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趣游话外 > > 宋知秋宋大柱穿来就要逃荒最新章节阅读_宋知秋宋大柱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宋知秋宋大柱穿来就要逃荒最新章节阅读_宋知秋宋大柱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天地大 著

言情小说完结

小说叫做《穿来就要逃荒》,是作者天地大的小说,主角为宋知秋宋大柱。本书精彩片段:(没有金手指,没有空间。无cp,主打一个赚钱生活,越活越好的温馨向。女主喜欢赚钱、喜欢吃,带动全家一起好。) 女主穿越了,有个外村定了亲的被官兵抓去打仗了,生死不明。 女主扮猪吃老虎 八百个心眼子 能动嘴不动手 爱吃爱享受 带领全家住山洞,在乱世开荒种田、种地。开铺子卖山货, 开食肆卖珍馐!

主角:宋知秋,宋大柱   更新:2025-10-09 14:17:09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大家都忙着自己逃难,不是特别熟的人尽量不要来往,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乱世乱世只能先管好自己的死活,哪里还能管得了别人的死活。

别为了别人的死活把自己的小命给搭了进去。

“行,听你的。”

宋老根想了想,也是这个理。

不过这丫头怎么突然这么明事理了,真是奇了怪了!

宋大柱挑上担子,宋二柱背上宋知秋,宋知秋拿着一个包袱里面是一些衣物。

出了家门,几人便往后山走去。

路过村子,这里己经空空荡荡,到处大门紧闭,安静的让人心慌。

山里人从小走惯了山路,并不觉得难走。

即使挑着东西、背着人,这对他们来说也并不是难事。

这里是土山,冬天万物枯萎,荒草伏地。

踩在枯草上,发出窸窣碎响。

而这山头光秃秃一片,入眼的都是黄土。

枯枝死树己被各家各户砍完,只剩下长青的松树屹立在山中。

就连山上的落叶松毛,都被人们薅走,因为它易燃易灭,是烧锅煮饭不可或缺的引火材料。

它还能‌育苗保温,冬季覆盖松毛可保湿保暖,用于培育烟苗、辣椒苗等作物。

‌垫圈肥地,松毛可铺在牲畜圈舍或田地,起到保暖作用,腐烂后还能作为肥料。

‌宋知秋己经看到别家烧炭的地方,但是这地方不隐蔽不适合躲避。

“这山头被家家户户都占了,咱家的比较深,在深山林中。”

宋大柱把担子换了肩,继续走着。

这跟宋知秋想的一样,深山林中好啊!

不容易被发现,隐蔽。

翻过了这片山头,便来到更深的山中。

刚刚还觉得山路好走,这下可不好走。

因为没有被人打理过的山,没路的地方真是寸步难行,得在林中穿梭,枯枝横斜,荆棘暗藏,不是被荆棘勾住衣服,就是被枯枝打脸。

还好没有下雨,不然踩在雨水浸泡过的枯叶上,或者是泥土上容易打滑摔跤。

几人走走停停,气喘吁吁。

“太慢了,放我下去。

二伯你在前面开路,我们在后面走。”

宋知秋想要下来自己走,那枯枝比人还高,她在背上专被打脸,还勾头发,她都不好躲开。

她虽然没在走路,但也觉得累人。

“你能行不,你头没事吧?”

宋二柱不放心,因为早上那一刻他侄女明明没气了,现在又顶着头上触目惊心的伤一点不闹腾,这让他很不习惯。

要知道他这侄女是家里最能闹腾的,什么好吃的好用的都先紧着她,不然她就又哭又闹。

宋知秋摆摆手:“没事没事,我能行。”

宋知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身体,虽然家里穷,但原身还能长这胖,可见家里人对她是极好的。

也不是非常胖,相对村里人来说,肯定是要胖点的。

宋大柱放下担子靠在树上也歇着:“穿过这片山,在穿过那片山就到了。”

宋大柱说了又等于没说。

“你杵着这个走。”

宋二柱给宋知秋找了一个粗点的棍子当拐棍杵着走。

宋二柱把包袱背在身上在前面开路,宋知秋跟在宋大柱后面,三人又开始了跋涉,穿过这片山,又穿过那片山,前前后后差不多走了两个小时。

“到了到了!”

宋二柱大喊了起来,快速向山底奔去。

终于到了,宋知秋也快速向前走去,自家烧炭的地方是在两山之间的平地上,随地取材搭建的一个棚子。

棚子上面是用稻草铺了一层,然后又用树皮盖在上面。

西壁也都是用一根根木材拼在一起,走近一看,顿时心拔凉拔凉的,宋知秋跌坐在炭棚前,这炭棚既不遮风也不挡雨,这要是下雨下雪不得把人给冻死啊!

宋二柱看到宋知秋跌坐在地上还以为她头又痛了,忙跑过来扶起她:“秋儿咋了?

头又痛了?”

宋知秋站起身来摇了摇头,地上堆了厚厚一层炭渣,这都是以前留下的。

这还得好好收拾一番,还好不远处有一潭山泉水,清澈透亮,只是上面漂了一层落下的枯叶,被风吹到一角。

宋知秋想了想,这住处肯定不行,在暴雨时会出现积水。

万一有山洪、泥石流和滑坡自然灾害,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得重新找找看,于是便安排起来:“二伯你下山去接爷爷、奶奶,我和大伯先收拾。

大伯,你先把炭渣清理出来,在把东西放进去,炭渣别扔还能留着用,我去别的地方转转。”

“好嘞,你别走远迷路啊!”

“知道了。”

宋大柱和宋二柱两人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诧异,这丫头转性子了?

要搁平时早闹着累啊饿啊的,今天居然这么安静的找事做,摇摇头两人开始分头行动。

在三人离开后,宋老根和李氏又忙着把家里收拾了一遍。

既然要去山里避难,那家里的东西还都能带走,宋老根又重新找出一个箩筐,把那老罐子,咸菜坛子,砂锅、铁锅都装起来。

还有那墙角里堆放的扫帚、扁担、锄头、镰刀、砍刀等农用工具也都捆了起来,还有墙上挂着的草帽、草鞋、斗笠、蓑衣全装了进去。

李氏把那些用不着的旧布条、旧布头,连同一篮子纳鞋底的家什,都归整起来。

心想着,在山里坐着没事的时候,还能做做鞋、纳纳鞋底。

又从那破了一角的缸子里翻出几斤栗子,这是栗子成熟的时候用沙子埋在缸里保存的,昨天没来得及收拾,今天才想起把栗子捡出来。

又掏了掏以前晒干的干货,干咸菜、白萝卜干、缸豆干、竹笋干,这都是攒了一年不舍得吃的。

两人把东西装好,又是满满一筐。

最后宋老根又把那床上铺着的稻草给捆了一捆,拿到山里铺着睡,还能保暖防潮,这真是物尽其用。

两人不再耽搁,拿好东西开始上山。

宋知秋拿着粗棍独自在林中穿梭,现在冬季不会有蛇虫蚁兽,但是害怕会遇到出来觅食的野猪。

她左看右看记好方向,把目前这个山头都看了一遍,然而并没有找到理想的避难场地。

如果要在山中修建避难所必须要考虑到隐蔽性与安全性,避开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暴发区等危险区域,同时确保周围无有毒动植物或易积水区域。

还得防风防雨,最好是背风处,减少雨水渗透。

那这样的一个地方到哪里找呢?

宋知秋此时己是饥肠辘辘,心情不佳,还是赶紧回去弄点吃的吧,有气无力的往回走去。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