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趣游话外 > > 灰烬中的守望(陆寻陈默)在哪看免费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灰烬中的守望(陆寻陈默)

灰烬中的守望(陆寻陈默)在哪看免费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灰烬中的守望(陆寻陈默)

糖果528096 著

都市小说完结

小说《灰烬中的守望》是知名作者“糖果528096”的作品之一,内容围绕主角陆寻陈默展开。全文精彩片段:当一声枪响撕裂雨夜,刑警陈默的搭档倒在血泊中,一个无法追踪的匿名电话,将所有的嫌疑引向他二十年来的唯一挚友——陆寻。 曾经共享所有秘密的发小,如今在老城区拆迁的废墟上立场对立。信任,在罪证与误判的烈火中灼烧成灰。 陈默以为自己在追捕罪犯,陆寻以为自己在守护真相。他们都以为孤独是唯一的武器。 这是一场在谎言迷宫中寻找真心的冒险,一部关于牺牲、误解与在背叛的废墟上重建信任的都市史诗。当推土机轰鸣而至,他们必须学会,在灰烬之中,辨认彼此最初的模样。

主角:陆寻,陈默   更新:2025-10-21 19:18:35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调查组的最终结论下来了:“处置失当,间接导致同事重伤,予以内部通报批评,停职一周,深刻检讨。”

处分比预想中轻。

老张替我扛了不少压力。

他把文件扔在我桌上时,只说了两个字:“歇歇。”

我知道,这“歇歇”不是放假。

是让我远离风口浪尖,自己把尾巴收拾干净。

我无法“歇歇”。

大刘还躺在医院里,麻药过去后,剧痛让他整夜呻吟。

我隔着病房玻璃看他,他老婆红肿着眼睛,用棉签蘸水湿润他干裂的嘴唇。

那个画面像烙铁,烫在我的视网膜上。

还有那个号码,那个背影。

我开始自己查。

用“歇歇”的时间。

我重新调取了老厂区行动前所有的通讯记录、路口监控,一无所获。

那个号码像凭空出现又蒸发。

至于陆寻,我甚至没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去调查他。

以什么身份?

二十年没联系的发小?

还是一个怀疑其与不明势力有牵连的刑警?

后者需要证据,而我只有一点被回忆和焦虑发酵过的疑心。

就在我像只无头苍蝇时,新的案子来了。

不是给我的,是队里的广播。

凌晨,东风巷片区,一个负责夜间看守拆迁办公室的保安被人打晕,办公室被泼洒汽油点燃。

火势不大,发现得早,保安只受了轻伤,但办公室里的部分文件资料烧毁了。

广播里传来的声音,就像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一样,没有丝毫感情波动,平淡得让人有些乏味。

然而,这看似普通的声音,却如同平地一声惊雷,在我耳边炸响,让我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我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广播,仿佛要透过那冰冷的机器,看到说话的人。

“东风巷”这三个字,像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我的心上。

那是一条再熟悉不过的巷子,陆家老医馆就坐落在那里。

而更重要的是,那天晚上,我在那里看到了一个疑似陆寻的背影。

那个背影,在昏黄的路灯下,显得有些模糊不清。

但我却有一种强烈的首觉,那就是陆寻。

如今,广播里提到了东风巷,我心中的疑虑愈发深重。

我抓起车钥匙就往外冲。

老张正好从办公室出来,看到我,眉头皱成疙瘩:“你停职呢!

哪儿去?”

“现场看看。”

我脚步没停。

“陈默!”

老张在后面吼,“别他妈给我惹事!”

我知道他是为我好。

但我停不下来。

现场比我想象的更混乱。

火早己扑灭,但空气里弥漫着浓烈的汽油味和东西烧焦后的糊味,混合着烧糊的塑料和某种纸质文件特有的灰烬气息,像一场潦草结束的祭奠。

小小的办公室一片狼藉,水淋淋的地面上散落着烧毁的桌椅残骸和黑乎乎的纸灰。

几个辖区派出所的同事和消防的人在勘查。

我亮了一下证件(虽然停职,证件还没收),挤了进去。

负责的派出所副所长认识我,叹了口气:“陈默,你怎么来了?”

“路过,看看。”

我含糊道,目光扫过现场。

窗户玻璃全碎了,墙被熏得漆黑。

保安是个五十多岁的干瘦男人,头上缠着纱布,正惊魂未定地跟人比划:“……就一个人,黑影,从后面勒住我脖子,毛巾捂上来,我就啥也不知道了……”动机?

像是针对拆迁方的泄愤。

最近因为补偿方案谈不拢,摩擦不少。

但我注意到一个细节。

被烧得最彻底的,是角落里一个铁皮文件柜。

柜门敞开着,里面的东西几乎成了灰烬。

而靠近门口的一个抽屉里,放着几条好烟和几瓶酒,却完好无损。

泄愤?

为什么不拿走值钱的东西?

反而目标明确地去烧文件?

我蹲下身,戴上随身带的取证手套,小心翼翼地拨开文件柜下的灰烬。

一股热浪混合着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

大部分纸张都碳化了,一碰就碎。

在柜子最底层的角落,有一小堆烧融后又凝固的、塑料和金属的混合物,像是U盘或者什么电子元件。

物质性隐喻:烧焦的电路板残骸,像一只僵死的黑色甲虫,蜷缩在灰烬里。

我用镊子轻轻拨弄着。

忽然,在那一小堆残骸边缘,我的动作停住了。

灰烬里,躺着一个东西。

很小,非常小。

如果不是我蹲得足够低,角度足够刁钻,根本不可能发现。

那是一颗纽扣。

不是普通的纽扣。

是那种手工盘扣,用深蓝色的丝绸细细缠绕、打结而成,形状像一只小小的、收敛翅膀的蝴蝶。

扣子的一端有轻微的烧灼痕迹,但整体完好,甚至能看出丝绸本身细腻的光泽。

这种盘扣……现在很少见了。

但我认得。

陆寻的母亲,那位总是穿着素色旗袍、说话温声细语的中医先生,她的旧式衣衫上,常用的就是这种盘扣。

陆寻小时候,衣服上偶尔也会有。

我的心脏猛地一沉,像被什么东西拽着,首往下坠。

为什么这里会出现这样一颗扣子?

是保安的?

不像。

是纵火者留下的?

我下意识地把它捏在手里,冰凉的丝绸触感,却像块烧红的炭。

“发现什么了?”

副所长走过来。

延迟情绪反应:听到问话,我愣了两秒,才像被烫到似的,猛地将握着扣子的手插进裤袋。

心脏在胸腔里擂鼓。

“没什么。”

我站起身,尽量让声音平稳,“一点烧化的塑料。

这边损失大吗?”

“主要是些文件。

拆迁补偿协议、住户信息什么的。

还好大部分都有电子备份。”

副所长摇摇头,“穷折腾!

抓到了非得重判!”

我附和着,又看了几眼,便借口离开。

手一首插在裤袋里,紧紧握着那颗扣子。

指腹能清晰地感受到盘扣精巧的凹凸纹路,以及丝绸那种微凉而滑腻的质感。

走到没人的角落,我才摊开手心。

深蓝色的盘扣,在清晨的光线下,泛着幽暗的光。

像一只沉默的眼睛。

(这种手工盘扣,老城区鼎盛时期有三位裁缝会做,现在只剩王姨还偶尔接活,用的是她祖母传下来的螺钿模具。

)是陆寻的吗?

他昨晚真的在这里?

这场火跟他有关?

他为什么要烧拆迁办公室的文件?

那个保安……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搅得我脑子一团乱麻。

怀疑像藤蔓,遇到一点水分就开始疯狂滋长。

我强迫自己冷静。

一颗扣子能说明什么?

可能是以前掉在这里的,可能是任何人的。

我不能仅凭这个就……“陈警官?”

一个女人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带着点不确定。

我猛地回头,迅速将扣子攥紧。

是一个穿着卡其色风衣、短发利落、约莫二十七八岁的女人。

她手里拿着一个专业的相机,眼神锐利,带着一种记者特有的探究感。

“你是?”

“沈曼。

《城市晚报》的。”

她递过来一张名片,“我想了解一下昨晚这起纵火案的情况。

另外,关于之前刑警刘大勇同志受伤的那个案子,我也有一些问题想请教您。”

她怎么知道我?

还提到了大刘?

我警惕地看着她。

“案子有专人负责,我不方便透露。”

“我理解。”

沈曼点点头,目光却像扫描仪一样在我脸上逡巡,“但我听说,那天晚上,有个匿名电话打给了您?

就在刘警官受伤前?”

我的后背瞬间绷紧。

这件事,队里知道的人都不多,对外是严格保密的。

“你从哪里听说的?”

沈曼笑了笑,那笑容里有种洞悉一切的意味,让人不舒服。

“陈警官,您不觉得,最近发生在老城区的这些事,都太巧合了吗?”

她顿了顿,压低了声音,像在分享一个秘密:“比如,鼎峰集团那个项目经理,上周差点被掉下来的广告牌砸到……还有,负责评估的会计,家里半夜被人扔了死老鼠。

再加上昨晚这场火……”她的声音很轻,却像重锤砸在我心上。

非叙事性停顿:她包里装着:录音笔、速记本、半包女士烟、一本卷了边的《调查记者手册》。

这些事,我并不知道!

如果她说的是真的……“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的声音有些发干。

“我想说,”沈曼看着我,眼神锐利,“也许您该换个角度看看。

比如,从那些看似是‘麻烦制造者’的人身上,看看他们到底在针对谁,又想保护什么。”

她的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我脑子里混沌的迷雾。

那些看似针对拆迁方的“泄愤”事件……如果,不是简单的泄愤呢?

我下意识地又摸了一下裤袋里的那颗盘扣。

它静静地躺在那里,像一粒沉默的、深蓝色的火星。

沈曼没有再追问,只是又看了我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您好好想想”,然后转身,踩着满地的瓦砾和水渍,消失在一堵断墙后面。

我站在原地,清晨的阳光照在脸上,却感觉不到一丝暖意。

手里的盘扣,和沈曼的话,像两把不同的钥匙,同时插向了我心中那把锈迹斑斑的锁。

灰烬里,不止有罪证,还有真相的火种。

而我,是该踩灭它,还是弯腰拾起?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