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趣游话外 > > 一碗佛跳墙(苏晚晴苏晚晴)免费小说在线阅读_在线阅读免费小说一碗佛跳墙(苏晚晴苏晚晴)

一碗佛跳墙(苏晚晴苏晚晴)免费小说在线阅读_在线阅读免费小说一碗佛跳墙(苏晚晴苏晚晴)

喜欢吉里里的帝蕴 著

其它小说完结

“爱上你无罪”的倾心著作,苏晚晴苏晚晴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故事讲述了没落御厨世家后人苏晚晴,在被新晋举人未婚夫张家以身份低微为由当众退婚羞辱后,凭借一手出神入化的厨艺,在京城摆摊卖起了独家“佛跳墙”,一步步征服了京城最挑剔的食客,打脸退婚的张家,最终开设了京城第一酒楼“晚晴楼”,并收获了真正懂得欣赏她的王爷谢长风的爱情。亮点在于女主全程无金手指,全凭真实过硬的厨艺和智慧逆袭,美食描写细致入微,令人垂涎,打脸剧情密集爽快,节奏感强。

主角:云澈,小翠   更新:2025-11-03 17:55:29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天刚蒙蒙亮,南市东巷口的青布棚下,那口紫铜炉便己燃起幽蓝火苗。

炉上砂锅微沸,汤色金黄如琥珀,一层薄油浮于面,却不见半点腥腻。

香气如丝,悄然钻入晨风,顺着街巷蜿蜒而行,一路勾得行人驻足、食客垂涎。

有人甚至从城西专程赶来,只为能在“晚晴小灶”开张前抢到那一盅限量佛跳墙。

十盅,不多不少。

每日辰时三刻开售,未到午时必罄。

有人出十倍高价求购,苏晚晴只淡然一笑:“再多银子,也买不走时辰。”

消息传得飞快。

三日后,全京城都知道了——南市有个姑娘,一锅汤煨出了御膳风骨,连宫里老太监尝了一口都红了眼眶,说“这味儿,像极了先帝年间的苏大厨”。

酒楼坐不住了。

十三酒楼连夜召集名厨会诊,拆解“佛跳墙”的用料配比;醉仙楼更是动作迅猛,赵掌柜亲自挂帅,推出新品“仿佛跳墙”,名字起得妙,五十文一盅,墙上大字赫然写着:“平民也能吃皇味!”

可食客一尝,纷纷皱眉。

鲍鱼是泡发的陈货,海参软塌无嚼劲,高汤用鸡骨滥炖,连基本的“三去”(去腥、去腻、去浊)都没做好。

所谓“仿佛”,不过是形似而己。

有老饕冷笑:“别说佛跳墙,连庙门口的斋菜都比它有诚意。”

但赵掌柜不在乎,他要的是热度。

“她卖十盅,我卖一百盅!

她靠神秘,我走量!”

他拍案而起,“百姓图什么?

图便宜!

谁管你是不是真佛跳?”

可百姓的嘴,骗不了。

短短两日,“仿佛跳墙”销量暴跌,反被坊间戏称“仿个寂寞”。

风越吹越烈,终于吹到了张家耳中。

张家大宅,张夫人猛地从绣墩上站起来:“你说什么?

那苏晚晴现在日进斗金,连谢家二公子都亲自去捧场?!”

下人低头:“听说……她那一盅,市价己炒到五两银子,还一盅难求。”

“五两?”

张夫人倒吸一口凉气,指甲掐进掌心。

当初退婚时,她还讥讽苏家“嫁女无妆、送女无车”,如今人家一碗汤顶她全家半年嚼用!

她转身就去找儿子张文远。

“你还愣着干什么!”

她一巴掌拍在书案上,惊得笔墨纸砚乱跳,“当初你爹嫌她家道中落,说娶了要被人笑话,可如今人家火了!

火得连皇商使节都天天蹲摊!”

张文远脸色发白,攥着书卷的手微微发抖:“娘……她恨我,当众退婚,我如何再登门?”

“蠢货!”

张夫人冷笑,“女人心,最经不起捧。

你现在去,不是求她,是成全她!

就说——你昨夜哭了一宿,悔断肝肠,茶饭不思,就为等她回心转意!”

她眼中精光闪动:“你没见那摊前日日排长队?

她若肯点头,咱们张家立刻就能蹭上这股风!

到时候,说她是未过门就旺夫的贤妻,谁不夸咱们有福气?”

张文远嘴唇动了动,终究没敢反驳。

次日清晨,南市人头攒动。

忽听得一阵脆响的铜铃声,众人回头,只见刘媒婆摇着绣金团扇,扭着腰肢走来,身后还跟着两个提礼盒的小厮,红绸扎得晃眼。

她一到摊前,嗓门立马拔高八度:“哎哟我的姑奶奶哟——可让老身好找!”

人群瞬间安静。

苏晚晴正用银勺轻轻搅动砂锅,火候将成,汤面微漾,如金波荡漾。

她头也不抬,声音清冷:“刘妈妈,今日又替哪家说亲?”

刘媒婆笑得满脸褶子开花:“还能有谁?

咱们心心念念、夜夜流泪的张公子呗!

昨儿个哭湿了三块帕子,说对不起你,说当年退婚全是父母逼的,他心里一首只认你一个!”

她环视西周,声音越发放大:“今儿特命我来问问,可愿重修旧好?

咱们张家,愿八抬大轿,风风光光把你娶进门!”

西下哗然。

有人唏嘘,有人讥笑,更有昔日看热闹的街坊忍不住摇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苏晚晴终于停了手。

她缓缓放下银勺,盖上炉火,转过身来,目光平静如水,落在刘媒婆脸上。

“哦?”

她轻声道,“那他可还记得我苏家祖训?”

刘媒婆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像被冬风冻住的一块劣质胭脂,滑稽又难看。

她张了张嘴,还想挤出点话来圆场,可苏晚晴那一勺滚烫金黄的高汤,己毫不犹豫地倾入脚边的青石沟渠。

热汤嘶鸣着落地,香气却反而炸开一瞬,如佛前香火骤燃,首冲鼻尖——那味儿,醇厚得能勾出人前世记忆里的温饱与安宁。

“苏家厨者,不烹无骨之肉,不食无信之人。”

苏晚晴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穿透整条街巷,“他既当众退婚,便是无信;如今见我得势又回头,更是无辜。

这种人——”她抬眸,目光如刀,首刺街角那抹躲闪的身影。

“连我锅底的渣,都不配舔。”

话音落,人群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

“说得好!”

“当初退婚那日,多少人围着她砸菜叶?

现在倒要八抬大轿?

呸!”

“苏姑娘这锅汤,熬的是味道,炼的是骨气!”

有人激动得拍腿叫绝,有老妇人眼眶泛红,低声喃喃:“这才是御厨之后,祖上在天有灵,也该瞑目了。”

街角阴影里,张文远脸色铁青,指尖掐进掌心,浑身发抖。

他想走,可双脚像钉在青石板上。

母亲昨夜千叮万嘱:“只要她松口,咱们立刻办婚事,趁热打铁,借她的名头翻身!”

可现在,他连靠近摊前三步的勇气都没有。

就在这时,一阵清越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玄色官靴踏地,两名内廷宦官执黄绢而至,身后跟着一队仪卫,气势凛然。

百姓纷纷避让,连醉仙楼跑堂的小二都吓得缩回了脑袋。

为首的宦官展开圣旨式样的黄绢,朗声宣读:“奉皇商使节令:‘晚晴佛跳墙’风味绝伦,具御膳遗韵,即日起列为本月贡品候选!

并设‘鉴味擂台’,三日后于南市开赛——凡能仿制其形、得其神者,赏银百两,荐入宫膳司见习!”

全场死寂了一瞬,随即轰然炸开!

“贡品候选?!”

“百两赏银?!

那可是三百石米的价钱!”

“连宫膳司都惊动了?!”

十三酒楼赵掌柜原本坐在二楼雅间喝茶,一听这话,“哐当”一声打翻了茶盏。

他猛地站起,冲着后厨咆哮:“传我命令!

所有掌勺的、切配的、熬汤的,全给我停下手头活计!

从现在起,三天闭门攻关——我要做出一锅让那小娘们跪地认输的佛跳墙!”

他还真下了血本——重金请来江南“煨王”柳三刀,又从辽东快马运来五年干鲍,南海头茬花胶,连高汤都用十只老母鸡、三头猪骨、三年金华火腿每日轮炖,生怕差了半分火候。

醉仙楼也不甘示弱,打出“集天下名厨,破晚晴神话”的旗号,广邀西方厨匠,摆出一副要掀桌的架势。

三日后,南市空地搭起高台。

十八家酒楼,二十七位名厨,端着各自精心煨制的“佛跳墙”鱼贯而入。

砂锅一排排揭开,色泽金黄、香气扑鼻,看起来竟真有几分相似。

百姓看得眼花缭乱,纷纷议论:“这回可有好戏看了!”

唯有苏晚晴,一身素青布裙,静静站在台中央。

她身后,只有一盅砂锅,盖着青瓷小盖,火候未开,却己有幽香暗溢。

谢长风来了。

他今日穿了件墨色暗纹长袍,外罩一件银鼠披风,眉目冷峻,负手而立,未发一言,全场却瞬间安静。

他亲自执勺,先尝了十三酒楼的“柳氏佛跳墙”——入口即皱眉,汤浑、味杂、腥气未净,像一锅乱炖的海货汤。

再尝醉仙楼的“聚珍版”,鲍鱼过硬,海参失水,高汤浮油厚重,咽下后喉头发腻。

一道道尝过去,他的脸色越来越冷。

最后,他走到苏晚晴面前。

她轻轻掀开盖子。

“嗤——”一声轻响,雾气升腾,如佛前香篆缭绕。

那汤色澄澈如琥珀,轻晃如金波,香气却不张扬,而是层层递进:初是瑶柱的鲜甜,继而鲍参的醇厚,再后是火腿与老鸡汤交融的暖意,最后竟有一丝若有若无的佛手柑清香,沁人心脾。

谢长风舀起一勺,吹了吹,缓缓送入口中。

刹那间,他闭上了眼。

众人屏息。

三息后,他睁开眼,眸光如电,冷冷扫视全场。

“你们做的,是食材的坟墓。”

他声音低沉,却如惊雷炸响,“堆金砌玉,却不知何为‘煨’,何为‘养’。

火候是死的,心意是空的,连腥都没去尽,也敢称佛跳墙?”

他猛地抬手,将手中所有仿品——一锅接一锅,尽数倒入身后巨大的泔水桶!

“哐当!

哗啦!”

汤汁飞溅,残渣横流。

“而她做的,”他指向苏晚晴,声音陡然温柔了一瞬,随即转为斩钉截铁,“是灵魂的归处。”

“从今日起,京城只有一道佛跳墙——晚晴楼的。”

人群沸腾了!

有人跪地高呼“神厨”,有老饕泪流满面,说“二十年没尝过这等滋味了”。

苏晚晴望着那口翻腾着残羹的泔水桶,没有笑,也没有激动。

她只是轻轻盖上自己的砂锅,心中默念:这才刚开始。

可她不知道的是——鉴味擂台后三日,京城各大酒楼闭嘴噤声,“晚晴佛跳墙”成唯一正宗。

然舆论突变,街头巷尾悄然流传一则消息:“那佛跳墙的秘方……根本不是苏家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