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林知夏失眠了。
窗外淅淅沥沥下起了秋雨,雨点敲打着玻璃,发出细密而绵长的声响,如同她此刻纷乱无序的心跳。
黑暗中,她睁着眼睛,天花板上仿佛交替浮现着顾星辰带着鼓励的眼神,和许轻轻好奇兴奋的脸庞,最后又都化为那句萦绕不去的“青春的印记”。
“现成的画作”……他果然是指那本速写本。
她把本子从书包里拿出来,放在枕边,指尖反复摩挲着粗糙的封皮。
这里面是她整整两年的秘密世界,是她所有无人倾诉的欢喜、惆怅、天马行空的想象,是她脆弱灵魂的外壳。
把它交出去,无异于将自己最柔软的内里暴露在阳光下,任人评判。
恐惧像藤蔓一样缠绕上来。
万一大家觉得不好呢?
万一有人说“画得什么啊,还不如打印几张图片贴上去”?
万一……这平静的、“隐形”的高中生活就此打破,她再也无法缩回这个安全的角落?
可另一个声音,微弱却固执地在心底响起——那是顾星辰真诚的赞叹:“光影处理很厉害”,那是泛黄纸条上力透纸背的嘱托:“愿你拥有不顾一切的勇气”。
勇气……她真的能拥有吗?
她猛地坐起身,拧开台灯。
暖黄的光线驱散了一小片黑暗。
她翻开速写本,一页一页,重新审视自己的“孩子们”。
窗台的麻雀,沉睡的同学,长着翅膀的游鱼……它们安静地回望着她,仿佛在无声地鼓励。
也许……也许可以试一试?
不为别人,只为了回应那份难得的“懂得”,只为了对抗内心深处那份蠢蠢欲动的渴望。
她抽出一张崭新的画纸,拿起铅笔。
既然要参与,就不能是随便一张旧稿,她需要为“青春的印记”这个主题,创作一点新的、更正式的东西。
然而,笔尖悬在纸面上方,却久久无法落下。
大脑一片空白。
那些平日里信手拈来的线条和意象,此刻全都消失无踪。
主题的框限像一道无形的枷锁,而“可能要公之于众”的压力,更是扼杀了所有的灵感。
她画了几笔,勾勒出一个模糊的轮廓,又烦躁地用橡皮狠狠擦去,只在纸上留下一片难看的灰痕。
原来,为他人而画,与为自己而画,是如此不同。
第二天,林知夏顶着一对淡淡的黑眼圈走进了教室。
她刻意低着头,避免与任何人有视线接触,尤其是前排那个方向。
整个上午的课她都听得心不在焉,课本的边角空白处异常干净,一笔涂鸦也无。
她感觉自己像个电量耗尽的机器人,只是机械地跟着课堂节奏。
课间操时间,她借口肚子不舒服,留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
阳光透过窗户,正好洒在顾星辰的座位上。
他的桌面收拾得一丝不苟,教材和参考书分门别类叠放整齐,一支看起来价格不菲的钢笔静静地躺在笔袋旁边,折射出冷静的光芒。
一切都符合他“完美”的形象。
林知夏忽然感到一阵气馁。
她和他,根本是两个世界的人。
他负责的项目,需要的是同样“完美”、能拿得出手的作品,而不是她那些藏在角落里的、带着个人情绪的小打小闹。
昨天的邀请,或许只是他出于礼貌和领导艺术的一种姿态,自己竟然当真了,还为此挣扎了一整夜,实在可笑。
她深吸一口气,决定放弃。
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继续做她的“隐形人”。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想让她轻易退缩。
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她正对着一道数学题发呆,一个身影在她旁边的空位坐了下来。
是顾星辰。
他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脸上带着惯常的、令人放松的微笑,声音压得很低,只有他们两人能听清:“林知夏同学,打扰一下。
关于文化墙的设计,我初步整理了几个方向,想听听你的意见。”
林知夏的心脏猛地一跳,握着笔的手指微微收紧。
他来了!
他居然真的来了,而且还准备了方案!
她不敢看他,目光死死盯着草稿纸上的数学公式,声音干涩:“我……我不懂这些的。”
“没关系,只是看看,提点想法。”
顾星辰的语气很随意,仿佛只是进行一场再普通不过的讨论。
他打开文件夹,里面是几张打印出来的参考图片和一些手写的文字思路。
有偏向传统校园风的,有科技未来感的,还有抽象艺术流的。
“你看,比如这个,”他指着那张抽象风格的参考图,“用大胆的色块和线条来表现青春的冲击力和不确定性,我觉得很有想法。
不过可能有点太前卫,担心同学们接受度不高。”
他的手指修长干净,讲解思路清晰,态度自然得仿佛林知夏本就是团队的核心成员。
这种被平等对待、被认真咨询意见的感觉,让她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
她鼓起勇气,飞快地瞥了一眼那张图片,小声说:“是……是有点难懂。”
“是吧?”
顾星辰像是找到了知音,轻轻合上文件夹,身体微微向后靠了靠,目光落在她依旧紧握的笔上,话锋不着痕迹地一转,“所以我觉得,或许用一种更细腻、更能引起共情的方式会更好。
比如,用画面来讲故事,记录一些我们身边真实却容易被忽略的瞬间。”
他的话语像一把精准的钥匙,轻轻叩击着她心扉的门锁。
真实却容易被忽略的瞬间……这不正是她一首在画的东西吗?
放学铃声响起,同学们陆续离开。
林知夏磨磨蹭蹭地收拾着书包,内心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激烈斗争。
顾星辰己经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似乎也在整理东西,并没有催促她的意思。
教室里的人渐渐走空,只剩下他们两人。
夕阳的余晖将教室染成一片温暖的橙色,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尘埃,安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林知夏的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鼓噪着,那句“不顾一切的勇气”再次响彻脑海。
她深吸一口气,像是即将奔赴战场的士兵,猛地从书包里抽出那本速写本,紧紧抱在胸前,然后站起身,朝着前排那个身影走去。
脚步声在空旷的教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顾星辰听到声音,抬起头,看到她站在自己桌前,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询问神色。
林知夏不敢看他的眼睛,目光落在他桌面上那道被阳光勾勒出的明亮边缘上。
她几乎是用了全身的力气,才将怀里的速写本递了出去,动作僵硬得像是在递交什么违禁品。
“这……这个……”她的声音因为紧张而微微发颤,“里面有一些……平时的练习……或许……你可以看看……有没有……能用的……”一句话说得断断续续,耗尽了她所有的勇气。
顾星辰明显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她会如此首接地将本子交给他。
但他很快反应过来,神色变得郑重,双手接过速写本,仿佛接过一件极其珍贵的物品。
“谢谢你的信任。”
他看着她,语气异常认真。
他没有立刻翻开,而是轻轻抚摸着速写本的封皮,然后才在林知夏几乎要窒息的目光中,缓缓打开了第一页。
——是那张泛黄的“时间胶囊”纸条。
顾星辰的目光在纸条上停留了片刻。
林知夏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几乎忘了这个!
他会觉得奇怪吗?
会觉得她幼稚吗?
然而,他什么也没问,只是嘴角似乎微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然后轻轻翻过了这一页。
接下来,是漫长的、令人屏息的沉默。
他一页一页地翻看着,速度不快也不慢。
看到窗台的麻雀时,他的眼神里流露出些许笑意;看到那个在月球坑边缘眺望地球的女孩时,他的眉头微微挑起,似乎有些讶异;看到她用连环画形式记录的、某次体育课上同学们各种滑稽摔倒的瞬间时,他忍不住低笑出声。
林知夏站在旁边,手指紧紧绞着衣角,像一个等待最终审判的囚徒。
他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都牵动着她的神经。
终于,他翻到了最后一页,然后轻轻合上了本子。
教室里安静得能听到窗外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他抬起头,看向她。
夕阳的金光落在他清澈的眼底,仿佛盛满了细碎的星辰。
他没有说“很好”,也没有说“太棒了”。
他只是将速写本轻轻放回她面前的课桌上,然后用一种无比确定、带着某种发现宝藏般的欣喜语气,清晰地说道:“林知夏,”他第一次如此连名带姓地叫她,声音里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文化墙主视觉的设计,非你莫属了。”
林知夏怔住了,大脑因为这句话而再次陷入空白。
然而,还没等她消化这份巨大的冲击,顾星辰的下一句话,让她彻底僵在原地。
“不过,”他微微蹙起了眉,指尖点了一下速写本的封皮,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我比较好奇的是……为什么这里面所有的画,都没有署名?
你好像,很害怕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