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游话外 > > 失业后,我继承了妈妈的衣钵佚名佚名完结版小说阅读_完整版小说免费阅读失业后,我继承了妈妈的衣钵(佚名佚名)
其它小说连载
《失业后,我继承了妈妈的衣钵》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佚名佚名,讲述了小说《失业后,我继承了妈妈的衣钵》的主要角色是枣糕,这是一本女生生活,家庭小说,由新晋作家“心愿心雨”倾力打造,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本站无广告,欢迎阅读!本书共计5240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19 01:22:56。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失业后,我继承了妈妈的衣钵
主角:佚名 更新:2025-10-19 04:06:46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蒙尘的日子防盗门合页发出干涩的吱呀声时,我正蹲在玄关拆快递。
最上面的纸盒被雨水泡得发胀,“林枣”两个打印字晕开墨痕,
像极了手机里第28封“不合适”的拒信。客厅的窗帘拉得密不透风,
只有一缕微光从缝隙钻进来,照亮空中浮动的尘埃。沙发上堆着没叠的外套,
茶几上散落着吃剩的外卖盒,空气里飘着廉价餐盒与潮湿混合的闷味。我把快递盒推到角落,
瘫坐在沙发上,盯着天花板那块日渐扩大的霉斑发呆。手机在掌心震动,
是前同事发来的消息:“枣枣,我们部门招了应届生接你岗位,工资比你少三千。
”我扯了扯嘴角,想回个“没事”,手指悬在屏幕上半天,最终还是按了锁屏键。三个月前,
我所在的设计公司突然裁员。拿着仅够两个月房租的补偿金走出写字楼时,
初夏的阳光刺得我睁不开眼。起初还西装革履跑面试,后来连换衣服洗脸的兴致都没了,
整日窝在家里,蓬头垢面,晨昏颠倒。厨房传来滴水声,我起身去关水龙头。
水槽里堆着三天没洗的碗,油腻的水映出我憔悴的脸——眼窝深陷,嘴唇干裂,
曾经总被妈妈夸“灵气”的眼睛,现在只剩麻木。镜子里的人陌生又熟悉,
那个在提案会上能说会道的设计师,如今像只泄了气的皮球,浑身裹着颓唐。
“叮”的微信提示音打破寂静,是妈妈的老邻居王婶,语音带着浓重的乡音:“枣枣啊,
下礼拜是你妈三周年忌日,我让你王叔把坟前的草除了,你要是有空就回来看看。
”我的心猛地一沉。妈妈走了三年,前两年忌日我都因项目忙,只托王婶代献束白菊。
如今失业在家,倒有了大把时间,却没勇气回去——我怕妈妈在地下看着,
会为这个没出息的女儿叹气。犹豫到忌日前夜,我终于收拾了简单的行李,踏上回乡的高铁。
列车驶出城市,窗外的高楼变成田野,绿油油的麦田里,几棵老枣树举着零星新叶。
我靠在车窗上,闭眼就想起妈妈坐在老院枣树下,系着蓝布围裙,手里攥着擀面杖的模样。
妈妈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读过多少书,却靠着一手做枣糕的手艺,摆地摊供我读完大学。
每次我拿奖状回家,妈妈总会把奖状贴在枣树下的土墙上,
逢人就夸:“我家枣枣将来是要当大设计师的。”可等我在城里站稳脚跟,
妈妈却因突发脑溢血,没留下一句话就走了。列车到站时已是傍晚,王婶早等在路口,
拉着我的手直抹泪:“瘦了这么多,是不是在城里受委屈了?”我勉强笑了笑,
跟着她往老院走。晚饭时,王婶一个劲地给我夹菜,絮叨着村里的事:谁家盖了新房,
谁家娶了媳妇,村头的老枣树又开花了。聊到工作,我攥着筷子的手紧了紧,低声说:“婶,
我辞职了,想在家歇阵子。”王婶愣了愣,往我碗里添了块排骨:“歇就歇着,你妈要是在,
肯定不让你这么拼。对了,明天上坟的东西我都备好了,你妈生前最待见枣花,
我给你摘了束新鲜的。”在王婶家吃过饭,我起身准备帮王婶收拾餐桌,
王婶却将我推到一旁:“快去旁边歇着,刚到家,多休息休息。”我谢过王婶,
拿着新鲜的枣花回到阔别三年的家中。家里黑漆漆的,没有一丝亮光。我打开手机里的手电,
打开那扇关了三年的房门。门框的“吱呀”声,回荡在静谧的夜中。我打开房间里的灯,
环顾四周,还是妈妈在世时的摆设。剥了漆的橱柜上摆着妈妈和我的照片,
妈妈抱着梳着羊角辫的我,笑的异常灿烂。我吸了吸鼻子,放下行李,简单洗漱了下,
就准备睡觉。回到卧室的时候,房间里冷冷清清的,让我又想起来跟妈妈一起睡的日子。
我又转身去了妈妈的卧室。躺在在妈妈的旧床上,被子上还留着淡淡的皂角香。迷迷糊糊中,
好像听见妈妈在叫我的名字,温柔又急切,像小时候催我起床上学。
第二章坟前的絮语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我就醒了。穿上妈妈生前给我做的蓝布衫,
拎着祭品往山上去。山路两旁的野草冒了新芽,露珠沾湿裤脚,凉丝丝的。
妈妈的坟在半山腰,孤零零立在一片枣树林里。坟前的杂草已被王叔除净,
墓碑上妈妈的照片擦得发亮,嘴角还带着笑。我蹲下身,把枣花束放在碑前,点燃香烛,
一张张烧着纸钱。纸灰在风里打着旋,飘向远处的枣树。火苗“呼呼”地扑到我的脸上,
像极了妈妈热情的抚摸。我坐在坟前的石头上,像小时候那样,絮絮叨叨地说心里话:“妈,
我失业了。其实是被裁的,这三个月投了好多简历,都没消息。以前总想着多挣钱,
把老院翻修了,让您来城里住,可现在,我连自己都快养不活了。”从口袋里摸出手机,
翻出那些拒信给墓碑看:“您看,人家都说我设计的东西太老套,跟不上潮流。
有时候我真觉得自己挺没用的,读了那么多书,还不如您那手做枣糕的本事。
”风穿过枣树林,沙沙作响,像是妈妈在回应。我摸着冰冷的墓碑,眼眶慢慢红了:“妈,
我想您了。要是您还在,肯定会骂我没出息,然后给我蒸碗枣糕,让我从头再来。
”说着说着忍不住就哭起来。反正四周没人,我哭的那叫一个撕心裂肺。
仿佛要将这段时间受的委屈都发泄出来。哭累了,我又坐到石头上开始发呆。
坐了近两个小时,直到太阳升到头顶,我才起身:“妈,我走了,过阵子再来看您。
您在那边好好的,别为我操心。”下了山,我径直回了家。胡乱吃了碗泡面,
就昏昏沉沉地睡下了。在梦中,我又见到了妈妈。她温柔地抚摸着我的头,
轻声细语地说道:“囡囡不怕,万事有妈妈在。”我翻了个身,梦中搂着妈妈的胳膊,
睡的特别香甜。这是我失业以来睡的最安稳的一次。我正沉浸在有妈妈的梦中时,
手机铃声响了。伸手摸出手机,看到来电是王婶打来的,我忙按了接听键。“喂,婶儿,
您找我是有什么事吗?”“枣枣啊,还没睡醒吗?咱村里的支书找你呢,说是有事找你帮忙。
” 王婶在电话那头说道。我纳闷地问道:“婶儿,您知道支书找我有什么事吗?
”王婶说:“我也不知道啊,你快来我家吧,吃过早饭我带你去村部看看。”我忙应了声,
爬起来去洗漱。收拾完了,我再次拿起来手机才发现,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
我竟然睡了这么长时间。在王婶家吃过早饭,我跟着王婶去了村部。
老支书正坐在办公桌前翻文件,见了我立马起身:“枣枣来了,快坐。你妈生前做的枣糕,
可是咱们村的招牌,你小时候跟着她学过吧?”我点点头:“学过几年,后来读书忙,
就没再碰了。”“那就好!”老支书拍了下桌子,“前几天镇里来调研,
说要扶持乡村特色美食,搞‘一村一品’。我就想起你妈那枣糕了,要是你愿意,
咱可以搞个小作坊,镇里给启动资金,还帮找销路。”我的心猛地一跳,随即又凉了。
我对做生意一窍不通,而且现在的年轻人谁还爱吃传统枣糕?肯定没销路。
我摇了摇头:“书记,谢谢您,可我没经验,怕做不好。”“经验都是练出来的!
”老支书把一份文件推到我面前,“你妈那手艺是宝贝,丢了可惜。你回去好好想想,想干,
村里全力支持你。”从村部出来,我沿着河边走,看着河水悠悠流淌,
忽然想起妈妈坐在枣树下做枣糕的模样。妈妈的手很巧,选枣、泡枣、蒸面、揉团,
每一步都不含糊。她做的枣糕松软香甜,枣香能飘半个村。那时候妈妈常说:“手艺在手,
饿不着口。”回到老院,我翻出妈妈留下的木匣子。里面装着做枣糕的竹筛、木模,
还有一本泛黄的笔记本,上面记着做枣糕的配方:红枣要选霜降后的,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