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热门小说推《上帝是个充满恶趣味的人》是肌肉晓明创作的一部其它小讲述的是莉娜德克之间爱恨纠缠的故小说精彩部分:1 他把宇宙调成了噩梦模式>人们发现宇宙物理法则正逐渐变得疯狂而混>经过调查发现原来上帝患上了严重精神分>宇宙万物只是他脑中一个即将彻底崩溃的幻2 宇宙崩坏亚瑟·德克博士的指尖划过冰凉的触摸上面流淌着常人看一眼就会眩晕的复杂数据这些来自深空引力波观测站的数本该是平滑的曲如同宇宙沉稳的呼但现屏幕上是一团乱尖锐的毛刺和诡异的、毫无规律的震荡像是垂死病人最后的心电...
主角:莉娜,德克 更新:2025-10-26 21:30:33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 他把宇宙调成了噩梦模式>人们发现宇宙物理法则正逐渐变得疯狂而混乱,
>经过调查发现原来上帝患上了严重精神分裂,
>宇宙万物只是他脑中一个即将彻底崩溃的幻想。
2 宇宙崩坏亚瑟·德克博士的指尖划过冰凉的触摸屏,
上面流淌着常人看一眼就会眩晕的复杂数据流。这些来自深空引力波观测站的数据,
本该是平滑的曲线,如同宇宙沉稳的呼吸。但现在,屏幕上是一团乱麻,
尖锐的毛刺和诡异的、毫无规律的震荡像是垂死病人最后的心电图。“又一个,
”他喃喃自语,声音在寂静的控制中心里显得格外空洞,“室女座星系团边缘,
引力常数G的波动峰值达到了百分之七点三。”百分之七点三,这个数字轻飘飘的,
背后代表的却是无数星辰轨道即将面临的混乱与毁灭。物理学的基石,
正在一块接一块地松动、崩裂。起初是些微不足道的“误差”。
精细结构常数在小数点后第十三位出现了无法解释的漂移,
光速在极端真空下的测量值出现了亿分之一的偏差,被归咎于仪器精度。
然后是更明显的异常,比如上个月在实验室里,
一块纯铜在绝对零度以上十度就变成了超导体,维持了整整三秒,
把价值千万的设备烧成了一堆废铁。现在,是引力常数,这宇宙间最根本的吸引力,
也开始像醉汉一样步履蹒跚。
新闻还在喋喋不休地播放着所谓的“全球奇观”——撒哈拉沙漠下起了绿色的雪,
南极冰盖上开出了散发着金属光泽的、从未见过的蓝色花朵。
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猎奇的图片和视频,人们在惊叹,在狂欢,
把这当作是自然母亲偶尔的顽皮。只有极少数人,
像德克这样终日与宇宙最深层秘密打交道的人,
才能感受到那平静表象下逐渐蔓延的冰冷恐惧。这不是顽皮,这是高烧前的寒颤。
“德克博士,”一个略显急促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莉娜·佩特洛娃,
项目组最年轻的量子物理学家,快步走到他身边,手里拿着一个加密数据板,脸色苍白,
“‘探针’有回传了。不是引力波,是……是别的东西。
”“探针”是他们给那个秘密项目的代号,
一个耗尽了德克半生心血、动用了无数被严格限制的技术的造物。
它的目标并非某个具体星体,而是“宇宙背景”,是空间结构本身最细微的涟漪。理论上,
那里除了大爆炸的余晖——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以及一些理论预言的时空泡沫涨落,
不该有任何“信号”。德克接过数据板,指尖传来轻微的震动,不知是设备本身,
还是他手指的颤抖。屏幕上显示的是一段频谱分析图,
背景是均匀的、代表宇宙背景辐射的“噪音”。但在那噪音之上,重叠着……某种结构。
那不是自然形成的随机图案,也不是任何已知物理过程能产生的信号。它扭曲、破碎,
充满了不和谐的尖锐峰谷,时而沉寂如死水,时而又爆发出狂乱的、毫无意义的能量喷发。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这片混沌之中,隐约能分辨出一些极其微弱的、重复的片段,
像是某种……呓语。不是语言,甚至不是数学可以描述的模式,
只是一种纯粹的、情绪化的碎片——尖锐的恐惧,粘稠的绝望,
还有间歇性的、令人毛骨悚然的空洞。莉娜的声音压得更低了,
带着一丝她自己可能都未察觉的颤抖:“我们分析了所有可能的干扰源,排除了仪器故障,
甚至考虑了……外星文明信号的可能性。但它的来源,德克,它……它似乎是全向的,
弥漫在整个可观测宇宙。而且,这些‘情绪片段’……它们的调制方式,
和近期物理常数波动的统计模型……存在高度相关性。”德克猛地抬头,看向莉娜。
她的眼睛里映着控制台冰冷的蓝光,也映着同样的、源自灵魂深处的惊骇。
弥漫整个宇宙的“背景情绪噪音”?与物理法则的紊乱相关?这两个疯狂的想法撞在一起,
在他脑中炸开一个更疯狂、更亵渎的念头。他张了张嘴,喉咙干涩得发不出声音。
他深吸一口气,几乎是强迫自己说出那个词:“……神?
”这个词在充斥着机器低鸣和数据处理声的现代科学圣殿里,显得如此不合时宜,如此荒谬。
但此刻,它却像一块投入冰水的烙铁,带着毁灭性的灼热。他们没有再说话。接下来的几周,
是在一种近乎偏执的沉默和高效中度过的。德克动用了自己所有的权限和人脉,
联合了全球最顶尖的少数几个神经科学、精神病理学和信息学专家,
组成了一个绝对保密的“真相小组”。
类大脑在各种精神疾病状态下的脑电波、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数据进行了超大规模的比对分析。
结果出来的那天,负责主导分析的神经科学家,一位以冷静甚至冷漠著称的老教授,
在视频会议里沉默了足足一分钟,然后才用沙哑的声音说:“匹配度……无法用巧合解释。
高度吻合……严重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的脑波特征。
思维破裂、现实解体、情感不协调、幻觉、妄想……所有典型症状,
都能在信号结构中找到对应的模式。尤其是这种……空洞间歇,”他调出一段信号,
那是一片死寂,比宇宙真空更深沉、更彻底的虚无,
“这……这很像临床上的‘意志减退’或‘情感淡漠’,是病情恶化的标志。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屏幕上,那些扭曲的频谱不再仅仅是数据,
它们变成了痛苦的嘶吼,是理智崩断的脆响,是一个庞大意识在无边疯狂中挣扎的轨迹。
上帝,如果祂存在,不是一个全知全能、尽善尽美的存在。上帝,是个精神分裂症患者。
而且,病情正在急速恶化。3 滤网惊魂“认知滤网”的理论框架,
是在一种绝望的狂热中被构建起来的。既然宇宙万物,连同其物理法则,
都只是一个庞大、病态意识的“幻想”,那么直接观测那个意识本身,
无异于用肉眼直视疯狂太阳,结果只能是观测者自身的理智被彻底吞噬,或者被同化。
他们需要一层屏障,一个翻译器,
、充满恶意的“神之思绪”过滤、降维成人类心智可以勉强理解和交互的“现实”模拟界面。
德克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几乎不眠不休。他的头发变得灰白,眼窝深陷,
但眼睛里却燃烧着一种近乎殉道者的光芒。
他利用那些开始变得“灵活”、甚至偶尔可以局部“改写”的物理规则,
结合对“背景噪音”模式的深度解析,设计出了一套极其复杂、也极其危险的系统。
核心是一个量子纠缠阵列,但它纠缠的不是粒子,
而是“现实底层协议”与一个经过特殊编码的、模拟稳定宇宙模型的交互界面——“滤网”。
莉娜和其他小组成员则负责构建这个“滤网”的模型,
一个基于过去那个稳定、逻辑自洽的宇宙规则的简化版本。
克斯韦方程组、广义相对论、量子场论……所有人类已知的、构成他们熟悉世界的物理定律。
这个过程充满了讽刺:他们正在用那个正在崩溃的“幻想”的碎片,来搭建一个庇护所,
以期与那个正在毁灭他们的“幻想者”进行沟通。第一次非接触性“连接”测试,
被安排在一个绝对隐蔽的地下掩体中进行。整个“认知滤网”系统占据了大半个房间,
冷却液在管道中嘶嘶流动,指示灯像神经末梢一样明灭不定。德克坐在主控台前,
莉娜站在他身后,能听到自己心脏擂鼓般的声音。“启动滤网,功率百分之五。
”德克的声音平静得可怕。屏幕上,代表稳定宇宙模型的界面亮起,呈现出模拟的星空图景。
同时,另一个窗口显示着经过“滤网”处理的、“神之思绪”的实时输入。
一开始是扭曲的色块和毫无意义的几何图形,伴随着刺耳的噪音。随着系统参数调整,
图像开始稳定,噪音减弱。他们看到了。不是具体的事物,也不是清晰的场景。
那是一种……感知的洪流。无数矛盾的景象叠加在一起:星辰在诞生瞬间就腐烂成脓水,
巨大的、无法名状的形体在真空中蠕动又消散,瑰丽的星云呈现出血肉般的纹理,
同时又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耳边或者说,
是直接作用于意识是亿万种声音的混合——凄厉的尖叫,痴愚的傻笑,低沉痛苦的呻吟,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