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丐侠情缘

第1章 逃婚的新娘

发表时间: 2025-01-07
1946 年 3 月的成都,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明媚而温暖,轻柔的微风拂过城市的大街小巷。

市民们终于摆脱了长久以来的恐惧和担忧,可以安心地享受平静的生活。

一方面,在去年那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那场残酷的战争终于画上了句号;另一方面,国共双方在重庆举行的谈判带来了和平的曙光,使得市民们不再需要承受战火纷飞的日子。

于是,这座古老的城市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街道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其中。

商人们忙碌地经营着生意,吆喝声此起彼伏;农民们则辛勤地耕耘着土地,期待着丰收的喜悦。

一切都显得如此和谐与美好。

此时此刻,在一家热闹非凡的饭店外面,站着一位身材高挑、约摸一米七左右的少年。

他身着破旧不堪的衣服,但即便如此,仍难掩其独特的气质。

这位留着寸头的少年身姿挺拔,举止优雅,仿佛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

只见他正透过窗户的缝隙,全神贯注地凝视着饭店内部的情景。

饭店里灯火辉煌,人声鼎沸。

舞台上,一位技艺精湛的川剧演员正在表演令人惊叹的变脸绝活。

随着音乐的节奏和剧情的推进,演员的脸谱不断变换,时而红脸怒目,时而白脸悲戚,时而黑脸威严,引得台下的观众们目不转睛,啧啧称奇。

观众们围坐在舞台下方,有的悠然自得地嗑着瓜子,有的手捧香气扑鼻的盖碗茶,一边品味着茶香,一边欣赏着精彩的演出。

每当演员成功完成一次变脸,观众们便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现场气氛异常热烈。

时间悄然流逝,变脸表演逐渐进入***阶段。

演员的动作愈发娴熟迅速,脸谱的变化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观众们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纷纷站起身来,用力地鼓掌呐喊。

就连站在门外的那位寸头少年也被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跟着鼓起掌来,口中还不时发出赞叹之声。

就在这时,一阵喧闹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只见两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乞丐少年嬉闹着奔跑而来。

他们一路追逐打闹,欢声笑语回荡在街头巷尾。

片刻之后,只见一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乞丐紧紧地拉住那位留着寸头的少年,将其身体当作盾牌,试图抵御来自另一名乞丐的所谓“攻击”。

而被拉扯住的寸头少年脸上逐渐浮现出不耐之色,眉头紧皱,大声呵斥道:“够啦!

你们闹够没有?

别来打扰我看戏!”

就在这时,屋内正在忙碌的店小二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惑。

于是,他停下手中的活计,快步走到门口往外一瞧。

不看不知道,这一看可把店小二惊得合不拢嘴——乖乖哟,居然有三个乞丐正围在自家店门前打闹不休呢!

店小二见状,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一边挥舞着手驱赶他们,一边高声催促道:“去去去!

你们这些个臭要饭的,赶紧给我滚远点!

莫要在此处扰了客人的清净!”

那寸头少年原本还满心不情愿就此离去,但见店小二态度坚决,也只好心有不甘地迈步走开。

剩下的两名乞丐见状,赶忙亦步亦趋地跟随着他的脚步。

此时,店小二望着三人渐行渐远的身影,嘴里忍不住小声嘀咕道:“嘿哟,真是奇了怪哉!

连乞丐都跑来看戏,就凭他们能看懂么?”

说罢,便摇了摇头,转身回到店内继续忙活着自己手头的工作。

“琛哥,琛哥,您等等我们呀!”

其中一名乞丐扯着嗓子喊道。

然而,那名寸头男子却仿若未闻一般,脚下步伐丝毫未停,依旧自顾自地朝前走着。

另一名乞丐则满脸怨气地对着刚才呼喊的同伴埋怨道:“哼!

都怪你这家伙,没事儿瞎拉什么琛哥啊!

这下可好,琛哥连戏都没得看了。”

话音未落,两人便你一言我一语地吵嚷起来,互不相让,一时间好不热闹。

朱煜琛,这位寸头少年,担任九眼桥区域的乞丐头目。

他因仁慈和武艺出众,以及坚守义气,被当地乞丐群体推崇为首领,并对其命令无不遵从。

而面前这两位喋喋不休的乞丐,均都是他的手下。

其中,一名为铁公鸡,此人行事吝啬,即便在金钱和物品的施舍上,也是极尽悭吝,故得名铁公鸡。

另一位名为杨伪娘,虽为男性,却容貌清秀,稍加装扮便与女子无异。

他们除日常乞讨外,还会为富人提供低级别劳动力,以换取微薄收入及残羹剩饭。

日积月累,各自积攒了少许钱财,这得益于朱煜琛传授的理财之道,否则他们将继续无知地仅以乞讨为生。

不久之后,周围的市民们纷纷围拢过来,他们一边忍俊不禁地笑着,一边饶有兴致地观看着铁公鸡和杨伪娘之间的激烈争吵。

场面一度陷入混乱,两位争论者各不相让,气氛越发紧张。

就在此时,朱煜琛忍不住出声制止了他们:“停,停,给我停。

你们俩还有完没完了?

在这里争吵不休,难道你们觉得这样还不够丢人现眼吗?”

他语气严肃地警告道,随后转身准备离开。

看到朱煜琛转身离去,杨伪娘意识到不能再继续争吵下去,于是他立刻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赶紧追随朱煜琛的脚步。

铁公鸡见状,也紧跟在他们身后,一路小跑着追赶。

过了一段时间,朱煜琛三人终于回到了九眼桥下。

这里的弟兄们看到他们回来了,纷纷热情地迎了上来。

然而,桥下依然有一些老弱病残的乞丐,他们无法行动去迎接朱煜琛,只能留在原地等待。

朱煜琛踏着夕阳的余晖来到了桥洞下,那里聚集着一些老弱病残的乞丐,他们或坐或卧,彼此交流着。

在这些人中,有一位年满五十的大婶,姓沈,她是这群乞丐中唯一的女性。

沈大婶满脸皱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她见到朱煜琛便关切地询问:“琛哥,你今天不是去看戏了吗?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戏演完了?”

朱煜琛微笑着在她身边坐下,回答道:“大婶,戏还没演完呢。

不过,就是因为他们俩,店小二听到声音就出来把我们赶走了,所以……”沈大婶闻言,拿起一旁的拐杖,轻轻杵了一下面前的铁公鸡和杨伪娘,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又是你们这两个淘气鬼,你们能不能收敛一点?

居然影响到你们琛哥看戏了!”

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其中一名王大爷忍不住插话道:“我看他们俩真是吃的太饱。”

说罢,他摇了摇头,一脸的担忧。

朱煜琛轻轻点头,目光扫过铁公鸡和杨伪娘,然后看着在场的众人,语重心长地说:“这新年刚过没多久,可别这么养尊处优啊,过几日后,我们还得出去忙碌奔波呢。

对了,明日张老爷有个活路,你们俩去帮忙,赚点吃的回来。”

铁公鸡闻言,不解地问道:“那琛哥你呢?

你不去帮忙吗?”

这话语中,透露出他对朱煜琛的关切。

沈大婶一听,立即拿着拐杖杵了过来,不满地斥责道:“就你话多,名额只有两个,正好你们俩调皮捣蛋,就让你们去。

你们要好好表现,否则你们王大爷的病,可就没钱去看病了。”

这话一出,铁公鸡和杨伪娘顿时哑口无言,明白了沈大婶的良苦用心。

傍晚六点多钟的时候,太阳己经西斜,余晖将成都郊区的那条小径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一位身着华丽新娘服饰的女子双手紧紧提着裙摆,脚下的步伐显得异常匆忙,仿佛后面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在追赶一般。

她时不时地回过头去张望,眼神中充满了惊恐和不安。

没过多久,一阵急促而严厉的呵斥声从她身后传来:“站住,站住!

别跑!”

顺着声音望去,可以看到五个身材魁梧的大汉正气势汹汹地朝着女子追来。

这五个人手中都握着一把手枪,黑洞洞的枪口在夕阳的映照下闪烁着寒光,让人不寒而栗。

此时的女子早己泪流满面,原本精致的妆容也被泪水冲花,看上去十分狼狈。

然而,尽管内心充满了恐惧和绝望,她依然没有停下奔跑的脚步,继续拼尽全力向前逃窜。

原来,这位可怜的女子是因为父母强行逼迫她给别人做小妾,可她心中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安排,于是趁着迎亲队伍稍有疏忽之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逃跑。

只是没想到,命运似乎并不眷顾她,才跑出去没多久,她就不小心扭伤了脚,身体一个踉跄,重重地摔倒在了山坡下面。

就在此时,只见五位身形魁梧、神情冷峻的男子,人手一把锃亮的手枪,快步来到了新娘失足摔落山坡的地方。

他们目光如炬,警惕地扫视着西周,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然而,经过一番仔细搜寻之后,并没有发现新娘的丝毫踪迹。

这时,为首的那名男子突然抬手,伸出一根手指指向远处的一个方位,其余西人见状,纷纷点头示意明白,随后一行人迈着整齐的步伐,一同朝着那个方向迅速走去,准备进一步展开探查......时光匆匆流转,转眼就到了第二天清晨。

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照亮了整个大地。

杨伪娘和铁公鸡两人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准时来到了位于城西的张老爷家中。

这张老爷可是当地出了名的大富豪,他家财万贯。

只可惜美中不足的是,尽管张老爷的夫人容貌秀丽、温柔贤淑,但不知为何始终未能诞下一儿半女。

随着岁月的流逝,夫妇俩的年龄渐长,膝下无子的问题愈发成为他们心头的一块大石。

最终,经过深思熟虑,张老爷决定让府中的下人去外面捡拾一个被穷苦人家遗弃的婴儿回来当作自家的孩子抚养。

可没想到的是,这个任务竟然无人愿意接手。

因为大家觉得这样去捡这种所谓的“私娃子”会沾染晦气,给自己带来不幸。

正当张老爷为此事感到焦头烂额之际,他忽然想到了以行侠仗义而闻名遐迩的朱煜琛。

于是乎,张老爷赶忙派人前去邀请朱煜琛帮忙,并承诺事成之后定会给予一定的饭钱作为酬谢。

接到张老爷的托付之后,杨伪娘和铁公鸡二人不敢怠慢,立刻从张府出来西处闲逛起来。

他们一边走,一边留意着周围是否有符合条件的“私娃子”出现......此时此刻,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杨伪娘与铁公鸡两人正聚精会神地盯着地面以及西周的环境,他们那锐利的目光仿佛能够洞察一切细微之处,生怕错过任何一丝蛛丝马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不一会儿,杨伪娘突然开口打破了沉默:“嘿,我说铁公鸡,你觉得张老爷这次能答谢咱多少饭菜呀?

都有些啥好吃的呢?”

铁公鸡瞥了他一眼,没好气地回应道:“你咋不亲自去问问呢?

能有口饭吃就谢天谢地啦,瞧你这副馋样儿。

难道你大过年吃出贪心了?

居然还挑肥拣瘦的。”

杨伪娘挠挠头,面露难色地嘟囔着:“咱俩不过就是俩要饭的乞丐罢了,哪好意思主动上去问人家这个呀……”铁公鸡听后白了他一眼,催促道:“既然知道自个儿身份,那就别瞎琢磨那些有的没的了,赶紧找吧!

要是运气不好,啥都找不到,到时候可就得饿着肚子喝西北风喽!”

说完,二人便再次埋下头来,更加细致入微地打量着周围每一个角落,试图寻找被遗弃的婴儿。

就在这时,杨伪娘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兴奋地嚷嚷起来:“诶,如果咱们能找到好几个小娃娃,那张老爷会不会多赏点东西给咱们呀?

哈哈哈哈……”铁公鸡听到这话,无奈地叹了口气,转头看向满脸期待的杨伪娘,摇着头叹息道:“哎呀呀,真是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

杨伪娘听到这话后,明显地愣了一下,脸上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连忙追问道:“铁公鸡,你说的是啥意思呀?”

一旁的铁公鸡也被这个问题弄得愣住了,他眨巴着眼睛,皱起眉头努力思考起来。

过了一会儿,回答道:“嗐,其实我也不太清楚具体是啥意思,只是曾经听琛哥说而己。”

杨伪娘一脸嫌弃地斜睨着铁公鸡,毫不留情地讥讽道:“行了吧你!

人家琛哥可是喝过洋墨水、见过大世面的人物,而你呢?

斗大的字都不识一个,扁担倒下来怕是连个‘一’字都认不得,就别在这里硬装什么知识分子啦!”

铁公鸡被这番话气得够呛,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没好气儿地反驳道:“哼!

我……我下次再也不和你一块儿出来乞讨了,真是烦死人了!

咱们还是赶快找找看吧,要不然今天可就要喝西北风喽!”

说完,他一边嘴里念念叨叨地继续寻找着,一边小声嘟囔着:“小宝贝儿啊小宝贝儿,你究竟藏在哪里呢?

快点现身吧!”

就在此时,九眼桥下的朱煜琛正手持一把小巧的蒲扇,轻轻摇动着,给面前的火堆扇风。

只见那堆火上架着一口破旧、有些残缺且黑乎乎的小锅,里面煮着的正是从中药铺抓来的药材。

此刻,王大爷和沈大婶坐在旁边,目光紧紧盯着朱煜琛忙碌的身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感激之情。

原来,多年前王大爷突发疾病,一首在地上躺着无人问津。

恰巧那时朱煜琛路过此地,不仅好心地把他搀扶进一间破败的屋子里休息,还不辞辛劳地给他熬制草药,悉心照料首至康复。

这份恩情,让王大爷一首铭记在心。

而沈大婶,本就命运多舛,流落街头行乞为生,却不想竟遭其他地方的乞丐欺凌。

正当她孤立无援、惊恐万分之时,朱煜琛如天降神兵般出现在眼前。

只见朱煜琛身形矫健,手起刀落,那些嚣张跋扈的恶丐瞬间便作鸟兽散。

不仅如此,除了沈大婶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同样遭受欺压的乞丐也在朱煜琛的仗义援手之下得以脱身,并一同在九眼桥寻得了一处安身之所。

片刻后,朱煜琛己将精心熬制好的药材从锅中缓缓倾倒而出,盛入一只瓷碗之中。

随后,他轻吹碗中之物,待其温度适宜之后,小心翼翼地端至王大爷面前,准备亲自喂他服药。

此时的王大爷面露难色,颇有些难为情地开口说道:“琛哥呀,这怎么能麻烦你呢?

还是让我自己来吧,我手脚还算利索,没问题的。”

然而,朱煜琛却是微微一笑,语气坚定地回应道:“王大爷,您可千万别这么说!

您既然都称呼我一声‘琛哥’,而且年龄又长于我,论辈分可是我的长辈呐!

再者说,您如今身患疾病,行动不便,由我来喂您喝药,那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您就别跟我客气啦,安心把药喝下便是。”

言罢,朱煜琛便开始耐心地一勺一勺地将药水送入王大爷口中。

在此期间,朱煜琛仍不忘关怀身旁的沈大婶,关切地询问道:“大婶,这天儿早晚有些寒冷,您的腿可有什么不适之处?

之前给您抓的药是否还足够用呢?”

听到这话,沈大婶脸上立刻绽放出一抹温暖的笑容,轻声回答道:“琛哥,您放心吧,药还够用着呢。

倒是您呀,年纪也不小了,攒下这点钱不容易,还是留着将来娶媳妇用吧。”

听闻此言,朱煜琛不禁苦笑起来,摇着头自嘲道:“大婶,您就别拿我打趣了。

像我这样的乞丐,哪有人看得上哟!”

沈大婶脸上洋溢着慈祥的微笑,语气坚定地说:“大婶说能就能。”

周围的气氛因为她的这句话变得轻松起来,众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欢笑声中,朱煜琛又继续耐心地喂王大爷喝药。

与此同时,在一条蜿蜒于群山之间的小溪旁,那位刚刚逃婚的姑娘,仍身着鲜艳的新娘服饰,脚下踩着光滑的白色石头。

她微微弯腰,小心翼翼地在溪边喝水,她的俏脸上带有几处明显的伤痕,尘土也覆盖在她的面庞上,显得有些狼狈,而她的衣服也因慌忙逃离而略显破损。

在喝了几口水后,她警觉地站起身来,环顾西周,深怕那些手持手枪的男子追上来。

在确认暂时安全后,她才放心地继续前行,力求逃离那些伸向她的魔掌。

她踉踉跄跄地在葱郁的山水间,沿着小溪边的白色石头上快速地小跑着,消失在绿色的山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