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不合时宜的相遇 (一)凌晨两点,江城的雨像一层薄纱,轻轻覆盖在霓虹闪烁的街道上。
沈砚从出租车里下来,雨水立刻打湿了她的警服。
她抬头,看见一栋老旧居民楼的五楼亮着微弱的光,那是报案人所在的位置。
屋内,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抱着膝盖坐在沙发上,眼神空洞。
她说自己刚刚目睹了一场谋杀——一个穿雨衣的男人,将一个女人从背后推下了楼。
“你确定看清了吗?”
沈砚问。
女孩用力点头:“我看到了他的眼睛,很亮,像狼一样。”
沈砚记录着,她的首觉告诉她,这个女孩没有说谎。
但当她走到窗前,望向楼下的街道时,却发现地面干燥,没有任何雨水冲刷的痕迹。
“你是在哪个房间看到的?”
沈砚问。
女孩指向对面那栋楼:“对面五楼,靠右边的窗户。”
沈砚心中一沉。
对面那栋楼,五楼靠右的房间,是空置的。
她转身,正要追问,一阵熟悉的手机铃声响起。
是她的上级打来的:“沈砚,准备出警。
江城广场,发现一具女尸。”
沈砚挂断电话,再次看向女孩。
女孩的眼神里,除了恐惧,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期待。
“你叫什么名字?”
沈砚问。
“林苒。”
女孩回答。
“林苒,”沈砚的声音很平静,“你说你看到了凶手的眼睛。
那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你会在凌晨两点,特意看向对面的窗户吗?”
林苒的嘴唇颤抖了一下,没有回答。
窗外,雨停了,城市的霓虹在玻璃上留下斑驳的光影。
沈砚知道,这起看似简单的案件,背后一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案发后一小时,江城广场被警戒线封锁。
沈砚赶到现场,法医己经开始工作。
死者是一名年轻女性,颈部有明显勒痕,被抛尸在广场中央的喷泉旁。
“死亡时间推测在昨晚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之间。”
法医报告说,“颈部勒痕显示为生前伤害,凶器可能是细绳或皮带。”
沈砚皱眉:“有没有目击者?”
“有几个路人,但都只听到了争吵声,没有看到具体情况。”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黑色风衣的男人走近警戒线。
他看起来三十出头,气质冷静,眼神锐利。
“这里是案发现场,闲人免进。”
警员拦住了他。
男人出示了一张证件:“陆时,犯罪心理学家。
市局特邀顾问。”
沈砚看着他,表情冷淡:“我们己经有足够的人手了,不需要顾问。”
陆时没有生气,只是微微一笑:“我不是来指挥你的,只是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他蹲下身,仔细观察尸体周围的痕迹,然后起身看向广场西周的监控摄像头:“这个位置很有意思。
喷泉的声音可以掩盖呼救声,而西周的摄像头,恰好有一个盲区。”
“你怎么知道?”
沈砚问。
“因为有人想让我们这么认为。”
陆时指向对面大楼的广告牌,“那块屏幕的角度,会反射出摄像头的死角。”
沈砚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如他所说。
她不得不承认,这个男人的观察力非同一般。
“你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沈砚问。
“因为有人在模仿五年前的一起旧案。”
陆时的表情变得严肃,“而那起案子,还没有真正结束。”
沈砚的心中一紧。
她知道陆时指的是什么——五年前,她的导师在调查一系列连环案件时意外身亡,案件因此不了了之。
“你是说,这不是一起孤立的谋杀案?”
沈砚问。
“我是说,”陆时看着她,“有人在向你发出信号。”
(第一部分完)陆时的话让沈砚陷入了沉思。
就在这时,一名警员急匆匆地跑来,带来了一个惊人的发现,让整个案情变得更加扑朔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