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趣游话外!手机版

趣游话外 > 都市小说 > 旧胶卷质感照片

旧胶卷质感照片

单行道上单人行 著

都市小说连载

都市小说《旧胶卷质感照片》是作者“单行道上单人行”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夏影季寻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主要讲述的是:第一片里的温柔执念暗房里的红光透过红色滤在季寻的手背上投下深浅不一的光他捏着镊子的指节微微发将浸在显影液里的相纸缓缓提起——照片夏影站在老街道的梧桐树细碎的阳光透过叶隙落在她发嘴角的梨涡被柔化的光影包裹像1980年代老电影里定格的帧画这是他为她洗的第365张照也是他耗时两年收集的第89卷绝版胶片拍出来的成“季你又在跟照片‘约会’啊?” 夏影推门走进...

主角:夏影,季寻   更新:2025-09-06 21:17:5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 胶片里的温柔执念暗房里的红光透过红色滤镜,

在季寻的手背上投下深浅不一的光斑。他捏着镊子的指节微微发白,

将浸在显影液里的相纸缓缓提起——照片上,夏影站在老街道的梧桐树下,

细碎的阳光透过叶隙落在她发梢,嘴角的梨涡被柔化的光影包裹着,

像1980年代老电影里定格的帧画面。这是他为她洗的第365张照片,

也是他耗时两年收集的第89卷绝版胶片拍出来的成果。“季寻,你又在跟照片‘约会’啊?

” 夏影推门走进工作室,手里晃着一台刚淘来的奥林巴斯OM-1,

金属机身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快看我从旧货市场淘到的宝贝!

老板说这是1972年生产的限量款,快门还跟新的一样灵敏。”季寻放下镊子,

小心翼翼地接过胶片机,指尖摩挲着机身上磨损的皮革纹路:“确实是好东西,

OM-1的测光系统很准,拍逆光人像特别合适。你想用来拍什么主题?”“拍老街道啊!

” 夏影凑得极近,鼻尖几乎碰到他的脸颊,带着淡淡的柑橘香水味,

“你上次说柯达克罗姆50拍老建筑的砖纹最有质感,什么时候能集齐第90卷?

我下周要拍‘老城记忆’的专题视频,粉丝都在催更呢。

”季寻的心脏像被胶片轻轻触碰了一下,暖得发颤——她还记得他随口提过的胶片特性。

“快了,” 他笑着转身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牛皮纸袋,“我托成都的朋友找了半个月,

终于弄到了两卷未拆封的伊尔福HP5,下周就能寄到。” 他没说,为了这两卷胶片,

他不仅加了三倍的价钱,还答应帮朋友冲洗一整套1990年代的家庭老照片,

熬了两个通宵才完成。夏影欢呼一声,突然想起什么,

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卷用过的富士RDPⅢ胶片,随手扔在操作台上:“对了,

这是我昨天拍的巷弄猫,你帮我看看怎么样?阿凯说我拍的光影太硬,像用数码机拍的,

不够‘胶片感’。”季寻捡起胶片,对着暗房的红光仔细查看:“构图没问题,

就是这里的曝光过了半档,” 他用红铅笔在胶片边缘画了个圈,“猫的眼睛反光太亮,

失去了细节。我帮你调整一下显影时间,洗出来会柔和很多。

” 他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厚厚的《胶片显影技术手册》,

翻到折角的页面——那是他特意标注的“高光压制技巧”,

针对的正是夏影常犯的曝光过度问题。“还是你懂我!” 夏影趴在桌边,

托着下巴看着他认真的侧脸,“阿凯总说我应该学他的纪实风格,

拍那些苦哈哈的题材才容易获奖,可我就是喜欢拍这些温柔的小东西嘛。

”“摄影本来就该拍自己喜欢的东西,” 季寻头也不抬地调配显影液,

“不用刻意迎合别人的审美。” 他想起自己为了帮夏影准备下个月的“青年摄影大赛”,

已经熬夜整理了200页的《胶片摄影光影指南》,

按“夜景拍摄”“人像布光”“老物特写”分了三大类,每一页都贴着她拍的样片,

用红笔标注着改进建议。可夏影显然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拿起手机刷着朋友圈,

突然兴奋地晃了晃屏幕:“你看!阿凯昨天拍的牧民照片被《中国摄影报》转载了!

他说这周末要带我去见报社的编辑,说不定能帮我争取到专栏机会呢!

”季寻调液的手顿了顿,看着她眼里闪烁的光芒,心里像被显影液浸过一样,又酸又涩。

他把调好的显影液倒进搪瓷盆里,轻声说:“那挺好的,机会难得。” 他没说,

自己上周也收到了《摄影之友》的约稿邀请,为了帮夏影改参赛作品,已经婉拒了。

接下来的一周,季寻彻底成了夏影的“幕后全能助手”。

她拍夜景时总掌握不好长时间曝光的参数,他就陪她在江边守了三个晚上。第一天晚上,

江风刮得人睁不开眼,夏影拍了十几张都不满意,烦躁地把相机扔在石墩上:“什么破胶片!

拍出来全是糊的,还不如用手机拍!”季寻捡起相机,用袖口擦去机身上的灰尘:“别急,

我们试试用B门,” 他握着她的手调整光圈,“光圈调到f/16,快门锁定,

数到十秒再松开,这样能拍出江面的丝雾感。”夏影不耐烦地抽回手:“知道了知道了,

阿凯说过要用大光圈虚化背景,你怎么老让我用小光圈?你是不是根本不懂摄影啊?

”季寻愣住了,指着远处的江桥:“可你拍的是全景,

小光圈能让桥的轮廓和近处的芦苇都清晰,大光圈会让背景模糊成一团,失去层次感。

”“我不管!” 夏影背起相机就走,“阿凯是拿过国际奖的人,听他的准没错!

你就是嫉妒他比你厉害!” 她的声音在江风中飘过来,像碎玻璃一样扎在季寻心上。

他站在原地,手里还捏着那张写满参数的便签纸,江风吹得纸张哗哗作响。

远处的霓虹在江面上投下斑斓的光影,却照不进他眼底的失落。比赛前三天,

夏影把一卷拍好的《老匠人与铁》胶片扔给季寻,

语气带着命令:“阿凯说这张的光影还要再磨,你帮我弄吧,我明天要跟他去看摄影展,

没时间。”季寻看着胶片上粗糙的光影——老匠人的脸一半在阴影里,一半被炉火照得过曝,

几乎看不清五官。他叹了口气,走进暗房,开始了漫长的修复工作。

他先用细针小心翼翼地挑去胶片上的灰尘颗粒,再调整显影液的浓度,

从1:15稀释到1:20,反复试验了四次,才找到最合适的配比。天亮时,

当他看着洗好的照片——老匠人的皱纹里藏着细小的铁屑,炉火在他颧骨上投下温暖的光晕,

手里的铁锤泛着冷光,刚柔交织的光影恰到好处——终于松了口气。

他在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夏影参赛作品”,右下角画了个小小的相机图案,

那是他们刚认识时约定的“专属标记”。可比赛结果公布那天,季寻坐在电脑前,

看着直播里夏影举着银奖奖杯的样子,心里却像被冰水浇过一样凉。

“特别感谢阿凯老师的悉心指导!” 夏影对着镜头笑得灿烂,

手里举着那张他熬夜修复的照片,“从构图到光影,他都手把手教我调整,

没有他就没有这张作品!” 镜头扫过台下,阿凯站在第一排,得意地对着镜头挥手。

季寻默默地关掉电脑,走进暗房,

最深处的抽屉里拿出一个棕色的牛皮相册——里面装着他每周扫街拍的100张老街道照片,

从春天抽芽的梧桐到冬天覆雪的青瓦,每一张都标注着拍摄时间和天气,

准备在他们相识三周年纪念日送给她。他把相册锁进抽屉,

把钥匙扔进了装着显影液的玻璃罐里,金属钥匙沉底时发出的轻响,

在寂静的暗房里格外刺耳。第二章 被遗忘的纪念日与未拆封的胶片三周年纪念日的前一天,

季寻还是忍不住找锁匠配了一把钥匙。打开抽屉时,

显影液的化学气味混杂着牛皮相册的陈旧气息扑面而来,

他摩挲着扉页上用金粉写的“给夏影的时光礼物”,指尖的温度透过纸张传过去,

像触碰着曾经的温柔岁月。他想起三年前的今天,也是这样一个晴朗的午后,

他在老街道的相机店第一次见到夏影。她穿着白色连衣裙,踮着脚看橱窗里的胶片机,

阳光洒在她微卷的发梢上,像他后来无数次为她定格的光影。

他鼓起勇气问她“喜欢胶片摄影吗”,她转过头,笑着说“喜欢啊,

胶片的颗粒感里藏着时光的味道”。“季寻,你明天有空吗?” 夏影的电话突然打进来,

语气里带着一丝不自然的犹豫。季寻的心脏猛地一跳,握着相册的手指收紧:“有空,

怎么了?”“阿凯说明天清晨的草原日出特别适合拍‘晨曦薄雾’系列,

他好不容易借到了四驱车,” 夏影的声音越来越小,“纪念日……我们能不能明年再补?

我回来给你带内蒙古的奶皮子,你不是一直想吃吗?”季寻的喉咙像被显影液堵住了,

发涩发疼:“好,你注意安全,路上别忘拍点素材。” 他没问“为什么又是阿凯”,

也没说“我准备了相册和你最爱的柯达金200”,有些话问出口,只会显得自己更卑微。

挂了电话,他还是去了他们常去的“光影咖啡馆”,

订了靠窗的位置——那里下午三点的阳光会斜斜地穿过梧桐叶,在桌面上投下长长的光斑,

是夏影说过“最适合拍人像的黄金时刻”。他从相机包里拿出一台刚保养好的康泰时T3,

装着新拆封的柯达金200胶片——这是她去年生日时说过的“拍肤色最温柔的胶片型号”,

他特意托日本的代购抢了十卷。

邻座的空位上放了一束白色百合——她曾说“百合的花瓣在逆光下拍出来像宣纸一样通透”。

纪念日当天,季寻提前半小时就到了咖啡馆。他把牛皮相册放在座位内侧,

康泰时T3摆在桌面,百合插在玻璃花瓶里,调整了三次角度,

确保夏影坐下时能第一眼看到这份惊喜。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吹得沙沙响,

阳光在相册的金粉字迹上跳跃,像他忐忑不安的心跳。“先生,需要先点单吗?

” 服务员笑着过来询问。“等朋友,” 季寻摇摇头,目光始终盯着咖啡馆的玻璃门,

“她应该很快就到。”从中午十二点等到下午一点,夏影没来。

他给她发微信:“我在光影咖啡馆,给你带了柯达金200,还有你喜欢的百合。

” 他特意加上胶片型号,觉得她看到一定会立刻赶来。从一点等到两点,微信没有回复。

邻桌的情侣正在翻看一本手工相册,女孩笑着捶男孩的肩膀:“你看你拍的我,闭眼就算了,

还把我拍成了一米五!”男孩挠着头笑:“那不是当时阳光太刺眼了嘛,我怕你睁不开眼,

特意蹲低了角度,没想到把腿拍短了。”季寻看着他们打闹的样子,想起每次给夏影拍照,

他都会提前找好背光的位置,哪怕自己站在太阳底下暴晒,

也要让她的眼睛保持最自然的状态。他拿起康泰时T3,轻轻打开后盖,

把那卷未拆封的柯达金200取了出来——胶片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金色,

像他曾经炽热的心意,现在却成了无人认领的多余。两点半的时候,

他终于收到了夏影的消息,是一张照片:她站在草原上,身后是初升的太阳,

阿凯搂着她的肩膀,两人笑得灿烂。配文是“完美的晨曦,完美的一天”。

季寻关掉手机屏幕,感觉眼眶有些发热。他招手叫服务员结账,抱着牛皮相册站起身,

路过邻桌时,听到女孩说“我男朋友为了给我做这本相册,熬了一个月的夜呢”,

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走出咖啡馆,老街道的阳光依旧温暖,

却照不进他冰凉的心里。路过他们第一次见面的相机店时,老板笑着招呼他:“小季,

新到了一批富士Provia 100F,要不要看看?”“不了,谢谢。” 季寻摇摇头,

脚步没有停顿——有些东西,错过了就再也不想碰了。回到工作室,他把牛皮相册放回抽屉,

却没有再锁上。他坐在暗房里,看着满墙的照片——有夏影的笑,有老街道的砖纹,

有他们一起拍的夕阳,突然觉得这些照片像褪色的胶片,再也没有了当初的温度。傍晚六点,

夏影的朋友林薇突然找上门,手里提着一个印着“草原特产”的纸袋:“季寻,

夏影让我把这个给你,说对不起,纪念日不能陪你过。”季寻接过纸袋,放在门口的台阶上,

没有打开:“她还有别的话吗?”林薇犹豫了很久,

才低声说:“其实……夏影今天根本不是去拍日出。阿凯的女朋友来工作室找他吵架,

夏影是去帮忙解围的,怕你生气才找了借口。她让我别告诉你,可我觉得你应该知道真相。

”季寻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不管是拍日出还是劝架,本质上都是“他比我重要”。

他转身走进工作室,关上了门,把林薇的声音和外面的夕阳一起关在了门外。晚上十点,

夏影终于回来了。她推开门,身上沾着陌生的木质香水味——那是阿凯常用的香型,

她却解释说“是草原上的马粪味沾到了衣服上”。她手里拿着一叠照片,

兴奋地递到季寻面前:“你看我拍的草原,阿凯说拍得比他还好!等我整理一下,

就能发专题视频了。”季寻没有看照片,只是淡淡地问:“你还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夏影愣了一下,随即拍了拍额头:“哎呀,我忘了!纪念日嘛,我都说了明年给你补,

你怎么还生气了?” 她伸手想去抱他,却被他侧身躲开了。“夏影,我们或许不合适。

” 季寻的声音很轻,却像胶片的边缘一样锋利,“我想要的是能一起看夕阳的人,

而你想要的是能带你获奖的人,我们想要的不一样。”“你胡说!

” 夏影的眼泪瞬间掉了下来,“我只是想让我们的工作室更有名气,让我们能赚更多钱,

难道有错吗?你就知道守着你的旧胶片,永远都不会进步!”季寻看着她泛红的眼睛,

突然觉得很累。他没有再争辩,转身走进暗房,关上了门——有些话,说了也没用,

不如沉默。第三章 暗房里的告别与远去的火车接下来的三天,季寻开始收拾工作室。

他把夏影的摄影器材分门别类整理好:佳能AE-1擦得锃亮,

放在铺着绒布的盒子里;她拍过的30多卷胶片用橡皮筋按时间顺序捆好,

022-2023夏影作品”的标签;甚至她落在工作室的发夹、便签本、没吃完的薄荷糖,

都一一放进一个纸箱里,贴上“夏影物品”的封条。整理到暗房时,

他发现了一个被遗忘的铁盒——里面装着他第一次给夏影拍的照片,

还有她写给他的便签:“季寻,你拍的我真好看,以后要一直给我拍哦~” 字迹娟秀,

旁边画着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他摩挲着便签纸,

想起当时夏影害羞地把纸条塞给他就跑开的样子,眼眶终于忍不住红了。

他把铁盒放进自己的相机包——这是他唯一想留下的关于夏影的东西,不是留恋,

而是想给自己的三年青春一个交代。然后,他搬来梯子,

取下了门口“季寻胶片摄影工作室”的招牌。木质的招牌上还留着夏影去年画的小相机图案,

被雨水冲刷得有些褪色,边缘的漆皮卷了起来,像他支离破碎的心情。他把招牌靠在墙角,

准备送给收废品的老人——有些回忆,该彻底清理了。夏影来拿东西的时候,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