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游话外 > > 林晓梅追夫记柯洋十三林晓梅最新小说推荐_最新好看小说林晓梅追夫记柯洋十三林晓梅
其它小说连载
年代《林晓梅追夫记》,讲述主角柯洋十三林晓梅的甜蜜故事,作者“柯洋十三”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本书《林晓梅追夫记》的主角是林晓梅,属于年代类型,出自作家“柯洋十三”之手,情节紧凑,引人入胜。本站TXT全本,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4161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13 23:36:22。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林晓梅追夫记
主角:柯洋十三,林晓梅 更新:2025-10-14 00:54:21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 槐花巷的初遇1980年的槐花巷,风里都飘着槐花香。林晓梅挎着竹篮从粮店回来,
刚拐进巷子就听见一阵“叮叮当当”的声响——是隔壁机械厂的沈建国在修自行车。
男人穿着洗得发白的劳动布褂子,额角渗着汗,手指修长灵活,正低头拧着螺丝,
阳光落在他背上,给沾满机油的布料镀了层金边。林晓梅的心跳莫名快了半拍,
手里的粮票都差点滑掉。她清了清嗓子,故意把竹篮晃得“咯吱”响:“沈师傅,
我家那台缝纫机又卡线了,你啥时候有空给瞅瞅?”沈建国抬起头,
黑亮的眼睛里没什么情绪,只是淡淡“嗯”了一声,又低下头继续修自行车。
林晓梅撇撇嘴——这沈建国啥都好,长得周正、手艺好、不抽烟不喝酒,就是性子太闷,
跟块捂不热的石头似的。可偏偏就是这闷葫芦,让她从去年机械厂招工见到他第一眼起,
就再也挪不开眼。往后的日子,林晓梅的“追夫计划”正式启动。
今天借口买酱油“偶遇”他去菜市场,明天托邻居大娘捎话请他修收音机,
后天干脆拎着母亲蒸的槐花糕,直接堵在机械厂门口。“沈师傅,我妈说这糕甜,你尝尝?
”林晓梅把纸包往他手里塞,眼睛亮晶晶的。沈建国愣了愣,接过纸包,
声音还是淡淡的:“谢谢,多少钱?我给你粮票。”“不要钱!”林晓梅急了,
“我妈特意给你做的!”周围的工友们顿时哄笑起来:“建国,人家晓梅姑娘对你有意思,
你还愣着干啥?”沈建国的耳朵微微泛红,赶紧把槐花糕塞进兜里,
推着自行车就走:“我还有事,先走了。”林晓梅看着他的背影,叉着腰笑——这闷葫芦,
明明就是害羞了。可追夫哪有那么容易。沈建国像是故意躲着她,每次林晓梅去找他,
不是说在忙,就是被工友们起哄着跑开。林晓梅不甘心,干脆发挥她“小辣椒”的性子,
直接去机械厂找厂长“告状”:“厂长,沈建国师傅技术好,我想跟他学修机器,
您给安排安排呗?”厂长知道林晓梅是巷子里有名的泼辣姑娘,
也知道沈建国是厂里的技术骨干,笑着打圆场:“行啊,正好车间缺个帮手,
你明天就来上班。”林晓梅乐坏了,第二天一早就穿着新做的碎花褂子去了机械厂。
沈建国见她真的来上班,愣了半天,才憋出一句:“修机器很累,你别后悔。”“我不后悔!
”林晓梅拿起扳手,学着他的样子拧螺丝,“只要能跟你一起干活,再累我也愿意。
”沈建国的脸又红了,低下头,嘴角却悄悄勾起了一丝弧度。林晓梅在机械厂上班的日子,
成了槐花巷的新鲜事。每天早上,她都踩着点跟沈建国一起去车间;中午吃饭,
她总把自己饭盒里的肉夹给他;晚上下班,她又跟在他身后,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沈建国虽然话少,但也渐渐习惯了身边有这么个热闹的身影,有时还会主动给她递瓶凉水,
提醒她“小心机器烫手”。可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就来了个“情敌”——厂长的侄女刘芳。
刘芳刚从外地回来,被安排在厂办公室当文员,长得白净,说话温柔,
一进厂里就看上了沈建国。刘芳不像林晓梅那样直接,而是用“温柔攻势”。
今天给沈建国送杯热茶,明天给他洗干净的工作服,后天又找借口跟他请教问题,
说话时还故意往他身边凑。林晓梅看在眼里,气不打一处来,
直接在车间里跟刘芳“宣战”:“刘同志,沈师傅是我先看上的,你别白费功夫了!
”刘芳笑了笑,故作委屈:“晓梅姐,感情的事不能勉强,建国哥喜欢谁,
得看他自己的意思。”这话正好被路过的沈建国听见,他皱了皱眉,对刘芳说:“刘同志,
我已经有喜欢的人了,你以后别再送东西了。”林晓梅一听,立马得意地看向刘芳,
可还没等她高兴完,沈建国就转身对她说:“你也别总跟着我,影响不好。
”林晓梅的笑容瞬间僵住,心里像被泼了盆冷水:“沈建国,我喜欢你,难道有错吗?
我跟着你,就是想跟你好,怎么就影响不好了?”“厂里人多眼杂,容易被说闲话。
”沈建国的声音还是淡淡的,却带着一丝不耐烦。“说闲话怎么了?我林晓梅光明正大追你,
不怕别人说!”林晓梅的脾气也上来了,声音提高了八度,“你是不是根本就不喜欢我?
之前对我好,都是装的?”沈建国被她问得语塞,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来。
林晓梅见他不说话,更生气了,拿起自己的包就跑:“沈建国,我再也不理你了!
”她跑回家里,躲在房间里哭了一下午。母亲敲门进来,劝她说:“晓梅,男人心海底针,
沈建国那孩子性子闷,你别跟他置气。”林晓梅抹着眼泪:“妈,我就是喜欢他,
可他总是对我冷冰冰的。”母亲叹了口气:“慢慢来,感情的事急不得。
”可林晓梅哪里能慢慢来。第二天,她还是忍不住去了机械厂,
却看见刘芳正拿着一块新手表,递给沈建国:“建国哥,这是我托人从上海买的,
你戴着正好。”沈建国连忙摆手:“我不能要你的东西,你拿回去吧。”“你就收下吧,
我特意给你买的。”刘芳不依不饶,硬是要把手表往他手里塞。林晓梅再也忍不住,
冲过去一把抢过手表,扔给刘芳:“刘芳,你别太过分了!沈建国不喜欢你,你听不懂吗?
”刘芳被她吓了一跳,眼圈红了:“晓梅姐,你怎么能这样?”“我就这样!
”林晓梅叉着腰,“你要是再敢缠着沈建国,我就找厂长评理去!
”沈建国赶紧拉住林晓梅:“别闹了,快给刘同志道歉。”“我不道歉!
”林晓梅甩开他的手,“沈建国,你到底帮谁?”沈建国皱着眉:“你别不讲理。
”“我不讲理?”林晓梅看着他,眼泪突然掉了下来,“好,我不讲理,
那我以后再也不烦你了!”2 荒年风波说完,她转身就跑,这一次,她真的下定决心,
再也不追沈建国了。1981年,遇上了荒年。夏天没怎么下雨,地里的庄稼减产了大半。
到了交粮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愁眉苦脸的。林晓梅家也不例外,父亲蹲在门槛上抽烟,
母亲唉声叹气:“家里的存粮本来就不多,交完公粮,剩下的够吃几个月都不知道。
”林晓梅看着父母发愁的样子,心里也不好受。她想起沈建国,听说他家在农村有亲戚,
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可想到之前的争吵,她又把念头压了下去。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
麻烦找上了门。村里的李主任突然带人来家里,说有人举报林晓梅家藏了私粮,
没按规定交粮。“李主任,我们家哪有私粮啊?”母亲急得直跺脚,“该交的我们都交了,
剩下的也就够糊口了。”“有没有私粮,搜搜就知道了。”李主任摆了摆手,
手下的人就开始在屋里翻找。林晓梅气得浑身发抖:“李主任,你们凭什么搜我家?
谁举报的?让他出来对质!”“举报的人不愿意露面,但我们有证据。
”李主任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林晓梅家藏粮于地窖”。林晓梅一看,
就知道是刘芳搞的鬼。之前因为沈建国的事,刘芳一直记恨她,肯定是故意举报她,
想让她出丑。“这是假的!”林晓梅大喊,“刘芳,你给我出来!是不是你搞的鬼?
”可刘芳根本没露面。李主任的人在屋里翻了半天,没找到私粮,又去院子里的地窖搜。
地窖里确实有一些存粮,可都是家里留着过冬的,根本不算私粮。
可李主任却不依不饶:“就算这些是口粮,也比规定的多,必须交出来!
”“这是我们家的救命粮,不能交!”父亲站起来,挡在地窖门口。“不交就是扛粮!
”李主任脸色沉了下来,“来人,把他们家的粮拉走!”手下的人刚要动手,
沈建国突然来了。他是听说林晓梅家出事,特意从厂里赶回来的。“李主任,等一下。
”沈建国走到李主任面前,“林晓梅家的情况我知道,他们家确实没有私粮,
地窖里的都是口粮。荒年大家都不容易,能不能通融一下?”“沈建国,这是村里的事,
跟你没关系。”李主任不耐烦地说。“怎么没关系?”沈建国看着他,“我跟林晓梅是朋友,
她家里的事,我不能不管。而且,我可以证明他们家没有私粮,我去过他们家,知道情况。
”李主任愣了愣,他知道沈建国是机械厂的技术骨干,在村里也有一定的威望,
不好不给面子。他犹豫了一下,说:“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再调查一下。
但如果真的有私粮,到时候谁也保不住他们。”说完,他带着人走了。林晓梅看着沈建国,
心里又感动又委屈:“沈建国,你怎么来了?”“我听说你家出事,就过来看看。
”沈建国递给她一瓶水,“别担心,没事了。”“谢谢你。”林晓梅接过水,
眼泪又掉了下来,“之前是我不对,不该跟你吵架。”沈建国笑了笑:“都过去了,
别再提了。荒年大家都不容易,以后有什么事,你跟我说。”林晓梅看着他的笑容,
心里暖暖的——原来这个闷葫芦,还是在乎她的。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没过几天,
李主任又带人来了,这次不仅说林晓梅家藏私粮,还说沈建国包庇他们,
要把他们一起带去批斗。“李主任,你别冤枉人!”林晓梅急了,“我们家没有私粮,
沈建国也没有包庇我们!”“是不是冤枉,到了批斗会就知道了。”李主任根本不听她解释,
强行把林晓梅和沈建国带走了。批斗会设在村里的晒谷场,周围围满了人。李主任站在台上,
指着林晓梅和沈建国:“大家看看,这就是藏私粮、包庇藏私粮的人!在荒年的时候,
他们不顾大家的死活,藏着粮食,这种行为是可耻的!”台下的人议论纷纷,有人相信他们,
有人却跟着起哄。林晓梅看着周围的人,心里又怕又委屈,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沈建国紧紧握住她的手,小声说:“别害怕,有我在。”就在这时,村里的老支书来了。
老支书了解情况后,对李主任说:“李主任,你没有证据就不能随便批斗人。
我已经调查过了,林晓梅家确实没有私粮,沈建国也没有包庇他们,是你误会了。
”李主任脸色一变:“老支书,这……”“好了,别再说了。”老支书摆了摆手,
“把人放了,以后没有证据,不许随便抓人批斗。”李主任不敢违抗老支书的话,
只好把林晓梅和沈建国放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林晓梅靠在沈建国肩上,小声说:“沈建国,
今天谢谢你。”“我们是朋友,不用谢。”沈建国轻轻拍了拍她的背,
“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我都会在你身边。”3 狱中年林晓梅抬起头,看着他的眼睛,
心里暗暗发誓——这辈子,她非沈建国不嫁。日子渐渐平静下来,
林晓梅和沈建国的感情也越来越深。沈建国不再像以前那样闷葫芦,
会主动约林晓梅去看电影,会给她买她爱吃的糖葫芦,会在她生病的时候,
守在她床边照顾她。林晓梅觉得,幸福的日子就要来了。可谁也没想到,
一场更大的灾难正在等着他们。1982年,机械厂出了事故,一台重要的机器坏了,
导致生产停滞。厂长急得团团转,组织技术人员抢修,可修了几天都没修好。
沈建国是厂里的技术骨干,自然也参与了抢修。他连续熬了几个通宵,
终于找到了机器的问题,可就在准备修理的时候,刘芳突然跑来,说她发现了机器坏的原因,
是沈建国之前维修的时候没修好,才导致了事故。“刘芳,你别胡说!”沈建国皱着眉,
“我之前维修的时候,都检查好了,不可能出问题。”“我没胡说!”刘芳拿出一张纸条,
“这是你之前的维修记录,上面明明写着机器有个零件没换,你还说你修好了?
”沈建国拿过纸条一看,上面的签名确实是他的,可他根本没写过这样的记录,
很明显是刘芳伪造的。“这是你伪造的!”沈建国生气地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为什么这么做?”刘芳笑了笑,“因为我得不到你,你也别想得到幸福!
我要让你身败名裂,让林晓梅也跟着你倒霉!”说完,她就拿着纸条去找厂长了。
厂长本来就因为机器坏了的事心烦,看到纸条后,不分青红皂白就认定是沈建国的错,
还报了警。警察很快就来了,把沈建国带走了。林晓梅得知消息后,急得快要疯了,
她跑到厂长办公室,跟厂长理论:“厂长,沈建国是被冤枉的,是刘芳伪造的记录,
你不能抓他!”“证据确凿,不是你说冤枉就是冤枉的。”厂长不耐烦地说,“你别再闹了,
不然连你一起抓起来。”林晓梅没办法,只好去找刘芳,求她放过沈建国:“刘芳,
我求你了,你就承认是你伪造的记录吧,沈建国是无辜的。”“我凭什么承认?”刘芳冷笑,
“林晓梅,这都是你自找的,谁让你跟我抢沈建国?”林晓梅看着刘芳恶毒的嘴脸,
气得浑身发抖,可又无可奈何。她只能去监狱看沈建国,隔着铁窗,
她看着沈建国憔悴的样子,眼泪止不住地掉:“沈建国,对不起,都是我害了你。
”“别这么说。”沈建国看着她,眼神依旧温柔,“我没做错事,总有一天会出去的。
你要好好照顾自己,等我回来。”“我会的。”林晓梅擦干眼泪,“我会等你,不管等多久,
我都会等你。”没过多久,法院的判决下来了,沈建国因为“重大责任事故罪”,
被判了十年有期徒刑,送到了外地的监狱服刑。送沈建国走的那天,正好下起了大雪,
风雪交加,天气冷得刺骨。林晓梅站在路边,看着囚车渐渐远去,眼泪冻在了脸上。
她在心里对自己说:“沈建国,我会等你十年,十年后,我一定来接你出狱。
”沈建国入狱后,林晓梅的日子变得艰难起来。周围的人对她指指点点,
有人说她是“罪犯的女人”,有人劝她赶紧跟沈建国断了联系,再找个好人家。
可林晓梅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她坚信沈建国是无辜的,她一定会等他出来。
为了能让沈建国在狱里过得好一点,林晓梅省吃俭用,每个月都把大部分工资寄给沈建国,
还给他寄去衣服和书籍。她知道沈建国喜欢读书,尤其是机械方面的书,
所以每次寄书的时候,都会特意挑选一些最新的机械书籍。沈建国在狱里,也没有放弃。
他知道林晓梅在外面等他,所以他要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狱,跟她团聚。
他利用林晓梅寄来的书籍,努力学习机械知识,还报名参加了狱里的读书班,学习文化知识。
狱里的王狱警,是个正直善良的人。他看出沈建国是个老实人,不像个坏人,
而且沈建国在狱里表现很好,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学习,还经常帮助其他犯人。
王狱警渐渐对沈建国产生了好感,经常跟他聊天,了解他的情况。有一次,王狱警值夜班,
看到沈建国还在灯下看书,便走过去问:“沈建国,这么晚了还不睡,还在看书啊?
”沈建国抬起头,笑了笑:“王警官,我想多学点知识,以后出去了,也好找份工作,
不辜负晓梅的等待。”王狱警叹了口气:“你是个重情重义的人,林晓梅也是个好姑娘。
我会尽量帮你,争取让你早点减刑出去。”沈建国感激地说:“谢谢王警官,您的大恩大德,
我一辈子都不会忘。”可监狱里鱼龙混杂,不是所有人都像沈建国这样安分。
有个叫张强的犯人,因为抢劫入狱,性子暴躁,经常欺负其他犯人。
他见沈建国总是安安静静地看书,还得到王狱警的照顾,心里很不服气,
总想找机会找沈建国的麻烦。这天,沈建国在操场劳动,张强故意撞了他一下,
把他手里的锄头撞掉在地上。“你眼瞎啊?”张强恶狠狠地说,“没看见我过来吗?
”沈建国捡起锄头,平静地说:“我不是故意的,你也别太过分。”“我过分?
”张强冷笑一声,上前推了沈建国一把,“你个‘罪犯’,还敢跟我顶嘴?信不信我揍你?
”沈建国不想跟他计较,转身想走,可张强却不依不饶,一把抓住他的衣领,
拳头就要挥过来。周围的犯人都围了过来,有人想看热闹,有人想劝架,却没人敢真的上前。
就在这时,王狱警正好巡逻过来,看到这一幕,赶紧大喊:“住手!张强,你想干什么?
”张强看到王狱警,赶紧松开手,装作无辜的样子:“王警官,我没干什么,
就是跟沈建国闹着玩呢。”“闹着玩?”王狱警走到沈建国身边,看了看他被抓皱的衣领,
“我看你是想打架!跟我去办公室!”张强不敢反抗,只好跟着王狱警走了。王狱警走后,
沈建国松了口气,他知道,要是王狱警没来,他今天肯定要被张强打一顿。从那以后,
张强虽然不敢再明目张胆地找沈建国的麻烦,但总是在暗地里使坏,比如把沈建国的饭倒掉,
把他的书藏起来,沈建国都忍了,他不想因为这些小事影响自己的改造,耽误出狱的时间。
林晓梅不知道沈建国在狱里受的委屈,每次去看他,她都装作很开心的样子,
跟他说外面的事,说机械厂的变化,说槐花巷的邻居们都很想念他。
沈建国也从来不说自己在狱里的困难,总是跟她说自己很好,让她放心。有一次,
林晓梅去看沈建国,发现他的手上有一道伤疤,便着急地问:“沈建国,你的手怎么了?
是不是在狱里受欺负了?”沈建国赶紧把手藏起来,笑着说:“没事,
就是劳动的时候不小心划到的,不严重。”林晓梅不信,眼泪掉了下来:“你别骗我了,
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你跟我说,我去找监狱领导!”“真的没事,你别担心。
”沈建国擦去她的眼泪,“我在狱里表现很好,王警官很照顾我,很快就能减刑出去了。
你要是去找监狱领导,反而会给我添麻烦。”林晓梅知道沈建国说得有道理,只好不再追问,
但她心里却暗暗发誓,等沈建国出狱了,她一定要好好保护他,不让他再受一点委屈。
日子一天天过去,沈建国在狱里的表现越来越好,王狱警也一直在帮他申请减刑,
眼看就要有结果了,可一场意外,又让他陷入了困境。那天,监狱里组织犯人转移物资,
张强因为偷懒,被负责管理的犯人说了几句,他不服气,就跟那个犯人打了起来。
周围的犯人都不敢上前拉架,沈建国正好路过,看到那个犯人被张强打得满脸是血,
便赶紧上前拉架。“别打了,有话好好说。”沈建国拉住张强的胳膊,想把他拉开。
可张强正在气头上,根本不听,反而以为沈建国是来帮那个犯人的,
转身就对着沈建国打了一拳,正好打在沈建国的脸上,沈建国的鼻子瞬间流出血来。
沈建国忍着疼,还是想把他们拉开,可张强却越打越凶,对着沈建国拳打脚踢。
那个被打的犯人趁机爬起来,也对着张强打了起来,场面一片混乱。很快,狱警就来了,
把他们三个都拉开了。张强恶人先告状,说沈建国和那个犯人一起打他,
还说沈建国故意挑衅他。那个被打的犯人因为害怕张强,也不敢说实话,只是低着头,
不说话。沈建国虽然解释说自己是在拉架,可没有证据,狱警也很难判断。
加上张强之前经常在狱警面前说沈建国的坏话,有些狱警对沈建国也有了不好的印象。最后,
监狱领导经过调查,虽然知道沈建国可能是被冤枉的,但还是因为“参与打架斗殴”,
取消了他的减刑资格,还把他关了半个月的禁闭。沈建国被关禁闭的时候,
林晓梅正好来监狱看他,却被告知沈建国因为打架被关禁闭,不能见人。
林晓梅一下子就慌了,她不知道沈建国在狱里出了什么事,是不是又受了欺负。
她在监狱门口等了一天,也没等到沈建国,最后只好失望地回去。半个月后,
沈建国被放了出来,他瘦了很多,脸色也很苍白。林晓梅再次去看他的时候,看到他的样子,
心疼得直掉眼泪:“沈建国,你在禁闭室里是不是受了很多苦?是不是张强又欺负你了?
”沈建国看着她,心里很愧疚:“晓梅,对不起,我没能减刑,还让你担心了。
”“我不担心减刑的事,我只担心你。”林晓梅握住他的手,“你在狱里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别再跟别人打架了,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忍一忍,等你出来了,咱们就再也不分开了。
”沈建国点了点头,把林晓梅的手攥得更紧了:“我知道了,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你也要好好的,等我出去。”这次事件后,张强更加嚣张了,经常在狱里欺负其他犯人,
沈建国也成了他重点“针对”的对象。但沈建国都忍了,他知道,只要再坚持几年,
他就能出去了,就能和林晓梅团聚了。王狱警也看出了张强的所作所为,
经常暗中保护沈建国,还警告张强,要是再敢欺负沈建国,就给他加刑。张强虽然不服气,
但也不敢再明目张胆地找沈建国的麻烦了。林晓梅为了能让沈建国在狱里过得好一点,
更加努力地工作。她除了在机械厂上班,还利用下班时间去摆地摊,卖一些自己做的小饰品,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