他也会卜算,可始皇下令,自己不得不从,便拱手道:“诺!”
“还有明年的,也要一并算出,要在岁首之前,分发到各郡县,不能耽误了农时!”嬴政补充道。
卢生赶忙应声,可心中早已将李乾咒骂了个千百遍,一年的历法是365天,一次性测算两年的吉凶之兆,这得忙多久?
他已经打定主意,这等事情不能自己遭殃,必须得拉着徐福一起,反正陛下发话了,徐福短期内,是寻不了长生药了。
不少人对李乾的献策,表示认同,这般做,对于宣扬陛下之隆恩,确有裨益。
原本,李乾还想让始皇把岁首放在正月,可一想到秦人的岁首都在十月,便作罢。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陛下,虽有了这历法,可想要传达给百姓,还是要靠当地的官吏宣扬。这样做,并不难治本啊,小人建议,要打破士族垄断知识的局面,让百姓也能看得懂历法,知道陛下的事迹,从心中赞扬陛下。”
“荒谬!”等了半晌的李斯,终于迎来了机会,“陛下,天下百姓何止千万,若是每人都要识字,这得兴建多少学堂?每人都有一份木渎,这等多少钱银?”
闻言,嬴政也皱起了眉头。
在这个时代,让人都识字,显然不可能。
木渎和竹简虽然便宜,可对于大秦这庞大的人口体量来说,也是一笔巨额的款项。
更何况,兴建学堂,教书育人。
那就更荒谬,大秦也没这个条件。
这也是为什么知识,被垄断在士族大家手中的原因,百姓能吃饱饭便不错了,哪里还有什么钱读书的。
李乾自然知道这些事,他当即回道:“陛下,小人并不是奢想能够让所有人识字。只是,百姓本就没有机会获得书简上的知识,小人建议,再设立一个衙门,专门对每月我大秦重大政策及始皇事迹,编纂成册,发往各郡县,诵读给百姓知晓,让天下百姓,能得知我大秦始皇陛下,为了帝国操劳之事迹。”
李乾原本想做的,是创办‘秦报’,解决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每个月,让当地的百姓知晓始皇的大小事,让他们清楚,是谁在庇佑华夏。
不过,自己尚且还是布衣,还没到发力的时候。
台下的群臣,不少人在心中计算着此事,很多人忍不住暗叹,这等妙策,自己怎么就想不出来。
就连李斯,也不禁心中一动,张了张嘴,却是什么也没说。
只要不是涉及他的利益,他也不想多说。
“彩!”嬴政闻言,心中忍不住大喝。
可一想到这李乾是儒家推出来的学子,不知道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别的目的,便回道:“此法子不错,容朕再想想。先生,还有什么计策,一并说出来吧。”
李乾没想到,这利国利民,更利始皇的国策,竟然被这么搁置了。
他张了张嘴,便摇头道:“陛下,以上两条,便是小人心中所想?”
这么久的时间,李乾自然想了许多改革之策,但,现在自己只是个布衣,还没得到陛下的信任,就算有良策,也不会轻易采纳。
嬴政一愣,疑惑道:“没了?”
“没了。”
“儒家替代法家的呢?说了半天,怎么最重要的没说?”嬴政心中不由疑惑,望向一旁的扶苏,却见扶苏目光炙热,显然对李乾提出来的计策,十分认同。
嬴政心中尚有不解,不知道这些大儒到底要做什么,可既然李乾都说了,也不好再问。
“既如此……”嬴政顿了顿,“这荧惑守心的天象已解,只要灭了匈奴,便可破了这天命。”
他望向武将这边,宽慰道:“然,我大秦刚刚一统,四下不稳。尤其是百越之地多有袭扰,那些楚国余孽不少退入百越之地。当首先对待……屠睢,命你领军五十万,择日南下!”
“诺!”人群中的屠睢兴奋地领命。
百官顿时窃窃私语,这李乾刚才的预言,其中有一件事,便是屠睢领军征伐百越,没想到当场就应验了。
当下,王绾便走出人群,谏言道:“陛下,这位先生算得天命,若是换一个武将……”
嬴政当即摆手:“不用。既然卜算出了三件事,那让徐福不东渡也可。”
大秦猛将如云,如何征用也是要有章法,北方多为平原若是要激战时,以骑兵征战为主,而蒙恬最为适合。
百越多为山地,和以往征战皆不相同,而屠睢出身寒微,对南方地形生活颇为熟悉,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卢生闻言,顿时暗中窃喜,虽同为博士,他也不想徐福的风头盖过了自己。
李乾没想到,在得知‘亡秦者胡’后,始皇竟然还要先打百越,换成任何人,都会先打匈奴,以绝后患。
可始皇选择了后者,先解决百越,再北击匈奴,这是何等的魄力。
百越之地势力繁杂,七国争霸之时,这里的越人,并没有犯境楚国。
而匈奴恰恰相反,每到水草枯黄之际,便要南下劫掠一番。
两者相比,如何看,都是匈奴更具威胁性,更何况,李乾还带来了‘亡秦者胡’的预言。
但,熟读历史的李乾知道,大秦虽然一统六国,可眼下国府亏空,急需休养生息,可大秦乃是军功制得的天下,这就像一台战争机器,启动容易,想要停下来就难了。
而百越富饶,若是能打下百越,必然可以解决国府亏空的困境。
“只是……”李乾心中叹息一声,这屠睢征伐百越的进程,并不那么容易,只是自己无官无爵,这朝堂上,还轮不到自己说话。
片刻后,嬴政的目光落在了李乾身上,笑了笑说道:“李乾,你以三十年寿数,为我大秦窥得天机,又进献治国良策,此乃大功。今日就封你……”
台下的百官,心中无不艳羡,入殿前,这李乾还是个普通人,可眼下就要一飞冲天了。
精通卜算之术,能预言未来,又熟读典籍,能献治国良策,在求贤若渴的当下,封赏的职位绝对不会低。
更何况,刚才李乾卜算时,还说了自己进献了三十年寿数。
最起码,也是和卢生相等的博士之位。
李乾也万分期待,他等了这么久,费了这么大的力气,连脑袋都压上了,终于入了这庙堂。
“……封为郎官,望你为我大秦基业继续献策。”
此话一出,百官皆是一愣,李斯一脸笑意,心中大笑,当初他心怀大志,到了大秦时,幸得吕不韦举荐,才当了个郎官。
他当即拱手,赞扬道:“陛下英明!”
李乾也是一愣,他自然知道郎官是什么,可还是跪下谢恩。
“谢陛下!”
自己毕竟是布衣,又在今日大言不惭,能封个郎官也算不错。
见李乾这般上道,嬴政微微颔首,淡笑道:“还有,商君可不知道马力,他是死列!诸位,今日关于我大秦国祚之卜算,自当由朕来破之,可毕竟事关社稷稳定,若是有人泄漏,朕就让他知晓马力如何!退朝!”
……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