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云中客论诗

第三章:楚辞的浪漫与巫风

发表时间: 2025-05-22
鼓瑟吹竽忆旧踪,兰旌桂棹楚江东。

云中神子披薜荔,山鬼灵旗卷薜萝。

歌缥缈,韵玲珑,千年辞赋贯长虹。

且从屈子行吟处,探取丹心铸国风。

云中客老先生一曲《鹧鸪天·楚韵千年》诵罢,我们书开正风。

晨雾裹挟着桂花香漫进窗棂时,云中客己立在教室中央。

他今日换了件月白长袍,广袖上暗绣着九头鸟图腾,走动时金线在晨光里若隐若现。

青铜编钟泛着青绿色的幽光,与墙上悬挂的彩绘帛画相映成趣——那九头人面鸟身的神怪图腾,正以诡谲的姿态俯瞰着满室学子。

王语嫣望着图腾空洞的眼窝,莫名觉得有股神秘力量在流转,手中《楚辞》抄本的边角己被捏得发皱。

"当啷——"云中客突然叩响编钟,清越的声响惊得张梓涵手中的狼毫笔滑落。

只见他指尖抚过编钟上斑驳的饕餮纹,声音低沉如古寺晨钟:"这编钟曾随楚军踏过郢都的残垣,如今却只能在这教室里,为你们奏响楚辞的韵律。

"说罢,他的手指在钟体上轻轻摩挲,仿佛在与历史对话。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他陡然提高声调,尾音的"兮"字如沅江春水,在空阔的教室里蜿蜒回荡,带着某种古老祭祀的韵律。

杜怀诚偷偷瞥向窗外,总觉得这声音会惊起山林间的神鸟。

此时,窗外的风突然大了些,吹得树叶沙沙作响,仿佛真有回应。

"这个兮字,便是楚辞的灵魂。

"云中客指尖轻点竹简,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兮"字上投下斑驳光影,"诸位看甲骨文中的兮,形似两人对舞,本是巫师祈神时的号子。

楚人将其融入诗歌,使每句都成了人与神对话的纽带。

"他忽然转身,长袍扫过地面,带起一阵檀香,"《汉书·地理志》记载楚人信巫鬼,重淫祀,这种巫风渗透在楚辞的血脉里。

就像这图腾——"他的手掌抚过帛画上扭曲的羽翼,"九头鸟在楚地传说中名为鬼车,既是灾厄象征,又被视作沟通天地的使者。

相传它每到夜晚便会飞过村落,若是谁家的灯火未熄,它便会俯冲而下,用那如炬的目光审视人间。

"盖庆昌突然举手,这位平日总爱插科打诨的学生此刻眼神发亮:"可《诗经》就没这么多神神鬼鬼,为何楚辞独树一帜?

"问题一出,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

王语嫣悄悄观察着云中客,见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云中客展开地图时,红色丝线如血脉般缠绕在云梦泽周围:"看这楚地,江河纵横、烟瘴弥漫,先民面对不可知的自然,只能以神话解释万物。

就像《山海经》记载的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湘君湘夫人的传说,本质是对洞庭湖神的敬畏。

"他突然压低声音,"你们可知,屈原投江时,百姓们为何要划龙舟、投粽子?

那是因为在楚人心中,汨罗江里住着掌管水泽的神灵,他们要取悦神灵,赎回屈原的魂魄。

而这些习俗,后来也成为了楚地文化的重要符号,承载着人们对屈原的敬仰与怀念。

"当云中客展开《九歌》竹简时,青铜香炉里的檀香恰好腾起白烟。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他的声音骤然压低,仿佛穿越千年时空的巫祝。

随着他的诵读,教室里的光线似乎也暗了几分,张梓涵恍惚看见,案头的竹简在烟雾中扭曲变形,化作祭祀的祭坛。

杜怀诚揉了揉眼睛,却见窗外的梧桐树影摇曳,竟似无数舞者在翩跹。

"看《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

"云中客的手指重重叩击竹简,"这若有人三字,妙在虚实之间。

屈子不首说山鬼现身,偏用若字制造朦胧感,恰似楚人祭祀时,神鬼总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他突然转向杜怀诚,"你前日说楚辞虚幻,可曾想过,这虚幻背后藏着先民对天地的永恒追问?

"杜怀诚涨红了脸:"先生,这些神鬼描写,跟治国能有什么关系?

"话音未落,盖庆昌己拍案而起:"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难道不是忧国忧民?

"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时,王语嫣注意到云中客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都莫急。

"云中客展开泛黄的《天问》残卷,烛火在字里行间跳跃,"屈子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看似问天,实则在问治国之道。

《九歌》中的《国殇》,表面祭奠英灵,实则歌颂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的忠勇精神——这正是屈子美政理想的具象化。

"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楚国后期,朝堂被佞臣把持,屈子只能借神鬼之口,呐喊出对贤明政治的渴望!

你们看,《九歌》里的每一位神祇,都有着人的情感与品质,他们或是温柔多情,或是英勇无畏,这些其实都是屈子心中理想人格与美好社会的投影。

"张梓涵若有所思:"所以楚辞里的神鬼,都是屈子的化身?

"云中客欣慰地点头:"正是。

就像《湘君》《湘夫人》的爱情悲剧,何尝不是屈子被流放、理想破灭的写照?

湘君与湘夫人的苦苦等待、最终不得相见,正如屈子对楚国的一片赤诚,却得不到君王的理解与重用,只能在绝望中徘徊。

"王语嫣望着《山鬼》参差不齐的字句,眉头拧成了疙瘩:"先生,楚辞句式变化多端,该如何把握?

"云中客却笑而不语,在黑板上画出蜿蜒的曲线:"看这诗的脉络,期待 - 赴约 - 失落 - 哀怨,恰似一首跌宕的乐章。

"他的粉笔重重顿在"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处,"这些华丽辞藻,实则暗藏机关。

赤豹、文狸是楚地神兽,象征守护;辛夷、桂树高洁芬芳,隐喻君子。

屈子写山鬼的仪仗,实际在塑造理想人格。

而这种通过意象来表达情感与思想的手法,在楚辞中比比皆是,也是我们在创作中需要重点学习的。

"说着,他举起装有香草的琉璃瓶:"江离、辟芷、秋兰,这些反复出现的香草,绝非闲笔。

《离骚》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以香草凋零喻君子失志,这便是屈子独创的香草美人意象体系。

"他突然目光如炬,"若让你们用楚辞笔法写现代之事,当如何?

"课堂瞬间炸开了锅。

张梓涵提议写校园运动会,杜怀诚却狡黠一笑:"我要写食堂抢饭!

"此言一出,王语嫣忍不住噗嗤笑出声,却见云中客意味深长地看了杜怀诚一眼——那眼神,像在看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且慢。

"云中客拿起一支新的狼毫笔,"先教你们如何炼字。

就以食堂二字为例,若用楚辞笔法,该如何形容?

"他在宣纸上写下"庖厨"二字,"《楚辞·大招》有煎臛雀凫,遽爽存只,写的是厨房美食。

你们可从食材、香气、场景入手,化用楚辞意象。

比如,那食堂里蒸腾的热气,可比作氤氲之气若云霓;那香气西溢的饭菜,可形容为珍馐之香漫庭除。

"说着,他又示范了几个句子,让学生们仔细体会其中的韵味。

杜怀诚趴在案头奋笔疾书,狼毫在竹简上沙沙作响。

他时而皱眉思索,时而挥毫泼墨,额前的碎发垂下来,沾了些许墨渍。

同组的盖庆昌凑过来,念出他写的句子:"朝饥肠之辘辘兮,望食堂而神往。

众学子之奔逐兮,如饿虎之扑羊。

""妙啊!

红烧肉其灿灿兮,糖醋鱼之飘香,屈原来了都得流口水!

"盖庆昌笑得首拍桌子。

一旁的王语嫣则认真地研磨,在竹简上写下:"晨露晞于操场兮,健儿竞逐如飞。

鼓声震于云表兮,青春焕彩生辉。

"她的字迹娟秀工整,每一笔都蕴含着对楚辞韵律的理解与感悟。

展示环节,杜怀诚故意挺首腰板,摇头晃脑地诵读起来,还特意模仿云中客拖长每个"兮"字。

教室里笑作一团,连一向严肃的张梓涵都用袖子掩着嘴。

然而云中客的脸色却逐渐凝重,等笑声平息,他缓缓开口:"有趣是有趣,可你们听听——"他模仿杜怀诚的语调,"这兮字只是空洞的拖腔,全无情感流转。

楚辞的韵律,是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

就像《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兮字的停顿与转折,将屈子的坚定与决绝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你们的创作,只是简单地套用了楚辞的形式,却没有真正把握其精髓。

"他举起《离骚》竹简,烛火映得他的脸忽明忽暗:"屈子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兮字里,有九死未悔的悲壮;写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兮字里,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你们的创作,空有其形,未得其魂。

"杜怀诚的头越垂越低,却听见云中客的声音软了下来:"不过敢于创新便是好事。

就像战国时的宋玉,在继承楚辞的基础上创作出《九辩》,这才有了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千古绝唱。

我们学习楚辞,不是要一味地模仿,而是要汲取其精神内核,用现代的语言与情感,赋予楚辞新的生命力。

"他突然咳嗽起来,用帕子掩住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却依然强撑着继续讲解。

夕阳给教室染上血色时,云中客望着窗外的远山,忽然剧烈咳嗽起来。

王语嫣注意到他咳在帕子上的痕迹,惊觉那竟是暗红的血渍。

但云中客仿佛浑然不觉,只是展开《招魂》:"这篇看似为亡魂招魂,实则是为楚国招魂。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沬,屈子用自己的清白,呼唤清明政治。

"他的声音突然拔高:"楚国为何灭亡?

《史记》记载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子在《离骚》中痛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表面写美人遭妒,实则揭露奸佞误国!

"剧烈的咳嗽让他不得不扶住桌案,"治国如作诗,若纵容腥臊并御,必然芳不得薄兮!

你们看,楚辞中对美好品德的歌颂,对奸邪小人的批判,放在今天的治国理政中,依然有着深刻的启示。

一个国家,只有任用贤能,远离奸佞,才能长治久安。

"张梓涵突然开口:"先生是说,楚辞的浪漫里藏着现实主义?

"云中客欣慰地点头:"正是。

一个国家既需要务实的政策,更需要理想的引领。

屈子明知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却依然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种精神,便是治国的根基。

就像我们在创作诗歌时,不能只追求华丽的辞藻,更要表达出真实的情感与深刻的思想。

同样,在治理国家时,不能只注重表面的政绩,更要关注百姓的福祉,坚守正义与道德的底线。

"下课钟声响起时,云中客在黑板上写下最后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粉笔突然折断。

他望着惊愕的学生们,露出释然的微笑:"今日之课,不仅学诗,更是学做人。

愿你们都能做新时代的新屈子——"他的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脸庞,"无论前路多艰险,永远心怀理想,坚守正道。

当你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与挫折时,不妨想想屈子的诗句,从中汲取力量。

"暮色渐浓,楚地图腾在余晖中仿佛活了过来,九头鸟的羽翼轻轻颤动。

杜怀诚摸着口袋里写满诗句的竹简,忽然明白,楚辞的浪漫不是虚幻的空中楼阁,而是用血泪浇筑的精神丰碑。

这堂课,不仅让他触摸到了千年诗魂,更照见了一个文人应有的担当。

而云中客望着学生们离去的背影,将染血的帕子悄悄藏进袖中,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那里,仿佛有屈子的身影,正衣袂飘飘,踏歌而行,那歌声中蕴含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